浏览内容
原创
二创
补给站
站点导航
补给站
创作中心
活动中心
文澜德旧站
注册
登陆
提瓦特万花筒-零食碎儿
【皮耶罗/多托雷】三百里追
伊红美蓝
2025/02/08 21:30
大众
加载中……
码字时的废案,单独拎出来貌似也能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cb向故事,遂写 圣遗物“贤医之羽”文案的脑洞扩写+ooc造谣 可以的话,go! —————————————————— 不同于终年严寒的至冬,南方的须弥向来温暖炎热,其中的雨林地区享受着充足的光热与水,草木繁茂、生机勃勃。它的主城依傍一棵巨树而建,宽大的圆拱形屋顶铺以绿色的琉璃瓦,再点缀以灌木与小树。白石为基,枝干作栏,螺旋上升。人类活动的痕迹与自然在视觉上有机统一。视线从远处拉近,“丑角”皮耶罗理了理斗篷,如寻常风尘仆仆的旅人般步入须弥城。 愚人众需要人才,而灾难过后的至冬找不到他想要的人了。 “陛下。”皮耶罗记得他的承诺,“我虽是坎瑞亚人,但对坎瑞亚的科技并非专攻,我的故乡已经覆灭,但她的很多技术值得在愚人众发挥更多价值。愚人众需要一种人:他能帮助愚人众更有效地吸收坎瑞亚的技术,也能带领愚人众发展出向高天抗衡的技术,他也定然是敢于钻研,不惧忤逆之人,但,陛下,原谅我的冒犯,我尚未在至冬发现这样的人才,请允许我前往其余六国,寻得我们需要的人。” 去吧,至冬的神明说,愚人众的同伴也应遍及提瓦特。 每一位神明都有自己的治国理念,风神重视自由,岩神重视契约,而草神推崇智慧,草神统治的须弥也有智慧之国的称呼。秉持着对智慧的追求,须弥形成了较为成熟且极具特色的求知之道,尤其是须弥的中心学府教令院,皮耶罗想,在这学者云集之处,或许会找到他需要的千里马,于是他来到了须弥。 教令院位于须弥城的高处,不同于下方其他的绿顶建筑,它覆以蓝色的琉璃瓦与玻璃窗花,嵌以金色的边。门前的接待见来访者态度诚恳、谈吐不凡,便认定其是对智慧虔诚之人,便欣然将来人领进求知者的灵囿,热切又自豪地为对方的一切提问作出回答。皮耶罗逐个逐个地听,又在心中逐个逐个地筛去。 穿过大门,正对着一个喷水池,白石砌成有如盛放的鲜花,正上方是如花如叶的玻璃吊灯。绕过喷泉,穿过后方的一扇门,皮耶罗正式来到教令院的大厅。大厅几何对称、明亮宽敞,地板纤尘不染,三三两两的学者聚在一起讨论。天花板极高,光线穿过蓝色系的彩色玻璃,将大厅笼罩在冷静与理性的光辉中。皮耶罗就是在这样的穹顶下,未见贤人,先闻异端;还没从引路接待的侃侃而谈中听尽各种各样的天才智者,就在路边角落的窃窃私语中认识了一名“邪魔外道”。 “所谓的‘人’,不过是足够复杂的机器……如果将某个部位拆开,对某个地方进行修改,那这台机器的性能,就能轻易得到大幅提升。无论是否拥有神之眼,无论体质与武艺如何,‘优化过的人’都能展现出超出常理的力量吧……” 出于对来访者的尊敬和对方以好奇为名悄悄送上的一点恰到好处的物质报酬,接待如实道出了那名异端的学说——躲到角落一盆高大的盆栽后,以小心谨慎、难掩嫌恶的微小声音。 “当时那家伙就在讲坛上说的,所有人都听到了……天才中的天才?那天所有人都明白了,那家伙就是个怪物!疯子!”似乎觉得自己声音过大,接待立马压低声音,“抱歉,先生,已经没事了,那家伙已经被放逐,永远不会回来了。” 尽管曾经的草神大慈树王已经身陨,其象征的智慧与仁慈仍留在须弥人的心中,而在这对生命慈悲以待的国度里出了一个不爱生命、藐视人类的异类。这实在叫须弥人羞于启齿。 皮耶罗默默咀嚼着那名“异端”的学说,而后不动声色地给接待加了一袋不多也不少的“经费”: “那名‘异端’,被驱逐后去往何处?” 异端已经远去,人言却始终留在身后,如同雪地的脚印。他的发言对须弥的人们来说过于震惊、反感,偏偏他过去似乎又那么地有才华,于是人们明面上耻于谈论,私下里口口相传,认识他的人从回忆中搜刮尽与他相处时他让人不快的点,并极力划清自己和他的关系;不认识他的人面露厌恶却又听噱头般听着别人的故事。 相传,那名异端相貌怪异,长着一口尖牙,不像人,像吃肉的猛兽。 相传,那名异端自私自我,在教令院常常与同门相处不来,每逢自由组队他几乎靠最后时刻负责人将剩下没组队的人包分配才凑一起。 还相传,那名异端冷漠无情,毫无同理之心…… “大人,”随行至须弥的属下也在收集异端的传闻,在一次上报后,他忍不住说道,“根据这些说法,那个人虽然聪明至极,但……恐怕并非是合适的人选。” 皮耶罗回答:“那个人固然有缺点,但我相信他的优点对我们更为重要。” 言语交织,虚实真假,有的夸大,有的放小,皮耶罗要做的,就是从这一串杂乱的脚印中拼凑他的形象、寻得他的去向,然后,亲眼见一见他。 须弥城之外,雨林中还散布着大大小小的聚落。它们绝大多数都是由原木与茅草搭成房屋,这些地方人们的谋生方式主要靠着一小亩薄田、一点森林中的采集与打猎,临水的就附加点渔业。 据说,那名异端来自这众多聚落之一。 根据传闻,皮耶罗打听到异端所谓的故乡,这里的风土人情与须弥雨林的其他聚落并无不同,对待异端也是。 “赶走了早赶走了,晦气东西。”一名老人做了个驱赶害虫的手势,很快就向皮耶罗乞求道:“老爷,您行行好,不管您是怎么知道的,请不要说出去,不要让其他村子的人知道那个怪物是我们这来的。” “害,我早就知道他不是个东西。”一名渔夫说,“平时爱把手上的东西拆得七零八落——连活的动物都不放过——就算了,我忘不了我孩子下葬那天,我痛苦得要支撑不住了,那个疯子居然在旁边笑……明明那时候他就和我孩子差不多大,我知道我们不熟,他不难过,我可以理解……但他怎么能笑!” “我跟他不熟,但大人们都说他不是好人。”一个背着满满一箩筐香辛果的小女孩说,“那个人真的好奇怪啊,他的牙齿尖得像长鬓虎一样,大人们说他会像长鬓虎一样撕开小孩子的皮肤,唔,好可怕,感觉是真的。那天他被赶走的时候我正在晾须弥蔷薇,很多人围上去了,吵吵嚷嚷的,我不知道具体情况,但我听到了那个家伙叫声,感觉真的就像……一头受伤的长鬓虎。” 趁着皮耶罗思索的当,小女孩接着说:“从我记事的时候起,大慈树王大人就不在了,似乎有新生的神明来了,但我们都不熟,比那个奇怪的家伙还不熟。唉,可以说是没有神明照顾我们了。老爷,发发善心吧,买我几个香辛果,不然家里就要没钱吃饭了,这是森林里上好的香辛果,能做成一顶一的香辛料。” 香辛料不是皮耶罗此行该考虑的事,不过他还是掏出摩拉买了几个。 小小的商人喜上眉梢:“大慈树王大人余留的一切都会保佑您的!”面前的中年男人身形高大、不苟言笑,但他跟她说话会蹲下身平视耶!而且,这可是她平生第一笔大单子!于是她忍不住多说了些:“据说那个奇怪的家伙去过教令院。教令院我们认识,他们隔三岔五就有人来招人上学,村里的一些哥哥姐姐们会去。但我们大多数只觉得去教令院上学就是管吃管住,教令院来的人说去教令院读书是获取知识、追求智慧,我们想多问一点知识,他们又把知识当宝贝,藏着掖着,像商品似的,不支付就不交付。于是大人们就觉得,比起去教令院,还是做生意实在……” 这样的对话还有很多。从中,皮耶罗甚至发掘出了一个真伪不明的故事: 一名老学者曾在异端的故乡见到了孩童时期的异端。教令院承担须弥人的教育义务,尽管坎瑞亚战争也一度肆虐过智慧之国,仍有学者为恢复须弥原有的秩序而奔走。 老学者为村落的孩子们进行了简单的测试,并惊叹于那个异端的优秀,老学者觉得一般孩童的测验或许不足以验出那名幼童的水平,于是在启程离开村落的前一晚,他单独将那名孩童召来,从随身携带的一本书中抽知识点编了几道考题给他。孩童果然不负他望,只是答错一题而已。 “这一题的答案是五个面,你答错了。”老学者说。 “六个面。”孩童说。 “不,是五个面。” 孩童垂下脑袋,一会抬起头,用坚定的语气说道:“六个。” “五个面!你怎么这么固执!”老学者执笔在纸页的空白处写上了解题思路,“你看!你看!只有五种方式,哪来的六个面?” 孩童等老学者放下笔,这才拿过笔在第五种解法下写写画画:“还有一种方式。” 写完后,孩童将纸递了过来,老学者一把抄过,眼睛快要瞪到纸面上来了:“我看看……这写的是什么?哪里有第六种?” 孩童不再言语,但他的眼睛已经告示他坚信自己的推论。 老学者觉得自己拗不过他:“好了好了,你回去吧。真是的,怎么这么死脑经。反正你基础的测试过了,能去教令院上学了。” 孩童一言不发地离开了,老学者看向手里导致今晚不欢而散的罪魁祸首,打算当作废弃的草稿处理,突然,一种冥冥中的感觉,老学者不信邪地再把孩童的解题思路来回看了好几遍。终于,他好似泄气了般地说:“好……我看明白了……确实是六个面……小子,你赢了。”紧接着他突然激昂起来,“那小子绝对是天生的学者!他一定得来教令院,不管他家里说什么——算了,不用我说他自己应该会去的吧。”似乎想到自己在一个小孩子面前失了面子——尽管这个孩子十分聪明,是个天才——老学者摆出说教的姿势自言自语道:“但那小子离一个真正的学者还差得远呢!解题思路这么跳跃!一般人哪看得懂!”可惜,已经走远的孩童听不到这些话。* …… 迄今为止,皮耶罗还未真正见到异端一面,只是拼拼凑凑,从只言碎语中,涂抹出一道模糊的幻影:那是一名少年,在雨林中穿梭;“异端“之名已经传开,故乡驱逐他,其他地方也不留他,似乎连一只丘丘人都可以把他追得到处跑。他从雨林遮天蔽日的绿叶下穿过,淌过溪流,闯过死域;近观过水天丛林中心的法留纳神机,远眺过无郁稠林巨大的泛着蓝色荧光的蘑菇群;对降诸魔山的遗迹巨像静默,在奥摩斯港的人山人海躲藏。下雨或夜间,他就躲在森林中废弃的房屋里,升起火堆。或许他远远看过生论派在野外修建的禅那园,但不敢贸然靠近——因为教令院的学者在那里。 流转飘飖,渐渐向西。雨林里没有那位异端的容身之所,当皮耶罗来到咯万驿——雨林的边境,一名佣兵指向咯万驿背靠的高大防沙壁:“这种人,大概只能跑去沙漠了吧。” 须弥,沙漠。 如果只是照着地图划分一国的疆土,那么人们可以说:须弥,不是雨林,就是沙漠。 可但凡来到须弥生活上一段时间,人们大多会带着几分夸张地说:须弥神明慈爱的目光,只投向雨林,不投向沙漠。 过去,须弥的雨林归于大慈树王,而沙漠,归于赤王。赤王死后,沙漠陷入无主的境地,沙漠里的人类野蛮生长,又在连绵无止境的战乱中凋敝。余下的沙漠子民资源匮乏、生活困苦,鲜少得到足够的教育。皮耶罗知道赤王与树王是至交,也知道树王为处理赤王死后留下的混乱耗费甚多,可惜,这些崇高与牺牲只存留于这两位魔神之间,他们的故事最终没有下沉至彼此的子民。真相缺席,谣言上位。两位王的子民不如两位王之间亲密,雨林里的教令院无论坎瑞亚灾变前后都不曾平等地对他们敞开求知之门,沙漠民有的认定树王对赤王不义,有的想强行穿越防沙壁却被当着佣兵的沙漠同族拦了下来,更多的则只求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对向上抱有期望。防沙壁既阻隔沙漠与雨林,也阻隔沙漠的人与雨林的人。于是人们看到了这样的须弥:繁荣富饶的雨林与贫瘠荒芜的沙漠,主要成为学者的雨林子民和主要成为佣兵的沙漠子民,一个国家,二元对立。 穿过防沙壁,往前走上一段距离就到了阿如村——昔日沙漠王国的边境城寨,如今离雨林最近的沙漠聚落,建立在被风和水打磨过的岩石上。住在这里的大多是农民和小商人。但对教令院而言,阿如村还有一个附加用途——流放犯了事的学者。 皮耶罗从一名被流放至此的学者口中得知他们的生活:过去在教令院的一切成果与心血化为乌有,失去以往获取知识的优渥条件,与亲人朋友一壁之隔余生不见不认,每天都有干不完的体力活,却只能勉强维持生计。 皮耶罗打听了一番,那名异端确实来过这里。人言没有放过他,它翻越防沙壁找上了他。流放至此的学者们鄙夷他,阿如村的沙漠民虽不关心雨林的喧嚣,但听到一些关于他的传闻后都不约而同地疏远他。 时任阿如村守护者将皮耶罗带到那名异端的住处——沙漠游牧民常用的帐篷,位于阿如村靠近沙漠腹地的外缘。 守护者不关心异端曾做过什么,只要不把争端带到阿如村即可,毕竟对沙漠的子民来说,生存都是一件难事。 “如果你能把他带走,那自然最好。”守护者说,“但他去沙漠里面了,已经有段时间没回来了。” “他会去哪?” “不知道,我不关心。” 皮耶罗往西望去——这是异端的帐篷开口对着的方向,他看到庞大的赤王陵屹立在沙海与天际相交处,犹如等待苏醒的古老巨兽。 传闻说,这名异端对机械感兴趣,那他会去赤王陵那边吗?还是说……皮耶罗将目光移向西北,更远的方向……他会去千壑沙地,亦或者……坎瑞亚战争的地上遗址? 守护者不知道,没关系,阿如村还有其他人;阿如村的其他人不知道,也没关系;沙漠里还有为佣兵、土匪、逐水而居的部族、为学业奔波的学者、捉拿犯人的风纪官……总有人知道。皮耶罗还有地图,地图上标记有一些绿洲,无论那名异端前往何处,他都需要途中的绿洲。于是给下属安排了事情后,皮耶罗告别阿如村,前往沙漠深处,沿着异端的足迹,去直面广袤无垠的大赤沙海。 沙漠的昼夜是两个极端:在白天,烈日炙烤着大地上的一切;在晚上,沙砾留不住热,只余寒冷。几个日夜的跋涉后,皮耶罗终于到了一处绿洲。一汪浅水,周边围了一圈植被,枣椰满枝,禽鸟涉水。皮耶罗在水边歇息时发现了一堆熄灭多时的柴,以及吃剩的枣椰壳。 思维发散,丑角仿佛能看见那个异端在沙漠行走着,大汗淋漓,顶着四十摄氏度以上的炽热。他应该会穿件遮脑袋的斗篷,有没有可能还会学着一些沙漠民那样遮一下双目,防止被这滚烫的流金晃了眼睛。一脚下去,沙砾直吞脚踝,再抬腿,把脚从沙子里拔出来,再往前,再陷进去。到了晚上,最后一缕日光追着太阳落下之后,他大概会愈发强迫自己动起来——因为冷,两腿沉重似铅,行囊坠在身后,上身倾向前方。实在走不动了,他应该会在沙地上挖一个坑,把自己埋进去,只露一个脑袋在外面吧……他带够干粮和水了吗?能撑到他找到绿洲吗? 或许他在皮耶罗之前来到过这片绿洲,生一堆火,舀一罐子水放在上面烧。他会让自己往池水中走,让清凉漫过全身,洗去沙砾吗?他会洗上一把脸,让水中的倒影照应出他的模样吗?这时的他大概是枯槁憔悴的,毕竟自被教令院驱逐以来,他基本上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的,风吹、雨淋、日晒……甚至是在夜晚的篝火边,酸痛的肌肉和无法遏制的往昔记忆大概也使他气喘吁吁、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这时他干脆会让自己躺着,背贴满是沙子的大地,面朝夜空中璀璨的群星。沙漠晴朗无云,研究星象的明论派学者常常来沙漠观星。当然,他也可以起来清点行囊中的物品,里面应该会有水壶或是别的装水用的东西,可能会有路上捡到的遗迹机关的零件——沙漠中不缺或报废或游荡的遗迹机关,也可能是赤王文明遗留的元能构装体零件——它们也像无主的遗迹机关那样弥留徘徊,不过最可能有的应是一本笔记,陪着他从教令院到沙漠;他在上面写画,与自己沟通,他的理论无人愿意与之交流,那他就自己与自己交流,他可以想象出几个自己,一个阐述,一个驳斥……天地万物做他的巧思之源。从人们的传言中,皮耶罗对那名异端的印象是沉默寡言的,而在不远的将来,当他带着异端回至冬时,他才明白,异端实则能言善辩、滔滔不绝,能跟在他身边说个不停,直到漫长的海上航行使他靠在栏杆上吐个不停,晕晕乎乎、哼哼唧唧地倒地不起才收声,竖着上船横着下船。** 夜晚过去,第一缕阳光蹦出来了。皮耶罗起身,继续去追寻。 即便沙漠人烟稀少,那名异端的故事还是流传下来了。一名沙漠佣兵告诉皮耶罗,异端曾一度落入一个沙漠部族手中,部族里的人犹豫是将他培养成猎鹰,还是直接喂鳄鱼。佣兵说当时他其中一个同伴在搜刮异端少年的行李时只搜到一个空了的水壶,一张旧地图,一块从废弃构装体上扣下来的零件和一本笔记,见到少年对这本笔记面露留意,识几个字的同伙把笔记翻了翻,大部分看不懂,随后就把笔记丢到一边,同伙认出了眼前的少年就是传说中的异端——长得像人,骨子里却不像人的异类,不由得嘲笑道:“我还以为所谓的异端有多吓人呢,结果看着比沙漠里的风滚草还脆。你觉得你那点想法很超凡脱俗就了不起吗?实际上除了你谁把它当回事?” 后来,没人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似乎就跟平常一样,少年没使出什么怪力乱神,但当人们反应过来的时候,那个异端逃跑了,而佣兵的同伴被发现在鳄鱼的肚子里。说到这里,佣兵又嘟囔些话,大抵是不希望被皮耶罗小看,虽然佣兵看到皮耶罗时就觉得如果他俩同行,被保护的反而是他。 又是漫长的寻找,直到有一天,传信的飞鸟到来,属下向皮耶罗汇报,他搜寻到关于异端的新消息,而且,情况有些复杂,需要皮耶罗亲自到场确认。 没想到啊,皮耶罗在沙漠中兜兜转转,异端却跑去了沙漠的南部,离雨林不远,离阿如村不远。 拨开漂浮的尘沙,一栋废弃的建筑出现在眼前。 活力之家,教令院设立的一所专治魔鳞病的医院。 魔鳞病,是人身上的死域,也是须弥千年不愈的疤,须弥人研究魔鳞病研究了几千年,对此始终知之甚少。魔鳞病一直无药可医,得了魔鳞病的人相当于被判死刑,只能延缓,不能根治。 听说活力之家有一个恶医,但恶医姓甚名谁,不知道。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愈发不肯提及有关异端的一切了,情报收集变得更困难起来。 皮耶罗细细看着废弃医院外的厚墙,活力之家的入口被元能方碑封住,但他仍能通过四周的蛛丝马迹推测出一些事来。 教令院有人或许是真的很想治疗魔鳞病,但或许不觉得自己的手段是得道之举,不然,还是有什么皮耶罗不知道的原因才会将治疗魔鳞病的医院选在了人迹罕至的沙漠?又为何寻上了异端,皮耶罗不清楚少年是否对此嗤笑过,但同样不知为何他答应了——最可能是因为这里有少年想要的研究。 后来事情败露,雨林的执法者追查而来,医院的病患们挖洞逃离,但早在这之前,少年就已经带上自己的笔记,背着一点干粮和水,在夜色掩护中逃亡至沙漠深处。 现在,那人会去哪?皮耶罗抬头看向天空。 属下说:“大人,那名学者逃到沙漠深处,我们根本不知道他会去哪里啊,我们真的非他不可吗?” 皮耶罗说:“你我一路下来,也算是听到不少传闻了,我坚信我会找到他,也坚信他会成为我们的同伴。你觉得呢?” 达马山的中心终年被龙卷风笼罩,辐射到周边的几乎整个千壑沙地都是风沙不散。一名少年穿行于黄沙中,少年穿着褪了色的教令院学生袍,留着浅蓝色的短发,有着未被烈日灼黑的白色皮肤,像极了雪山上的薄荷,但那双眼睛是红色的,渗人的、如滚烫鲜血的红,就好像一个人身上全部激情与热枕的色彩统统汇集到了这双眼睛上。 而且—— 而且,尽管从传闻中就得知,这个“异端”的年纪不大,可只有在真真正正见到这名少年时,才会深刻地发觉他是多么年轻。 飞扬的沙尘中,缓缓出现一个高大的人影,少年有所感知般停下脚步,等到人影显现,他看到了一个如同饱经风霜的老将军般的人坚定地向他走来。 循着异端的传闻,最初的愚者终于找到了他。 *这则小故事在笔者码字时有两个版本—— 第一版: 孩童等老学者放下笔,这才拿过笔在第五种解法下写写画画:“还有一种方式。” 写完后,孩童将纸递了过来,老学者一把抄过,眼睛快要瞪到纸面上来了:“我看看……这写的是什么?哪里有第六种?” 孩童不再言语,但他的眼睛已经告示他坚信自己的推论。 老学者不信邪地来回看了几遍,终于,他好似泄气了般地说:“好……我看明白了……确实是六个面……你赢了。”紧接着他突然激昂起来,“你绝对是天生的学者!你一定得来教令院,不管你家里说什么!”似乎想到自己在一个小孩子面前失了面子——尽管这个孩子十分聪明,是个天才——老学者摆出说教的姿势:“但你离一个真正的学者还差得远呢!你看看你写的解题思路,这么跳跃!写东西一定要一环套一环,不然别人看不懂,过段时间你自己也看不懂!” 第二版(终版): 孩童等老学者放下笔,这才拿过笔在第五种解法下写写画画:“还有一种方式。” 写完后,孩童将纸递了过来,老学者一把抄过,眼睛快要瞪到纸面上来了:“我看看……这写的是什么?哪里有第六种?” 孩童不再言语,但他的眼睛已经告示他坚信自己的推论。 老学者觉得自己拗不过他:“好了好了,你回去吧。真是的,怎么这么死脑经。反正你基础的测试过了,能去教令院上学了。” 孩童一言不发地离开了,老学者看向手里导致今晚不欢而散的罪魁祸首,打算当作废弃的草稿处理,突然,一种冥冥中的感觉,老学者不信邪地再把孩童的解题思路来回看了好几遍。终于,他好似泄气了般地说:“好……我看明白了……确实是六个面……小子,你赢了。”紧接着他突然激昂起来,“那小子绝对是天生的学者!他一定得来教令院,不管他家里说什么——算了,不用我说他自己应该会去的吧。”似乎想到自己在一个小孩子面前失了面子——尽管这个孩子十分聪明,是个天才——老学者摆出说教的姿势自言自语道:“但那小子离一个真正的学者还差得远呢!解题思路这么跳跃!一般人哪看得懂!”可惜,已经走远的孩童听不到这些话。 **根据3.4千壑沙地独眼巨宝内的赞迪克笔记,笔者决定发散思维:能晕巨宝想必也能晕船吧——尤其是长时间地海上坐船。 ———————————— 作者碎碎念: 三次元有萧何月夜追韩信;二次元有丑角大漠寻人才(bushi)。 明明是我一个废案,为什么写得还这么累(瘫jpg.),而且很多想法在落笔后都被pass掉了,写了须弥的几处场景,但写不出那种人文风俗、“人在历史身不由己”感。 写中间博士满须弥跑时脑袋里想的全是《无期迷途》诫典“异质”里那句“光芒之外,我将栖于暗影——权威的烈怒紧跟在他们背后,发誓要追逐异质者进入石棺之中,使其永受烈焰炙烤”。平时也想过多托雷在《无期迷途》世界观里可以算诫典中哪个阵营,最直接的就是“异质”,德雷雅出了后又觉得多托雷也适合“追求知识而入魔”,只是德雷雅阵营“不朽”的“逆行无归,枯朽沉沦——于此长眠者并未消逝,赤月光华下,死亡亦有终结”跟多托雷不如前者适配,还是等官方放出更多多托雷相关信息再说吧。
上一章
0
章节目录
上一章
练笔N则
练笔两则·考后感
练笔一则·仿写诘难
不以练笔为名的练笔
【愚人众】搞消杀灭哪有san值不掉的
【皮耶罗/多托雷】三百里追
留言
加载中……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