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内容
原创
二创
补给站
站点导航
补给站
创作中心
活动中心
文澜德旧站
注册
登陆
见鬼
见鬼
依然不负远来心
大众
加载中……
“七月十四,鬼门大开。” 兰台怕很多东西,怕虫,怕狗,怕外星人,但中元节最怕的还是鬼。不知是因为城乡抑或是地域差别,兰台家乡这天没有什么特殊活动,但也能够感觉到不同平常的气氛——花圃里、草坪上、道路旁,经常看见一簇簇香杵在泥土里,晚上看过去,令人无端联想到村间地头的土包子,前面几点亮着的香头,还显出几分可怖气息。 年纪小的时候胆子大,再加上没见过真鬼——当然谁都没见到过,兰台放学见到不仅不怕,还站在旁边看一下。然而许多前辈对此行为颇为惊怕:“别往那边去!走得太近了,等会儿鬼就把你抓走了。他们可喜欢小孩子哩!” 小孩也容易被吓唬住。兰台想了想《西游》《聊斋》里那帮青面獠牙的妖魔鬼怪,心跳不自觉快了几拍,这病根算是埋下了,此后虽然面上不表露,黑夜里仍有些紧张。尤其是传说中的“鬼节”,想到旁边几点亮着的香头像鬼眼盯着人看,走路不自觉就快一些。 “这就是兰台中元节不出来的原因?怕鬼?”茶话会上,苏轼听完薛涛阐述,不解咋舌,“诗家东坡都敢指斥山神鬼魅,兰台一个二十一世纪的人怎么怕这些?” 苏辙出言提醒:“子瞻,这些轶事当不得真;就算真有,人人性格不同,如何比得?只是现下兰台的恐惧既已影响到日常,确实应当想法解决。” 众魂纷然赞同,墨痕斋由此踏上了医治兰台“恐鬼症”的漫漫征程。 Plan A 讲道 墨痕斋不缺教师与哲学家,活了千百年,更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众魂摩拳擦掌,定要将“世上有鬼”的想法从兰台的脑袋里驱除出去。但没想到,一谈到这个话题,兰台软硬不吃,左推右挡,即使最终承认大家说的很有道理,仍坚称世上有鬼,堪称“虚心接受,屡教不改”的典范。何况兰台还有众魂无可辩驳的杀招:“墨魂的存在也不符合唯物主义吧!” 可怜韩愈、柳宗元等魂从“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讲到物质第一性,到此全化作耳旁风。更惨的是,不知是否因为听多了神神鬼鬼,兰台的畏惧甚至还有加重的迹象,晚上经常薅人一起才敢行动,连起夜都不例外,徒留本来睡得正香的受害者在门外达摩面壁。“我们的策略必须得改。”第二十号受害者李清照趴在桌上有气无力地下结论,明显是昨晚起来后睡不着。 第十九号受害者孟浩然积极献策:“我上学时经常听家长拿鬼吓唬小孩,想来兰台这边也不例外。不如以毒攻毒,再给兰台一个善意的谎言,让她相信鬼不可怕,也算变相达成目的。” Plan B 画符 兰台拿着那张歪七扭八涂了一堆线的纸条,颠来倒去看了又看,还是忍不住露出迷惑的神色:“这是啥?鬼画符?” “这么高级的东西怎么是鬼画符!”刘禹锡双手叉腰做义愤填膺状,“这可是我专门求的驱鬼符!你看,上面这个符咒,龙虎山天师画的;这条咒语是欧洲中世纪传下来的,据说好用的很……”元稹为了助攻任务,也默默憋笑凑上前:“是啊兰台,这宝贝帮梦得避开过好多危险,你怕鬼的话,带这个最管用了。别说那些小鬼,就连什么吃小孩的、下油锅的都怕你。” 虽然素知刘禹锡爱开玩笑,但有元稹这个坚定接受现代思想洗礼的魂帮腔,兰台便只当是他们故意夸张逗趣,对此符的功效深信不疑,天天挂在身边,晚上也不说要人陪着,众魂私下感谢拯救睡眠的英雄的消息塞爆了二魂的聊天软件。但当大家为中元节出游提出第三百二十一条建议时,兰台不拒绝,也不说同意,急得刘禹锡在旁边再三保证此符效果童叟无欺。 “我并不是不信。”兰台摇头,“只是……要是带上这符所有的鬼都见不到的话,似乎不如不带。” 这下实在令魂束手无策。硬要往自己害怕的事物上面撞这种“人菜瘾大”的行为,简直可以和“刘禹锡找人组队打游戏”相比,一言以蔽之,无可救药。当然,刘禹锡本魂是坚决反对这个类比的:“我找队友又不是为了炫耀我菜,是为了享受游戏的快乐!兰台是为了什么?这根本不符合逻辑!” “所以一般的逻辑是找自己想找的、能带来快乐的人,没错吧?”一直坐在旁边听大家从讨论演变到吵闹再即将到斗殴的晏殊忽然开口,公共活动室仿佛忽然按下静音键。终于,黄山谷看了一眼微信,清清嗓子打破尴尬:“叔原,你上次帮兰台催眠,是因为她梦到了想念的人是吧?” Plan C 托梦 眼瞅着中元节要到了,兰台思虑再三,私下把厚厚一叠《墨痕斋中元企划》托付给贺知章处理,自己跟家人回老家上坟祭祖。贺监关键时刻靠得住,想必理解此中深意,不会告知他魂。 大家的好意她都明了,也明白妖魔鬼怪是吓唬小孩子的,再加上有“护身符”在,实在没什么好担心。既然如此,自己是忧虑什么呢?是鬼,还是人? 兰台以前去参加一个亲戚的头七宴的时候,还不理解为何大家提起这个和蔼可亲的人,崇敬感怀中又有些许害怕。伯伯是好人,死了肯定是好鬼,难道还会回来做什么坏事吗?叔伯婶娘不否认,但还是模模糊糊地说:“那毕竟是鬼呀,一想到多吓人。” 听起来确实不是什么好事。这么好的人,成了鬼以后照样就不好了,会吓人,多可怕啊。但无论死后是什么样子,只要涉及到思念的人,人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他们,渴望再见一面。这就是一场悖论,而她身在其中,不知如何破局。 算了,写完一摞给曾祖高祖的纸盒的兰台疲倦的揉揉眼睛,都知道世上没有鬼还胡思乱想些什么。等活动完了拍几张照片,向大家证明自己一切无碍,这事儿也就过去了,何必在这种事上浪费时间呢? 可是命运是难以捉摸的,有些东西越想忘记,反而越有可能出现。当晚,她又涉过那片浅浅星海,对面是那些回忆里的亲朋好友,就连以前的宠物鹦鹉们都在,是期盼却五味杂陈的久别重逢。 “哟,兰兰长大了。” “听说你现在的同学都说你聪明,怎么看上去还是和以前一样傻呀哈哈哈!” “啾啾~” “……” “见过兰台。” “?!”兰台猛地转头。远处又有一群人缓缓而来,有熟面孔,也有素不相识的,但她不知为何无比清醒地意识到,这是那些她不止一次幻想见面的文豪们。下一个念头随之而来:真见鬼。关系亲近的人托梦很正常,这么多文学家就让人怀疑。虽说顶着“墨痕斋兰台”这么个头衔,但自己本质上还是个普通女生,怎么……? “兰台,莫要妄自菲薄。”头前眵如饿虎的男人掏出一颗星星交给兰台,“不要忘记,喜欢文学的人都一样高贵。你对人有着深厚的感情,无论他身份如何,是否死去,只要你还记得这些他们,你们的灵魂便永远相依。这颗太白星,祝你的深情永不湮灭。” 她也笑了,收下星星,给了每人一个大大的拥抱。“谢谢。”她轻声说。 中元节也算是个许愿的日子,解梦居收到的奇奇怪怪的愿望自然也增加,比如现下送到特殊处理室的这一盏—— “子美你看,这人愿望栏写了一长串,却连要什么货都不说,估计又是个马大哈。还得麻烦你们搞清楚到底是要什么,联系一下他……” “达夫,且慢。”杜甫翻了一下,拦住仍在吐槽这个给魂增加工作量的麻烦客户的高适,“左右也要下班了,你不妨先来念念这个。” 高适莫名其妙地接过纸: “墨痕斋诸君: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我想感谢诸位的辛勤付出。 感谢韩愈、柳宗元等诸位先生,由于他们的教导,我的哲学理解了不少,今年政治终于及格了。感谢刘禹锡、元稹二位的符纸,虽然中世纪的咒语我以前就试过,没什么用,但确实给了我心理上的安慰。感谢晏小山,谢谢他为我的美梦提供必不可少的技术指导。 当然,必须感谢墨痕斋诸君子。人更多把鬼理解成一种可怕的存在。而你们让我认识到,这其实更是一种我们表示怀念的方式。今年中元,把自己想说的话烧给他们了,现在我反倒真的希望有鬼,这样他们就能知道。至于各位诗家,自然难以一一拜谒陵墓,但‘天地阖辟,亘古至今,自有不死之鬼在’,相信他们必然有灵,能听到我的心声。想起之前清明所见纪念仪式,送上一份惊喜作为回礼,欲与诸位一同感念先贤。我的愿望就是,请拔打我的电话。 墨痕斋兰台 ××年中元节” 高适郑重结尾,抬起头发现众魂早围过来,不知谁的手机已经冒出“嘟嘟”的等待接通的铃声。视频界面打开,女孩笑得欢畅里带些狡黠,手里拿着本本子晃呀晃,背景是蓝桥春雪:“好不容易考的资格证终于有用武之地了。今年中元节的网课,就由我来吧!”
0
章节目录
默认卷集
见鬼
留言
加载中……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