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内容
原创
二创
补给站
站点导航
补给站
创作中心
活动中心
文澜德旧站
注册
登陆
白鹤啊,白鹤
chapter 2
一千零二日
2024/12/19 00:58
少年
主要角色死亡
加载中……
·美苏only ·长篇史向,纯爱向 美:罗伊德·M·华盛顿 苏:阿尔卡季·格里戈里耶夫·乌里扬诺夫 俄:瓦西里·弗拉基米罗维奇·叶利钦 ·二战部分参考了美军士兵拜尔勒的经历,如果感兴趣可以去b站看小约翰可汗的视频。 预警:所以创作均为本人一面之词,角色所说话语从角色本身立场出发,并非正确历史观念,想要完整了解历史请阅读历史文献与书籍,拒绝一切历史虚无主义。 Chapter2 经过几天的军旅生涯,罗伊德对于苏联人打仗的方式表示极度的不解。由两到三个人组成的侦查小组会领先于部队前进,直到小组遭遇战斗或无法返回时,阿尔卡季才会下令让装甲部队前去攻坚,清扫障碍。如此简单粗暴的方式虽然提高了部行军的速度,但是每天都会有大量士兵牺牲。罗伊德认为这种能用技术解决的问题为什么要用宝贵的人命去填补,再快的行军速度也掩盖不了巨大的伤亡损失:从罗伊德加入时的50多号人,短短几天,已经只剩下了不到30个人。而阿尔卡季,依旧是那副笑脸,他会对每一个士兵都抱以笑容,鼓励他们说战争马上就要结束了,在晚餐的时候给他们唱《喀秋莎》或是用口琴吹一首欢快的哥萨克舞曲,就好像那些战友的离开好像对他造不成任何困扰。 真是无情,罗伊德想,那些士兵在他们热爱的祖国眼里也不过是一些可以随意丢弃的物品。 夜里,阿尔卡季让部队停下休整,说:“后勤部队在明天会带来新的同志和物资,各位可以好好享受难得的安眠,不需要你们的轮换,晚上我会放哨。”,罗伊德听闻,举起了痊愈的右手,用带着英语口音的俄语说:“我和你一起。”,蓝色的眼睛看向阿尔卡季,耸了耸肩表示小事而已,不足挂齿。一旁的阿利耶维奇发出爽朗的笑声,一掌拍在罗伊德的背上,向周围的人说到:“我们的美国同志也是完美融入其中了嘛,阿尔卡沙,要不要庆祝一下?!”,周围的士兵似乎都意识到了什么,朝着阿尔卡季兴奋的呼喊道:“伏特加!伏特加!”,阿尔卡季装作无奈的扶额,但嘴角和眼睛里的笑意和愉悦暴露了主人此时真实的心情,阿尔卡季看向他的部下们,露出一副“拗不过你们”的表情,宣布说:“每个人只允许喝一瓶。”,罗伊德揉着自己的发麻后背,看着这群苏联人因为伏特加而爆发出欢呼,觉得自己的“完美融入”只是他们为了喝酒而找的借口罢了,就连阿尔卡季也尽力配合了他们的演出还真是不可思议。 篝火旁,罗伊德用木棍扒拉着炭火里的土豆,阿利耶维奇端着一杯酒坐到了他的旁边,问他:“怎么样,这里的氛围是不是比你想象中的要好很多?”,罗伊德看了他一眼,继续扒拉着他的土豆,说:“你喝这么多不怕出什么事吗?”,阿利耶维奇举起杯子晃了晃,大笑着说:“就这么一点可不能把我灌醉。你太小看我了”,罗伊德看着阿利耶维奇,男人的浅绿色眼睛里反射出篝火的光芒,美国人顺着他的目光看向站在远处和一些年纪尚小的站在一起的阿尔卡季。 “你和阿尔卡什卡是一样的吧,为了代表了一整个国家而诞生的。”,阿利耶维奇收回他的目光,粗糙的大手摩挲着手里凹凸不平的钢杯。罗伊德有些震惊,他没有想到联盟会将他自己的身份告诉这些普通人,又疑惑于眼前这个男人又是怎么看出自己是美利坚的。“那你应该非常了解西雅图吧,那里,真的连绵不断的下着大雨吗?”40多岁的男人露出不自然的表情,“玛丽亚告诉我的,那时候她连俄语都说不了几句。如果她还活着的话,应该38岁了,是个很漂亮的女人,有红褐色的头发和蓝色的眼睛。”,阿利耶维奇说着把手伸进上衣口袋里,摸索出了一块怀表,做工不算精美,就连金属也是一眼看的出的廉价,可男人小心翼翼的把那只表捧在手心里,然后轻轻打开,一张黑白的照片里有着一个女人的倩影,浅浅的微笑刻在她五官标致的脸上。罗伊德把土豆从土炕里扒拉出来,抓在手心里驱散夜晚的寒意,问:“你的情人?”,阿利耶维奇摇了摇头,说:“是我老婆。她16年的时候被卖到列宁格勒的,我的地主把她买下来。我那时只是个马夫,她在被主家厌弃之后嫁给了我。后来,革命后,我和她的日子在只能算是勉强能搞定温饱,但在大部分人眼里,温饱已经是难得的幸福了。有人想陷害我们,她再回到美国也是因为有人向契卡举报说她是美国人的间谍,简直是无稽之谈,她甚至连俄语都说不明白,那时候她甚至还怀着身孕就要被契卡那群人抓进监狱。她确实是美国人,被抓住肯定没有好下场,我是没有办法才把她送回了美国,也因此锒铛入狱的我和她再没有联系,直到39年为了减刑而参加了军队的时候遇到了阿尔卡季。”,男人浅绿色眼里的自责让罗伊德感到不解。那场席卷全俄的大清洗他也有所耳闻,他还曾借此大加抨击,宣扬苏联就是没有开化的原始社会,到处都充斥着暴力。“那你不恨他吗,毕竟是他害的你们妻离子散。”,罗伊德眼睛瞟了瞟阿尔卡季,“你都知道他的身份了。” 阿利耶维奇无奈的笑了笑:“恨过,第一次知道他的身份的时候,我恨不得杀了他,想质问他是不是残害百姓就是他所坚持的所谓的‘民主’。可,阿尔卡沙他并没有我想象的那般残暴无度……”,男人抬起酒杯猛灌两口酒,发出爽快的声音,“哎呀!说这些干嘛,真是扯远了!”。罗伊德敏锐的捕捉到这些他有意回避了那些悲伤的情绪,于是饶有趣味的抬起眼睛打量着阿尔卡季,思索这位“伟大的联盟”对于这段黑暗的历史又抱有怎样的态度,但是现在绝对不是谈起这个的好时机,就算只是暂时的盟友,美利坚也深知苏维埃对自己的重要性,和自己的盟友撕破脸皮绝对不是一件明智的事情。罗伊德精湛的社交能力让他在一瞬间就想好了接下来的话题:“我其实对你们作战的方式感到好奇,这个方法是谁的点子?阿尔卡季吗?” 阿利耶维奇听完后哈哈大笑,然后装模作样的擦去自己眼角不存在的泪水,说:“怎么会,那是我们共同的选择,很震惊是吧,用伤亡率这么高的战术,但如果你能看见阿尔卡季的身体,里面已经快找不出一片完整的肌肤了。国家要打烂了,我们要抓紧时间。至于那些悼谒牺牲者的眼泪,全部被他吞进肚子里啦。在打仗的时候,最可怕的不是敌人的子弹,而是还没看见敌人就已经被恐惧腐蚀的大脑。加油学吧,这方面,你还是个新兵蛋子呢。”罗伊德有些愣神,远处的阿尔卡季似乎注意到了他们,迎着罗伊德的目光扬了扬手里的酒杯,脸上露出的不明显的笑容也被罗伊德收进眼中。阿利耶维奇起身,掸掸屁股上的灰尘,看向罗伊德:“要不要去跳支舞?阿尔卡沙无论唱歌还是跳舞可都是一把好手。”,罗伊德赶紧摆了摆手,说自己四肢的协调度还不足以支撑他跳上一只哥萨克舞或者那些高难度的芭蕾,阿利耶维奇笑的毫不遮掩,凑到罗伊德耳边说:“阿尔卡什卡的艺术造诣可高了,不会跳让他教你啊,”,还没等罗伊德回答,阿利耶维奇就向着阿尔卡季喊道:“阿尔卡沙!美国人想和你学跳舞!”。 阿尔卡季听到后从远处向他们走来,等看清罗伊德几乎是神色张皇时,几乎是一瞬间就想到了是阿利耶维奇的恶作剧,于是一拳打在阿利耶维奇的大臂上,后者装作吃痛的大叫一声。阿尔卡季哪怕有再强大的表情管理也无法压下上扬的嘴角。他伸出手,金色的眼睛在篝火旁熠熠生辉,带着浓浓的笑意问罗伊德:“要跳一曲吗?叶廖缅科都把手风琴给拿出来了。”,罗伊德像是下了某种决心一样,把手递给阿尔卡季,说:“为什么不试试呢?” 显然,罗伊德小看了这舞蹈的活泼性,阿尔卡季牢牢扣住自己的手带着他随着音乐和欢呼迈出舞步,仅仅五分钟,自己已经因为跟不上节拍踩了阿尔卡季好几脚。罗伊德并不是不会跳舞,还是殖民地的时候英国人教会了他很多舞步——无论是温婉的华尔兹还是欢快的伦巴,在舞会上无论搭档的舞步有多差,他都可以搂住对方的腰进行完美的一舞——但从来没有一个像哥萨克舞一样热烈活泼。面前的青年完全投入进了艺术,眼睛里迸发出高涨的生机活力,咧开嘴笑的明媚张扬,牙齿洁白整齐的排在嘴里,在嘴角上方甚至还有浅浅的酒窝。罗伊德在快坚持不住的时候喊了停,结束后的罗伊德弯下腰来喘气,像阿尔卡季抱怨到:“你们还真是,活力旺盛啊……”,阿尔卡季在一旁弯起他好看的眉眼朝罗伊德说到: “很不错的一曲,致我们即将到来的胜利!” 晚会结束之后就是漫长的黑夜,篝火被扑灭,一切又被笼罩在寂静的黑暗与寒冷中。阿利耶维奇的笑声哪怕是在熄灭篝火后的休息时间也无法从他的脑海里抹去。罗伊德开始觉得不可思议,自己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在意那些普通士兵的生命的,那爽朗的笑声在思索中变了味,仿佛是在嘲笑他改变而不自知,嘲笑罗伊德既无法理解阿利耶维奇对阿尔卡季的共情,也无法理解自己对那些弱小生命的共情。战场上每打出去一发子弹,每发射一枚炮弹,都会变成一笔钱财出现在美国的金库里,在他眼里每个人的生命都会被划分成三六九等,高层的人可以通过脑子和手段为他谋取利益,中层的可以通过体力为他创造财富,最底层的可以用自己的血肉报答美利坚的庇护之恩,这是他一百年来都未曾改变的原则。高高在上的他从来不需要亲自踏足战争的泥泞,而如今亲自体会到战争的可怖时,身为人类的那一部分让他无可避免的产生同情,而自己却无法判断这是否正确,或许那天他就应该听阿尔卡季的话乖乖的回到华盛顿,然后把这些东西从自己心里扼杀。而阿尔卡季——罗伊德无法入睡,在黑夜中睁开的眼睛一瞬间就看见在不远处踱步的阿尔卡季——他又究竟忍受了多少痛苦?皮肉之苦?心扉之痛? 夜晚总是过于安静,人类的大脑则会过于纷乱。脑子里的杂音让罗伊德久久无法入睡,于是起身向阿尔卡季走去。接下来或许是一场不错的夜谈会。 罗伊德从后面走到阿尔卡季身旁时的动静吓了对方一跳,原本在在记些什么的本子被猛的合起,阿尔卡季略带不满的小声斥责他:“不是说好你看后半夜吗,怎么出来了?”,美国人也不掩饰,索性往他旁边一坐,光明正大的说:“睡不着就出来了啊。刚刚写什么呢,慌慌张张的。乌里扬诺夫先生。”,阿尔卡季尴尬的轻咳了两声,被美国人那双哪怕在夜里也闪闪发光的海蓝色眼睛盯的发毛,把本子从怀里拿出来:“给你看一眼,也不是不行。”,那双不算光滑的手在寒冷的夜里有些笨拙的翻开已经泛黄的本子,罗伊德看见那一行行工工整整的写着的漂亮字母,就算不精通俄语,他还是可以看出那些字母的含义:每一行都有一个名字和地址,有些后面还加着一件事或者一段话。罗伊德有些说不出话来,蓝眼睛震惊的看着阿尔卡季,“这些,都是你记下的吗?”,阿尔卡季拿出已经用完一半的木炭铅笔写完了刚刚没写完的字“格拉西姆·阿法纳西耶维奇·阿尔乔莫夫——斯维尔德洛夫斯克——伊瓦涅拉街”,“格拉夏?昨天牺牲的那个孩子?”罗伊德开口问道,阿尔卡季沉默了好一会,眼睛愧疚的下垂,就连手指也有些颤抖:“对,是那孩子,他仅仅只有21岁。我从去年开始,就已经很少看见35岁以上的战士了。他们明明还那么年轻,有着美好的未来,我会尽我所能为他们开辟一条宽阔的道路,让他们施展自己的拳脚,享受平等的生活。可战争给他们的人生撕开了一条口子。”,罗伊德看见那双金色的眼睛里几乎要溢出的悲伤和愤怒,“等我见到德国佬,我会亲手拧下他的脑袋。” “乌里扬诺夫……”,罗伊德刚想说话,却被阿尔卡季打断,“你应该理解我的,从法国到德国的这一路上,就算是你,在战争中也不可能毫无触动。” 罗伊德想说的话被卡在喉咙,那一句“他们不过是战争必须的消耗品,没必要如此伤感。”怎么也说不出口。或许是想到了出发前说成功之后就请他们吃牛排的上校最后却变成德军练兵的靶子被活活打死,又或许是想到了那位说战争结束了就去纽约上大学攻读哲学的加州少年最后因为饥饿死在了集中营里,还可能是那些和他一起越狱却被乱枪打死的狱友们。“人如果今天死了,明天就不会死了”这是罗伊德在集中营里听见那些苏联战俘被饿到皮包骨头时候的喃喃自语,几乎是诠释了在战争痛苦中浸泡的普通人的一生,没有赫赫战功,没有家财万贯,只有对死亡的恐惧和对明天的期待。 阿尔卡季见他一副吃了苦柿子的表情,苦笑一声,朝他挪了挪位置,两人之间原本不算太大的距离几乎被减小成了零。罗伊德能清晰的感觉到在深秋夜里,通过寒冷传到他身边的体温,月光清冷的照着这片大地,身后只有士兵们熟睡的鼾声和发动机闷响组成的交响曲,两个人成了对方夜里唯一取暖的热源。 “借我靠靠吧,罗伊德,那些悲伤除了你我已经无处可说了,我不忍心看战士们沉浸在悲伤和恐惧里。” “乌里扬诺夫……” “如果可以,我更希望你叫我阿尔卡季,毕竟现在我们是盟友,不是吗?” “阿尔卡季……”,罗伊德轻念了他的名字,苏维埃只是小声的应了一声,然后把那颗银色的脑袋靠到了罗伊德的肩膀上,罗伊德也把身子向对方倾斜过去,现在两人之间再无缝隙,就连肩膀也紧紧倚靠在一起,在这片仍充斥着苦难与血腥的大地上,两人就像大海中无所依靠的朽木被冲上浅滩,获得了短暂的喘息,但是下一波的海浪又能轻而易举的冲散浮沙让他们分崩离析。罗伊德感受着苏联人不算高的体温,海蓝色的眼睛在月光下忽闪忽闪,像一片片扑向沙滩的海浪。 那么,下一波浪潮又会在什么时候来临? 或许如阿尔卡季所说的一样:现在,只要是现在就好,他们还是盟友,还拥有互相倚靠的理由。
上一章
下一章
0
章节目录
上一章
下一章
默认卷集
chapter 0
chapter 1
chapter 2
chapter 3
chapter 4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