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内容
原创
二创
补给站
站点导航
补给站
创作中心
活动中心
文澜德旧站
注册
登陆
【公钟】湍岫居志
【公钟】湍岫居志
清心为衡
2025/04/07 20:31
大众
主要角色死亡
加载中……
《湍岫居志》 湍岫居,余与公子之居所也。湍,取公子水属性之急流激湍;岫,则取余岩属性之千嶂山岫,故得此名。至于声律之似于他词①,纯属偶然,余意料之外也。念有失风雅,本欲修改,而公子极力拒绝,且称“一语双关,一言以蔽”,此事遂罢。居于天衡山之一隅,上可观群玉,下可览璃月,合余守望之意;进可撷清心,出可取石珀,亦享物产之富。知此妙处,意外所得,实乃天赐。小院见方,墙边栽竹,墙下花开,碧草丛生。院中一二层小楼,白墙碧瓦,矮墩方正,乃余之手笔。然公子做主,置飞龙与巨鲸之像于垂脊,遥相呼应,以喻爱意。虽于小楼风格不合,然余虑其意涵,加之公子执拗,无奈随他。天衡多雨,日久生苔,小像头顶皆翠,几次除尽又生,公子怒而卸之,煅为石灰,倾入厚土,期死后得同穴。自小楼起,余二人居其中,尔来八十又四年矣。庭中花木凋而复生,山间栖鸟去而复归,故人故友皆已销声,惟山间清风②永不息。今日将离,复览旧居,忽忆旧事,记性虽佳,仍恐磨损,以至遗忘。故书此文,以记此间诸事,将携随行。又留一抄本,并吾藏书与璃月通史置于书房,以作后人知故事之用。 公子,乃吾之所爱,至冬人士也。名曰达达利亚,本名阿贾克斯,先至冬愚人众十一执行官末席,其代号曰「公子」。生性好动尚武,端得诸武精通,心思纯粹,不喜阴谋,直爽敢言。身高八尺,剑眉星目,有掷果盈车之貌。杀伐果断,能力颇强,有陶朱猗顿之富。缺点亦繁,但不赘述。忆余与公子璃月初见,无意相逢,余一眼知其身份,从此多加留心。再见时已为合作伙伴,以操办送仙典仪之名,行相约同游之实。习惯使然,常忘携摩拉于身,公子以其私款供余二人出行,余人生信条致余所花费实乃巨额一笔,公子多有破费,念及不禁发笑。礼尚往来,余教其用箸之法,而其屡学不会,反反复复,日久天长,关系渐熟,惊觉余凡心已动。磐石终为滴水穿,岩心终为长流蚀。余知至冬势力,于璃月搅弄风云,不安善心,且公子此等良人,恐心有他属,于公于私,终不可得。然真情已动,可掩难消,遂找一借口,赠其盘龙雕凤筷一,此物于璃月多作陪嫁之物所用,赠之以慰吾心,将助吾弃之。余欺其不知璃月风俗,自以为瞒天过海,却为其所知,与余约夜晚相会。是夜凉风如水,玉京台霓裳花香醉人。余二人凭栏并肩而立,公子锢余于其身与栏杆间,眯眼视余,声带笑意:“钟离先生聪明一世,怎的于此糊涂一时?怎会有人愚笨至此,三月尚难于使箸?不过我接近先生手段尔尔。况若我不问,谁能知那盘龙雕凤筷,竟为先生赠我之定情信物?先生无意诉衷情,你我岂不白白错过?”余正欲答,他却不许,自顾自道:“难不成钟离先生欠我债繁矣,意欲逃之?”璃月乃契约之都,余断不会如此,故慌忙答:“非也,欠款余必将尽数归还。”“情债当如何?”余解,此乃其告白之语。一边应了,一边又不禁笑公子之不敏,不懂谈情爱,只会论债!公子似知吾所想,亦朗声而笑,拥余入怀。此乃吾生之极乐时刻之一。 余并非常人,时有计划,便暂未告知于公子,自以为瞒天过海,惜最后仍为其所知。每忆其色,不禁心惊:既似大怒,又似大悲。其出言挑衅「女士」③与之战,目光却片刻不离吾身。余会其意,将其约志天衡山一无人处与之切磋。晨光熹微,余长枪接其劲矢;夕阳初沉,水形剑禁锢枪头。夜幕降临,余二人已露疲态,武器落地,短拳相接,却转为颠鸾倒凤,欲以他法泄忿情。天衡草深,夏虫低鸣,红烛倒浇,共赴巫山。翌日清晨,相视而笑。除未及早讲明身份,余一片无悔,公子亦然。后复游旧地,于此周围漫步,见风景悦目,遂于此建湍岫居。 湍岫居中小楼暂无名,公子以其为家,不应再有他名,以生疏离之感。然其偶戏称小楼为“金屋”,意指其以余为娇,掩璃月人之耳目,藏余于此,余遂其意。小楼一层东为小厨房,牖东面开,灶坐于旁,推窗而外望,纷多食材,青翠欲滴,映入眼帘,厚土芬芳,扑面而来,人间烟火,归隐出尘,皆会于此。公子嗜海鲜,极致一钓闻名遐迩,而余恶之。曾为余洗手做此羹汤,余尽力浅尝,终未遂。公子大失所望,余不忍,煨腌笃鲜乐之。一层西为书房百闻轩,余常南向坐,执笔作书画。公子闲时,每与余相向而坐,为余研墨,与余笑谈其家乡之事,余遂挥笔,绘至冬之天地一白,惟一人双刀于手,与群狼对峙。公子伸颈览之不满,抢余笔作一长发小人抱臂观之,与其并肩,口称“往后先生必与吾同行”。当日晴空万里,烈阳璨然,明光照其面庞,灿若天星。余为其所动,大悦,连声许之。虽心知难以兑现,仍求与之相守片刻浮生。 二楼主客卧各一间。公子负伤而归,余心疼且怒,替其清创后眠于客房,辞以惧触其伤。公子闷声应之,然次日清晨吾每起身,皆于主卧他身侧。余叹,多次警之,屡教不改。胁之以武,其嬉笑曰吾爱其入骨定不舍动手。后余工作繁忙,为图方便,搬回璃月往生堂小住,公子归家寻余不见,恐余久去不归,前去寻余,却为胡桃堂主阻,怒发冲冠又不敢动武,只得蹲于墙角一唱三叹。黄昏余归来叙事,却见其泪眼婆娑,拥余不放。余无奈随其归家,后夜深灯明,床帐帘幕之中,数次讨债,又曰余欠他婚礼,名不正言不顺,余以为然,遂行六礼,聚宾客,会新月,同举杯,清风高歌,流水相和,公子起舞翩翩,如孔雀开屏。余无高堂,不信天地,惟二人对拜,饮尽合卺,结发相约。湍岫之中,聚首笑谈古今事,洞房花烛享良宵。 余与公子曾离湍岫进五年之久,游七国,览胜景,遇故友,品至味,观众生百态,后归至冬。再会公子之家人,其乐融融。岩心虽坚,仍为此情所感。公子为家中三子,下有三弟妹,时已少年。余叹光阴似箭,十年时光区区弹指,与磐石六千年固守相比,终究一隙。公子经十年磨炼,凌厉之气仍在,沉稳之态益显。余尽收眼底,五味杂陈。邀其家人常驻璃月遭婉拒,语余其更爱至冬气候,可常往探望。数日后辞去返璃月,途中余问公子是否思家,其言余所在处即为家。 后于湍岫举案齐眉,时赴璃月听书,时漫步于天衡,时切磋于小院,仍不分上下。岁月流转,公子发渐白,老态渐显。余亦随之化形,与其偕老。知天命之年,其父母离世,数年后其弟托克身为学者,因重机故障爆炸而殒命于壮年。公子未能往而吊,拖不惑之身面向至冬,矗立半日有余。许悲痛侵袭,后愈发嗜睡,每与余共读,常难忍入眠,余不敢扰。惊醒连声道歉,余但笑不语。许知大限将至,一日榻上,公子轻声言道:“先生,我知时日无多,多次思量,惟有一言须语先生耳。”余不愿答,阖眸假寐。公子苦笑续道:“湍流匆匆,石岫不动,若我往尔,莫为我悲,若能相忘,感激涕零。”余微恼,敲其额,责其思虑过重,公子憨笑,余二人复归沉默。时仲春,百花凋零。不久初夏,公子沐阳于中庭,沉沉睡去,再未复醒。余唤其用饭,方知其已去。时年九十九,距其生辰不足二月,终无病无痛,魂归高天。余历至亲分别之事甚繁,然是日拥其入怀,呆立良久,不觉已黄昏。次日送其往生,与堂主相对无言,她欲言又止,终嘱余节哀。公子吾爱,身入烈火,余烬④得殓,乘舟返乡,此吾之决心也。余留其已灭神之眼与殷红耳饰,留作纪念。其余遗物埋于小院一角,余造一石碑,详记其生平诸事,略止恸意。翌日惊闻胡桃堂主归天,公子竟为其送行之最后一人。忆其少女之时,天真活泼,却视生死通透甚于吾,扶门长叹。十三送祖父,释怀后担堂主一职;又送帝君,后送天枢、天权、玉衡,终别故友,与其同行。此或为一幸事,谁知其心? 不久,清风来寻。故人多别,而其仍在。余二人对坐共饮,慰痛失亲人之心。其邀余同游世间,余虽有此意,然仍有要事未尽。此后五年,闭门不出,理璃月三千七百年通史,书上古共六千年故事,详尽诸事,重游记忆。书既成,竟盈半书房。乃缓步出,敛行李少许,复青壮之身,别公子耳饰,动身往蒙德,寻清风同行,闲游于尘世,复行与公子同行之路。推门出院,回首扫视,公子石碑矗立,墓旁百花嫣然,草木青青。 庭有枇杷树,公子逝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⑤ 鐘離書 注释(其实根本不需要这种东西吧喂!): ①:湍岫:是这样,我取名的时候是一个字一个字取的,取完了连起来一读才发现不对,但改不了了…… ②:清风:文中“清风”大多喻指温迪或魈。 ③:女士:愚人众执行官第八席,「公子」关系不太好的同僚。 ④:余烬:指骨灰。我不知道这种用法对不对,如有错误欢迎指出。 ⑤:“庭有枇杷树”句:改自归有光《项脊轩志》最后一句:“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2
章节目录
默认卷集
【公钟】湍岫居志
留言
加载中……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