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内容
原创
二创
补给站
站点导航
补给站
创作中心
活动中心
文澜德旧站
注册
登陆
【文郡】冬日送荷风
【文郡】冬日送荷风
NEW-ENHgNCEGPa
大众
加载中……
1. “老人家,您小心烫。”郡主舀了一勺粥入老翁的碗中,探身递了过去,“东边那摊子是专门让大家坐着歇息的,您只管去便是。” “微霜姐,您能来扶一下那边那奶奶吗,站在旗子下的那位,人太多了,我担心她摔着!” “大家不要推搡!人人有份!”木微霜正高声维持着秩序,一声声劝告也埋没于群众的交谈之中了,隐约听到郡主一句话,她又迎着一片嘈杂挤着人群往那方向游,“来,奶奶,跟着我去那边。” 南塘人排队等候着的,是腊八节才有的八宝粥铺。仅仅是外置几台支架与简易的棚户,便足以酿成南塘最为出色的七宝五味粥,在柴火的烟熏气中弥漫出各式豆米熬煮的香气,浸润在腊月干冽的气息里带着一丝甜,引得众人捧着碗引颈张望——是承载着新旧交替之意的腊八了。 花府于腊八施粥乃是多年来约定俗称的规矩,提前几日做好一切准备工作,于腊八当日在花府正门前熬粥分发,在一代又一代的坚持下成了花家相较于花诏宴更加与百姓息息相关的活动。汤勺起伏之间,莲子、红枣与银耳融合于各色五谷之间不断翻滚显现,粘稠而晶莹,迎着蒸汽拂面,混出南塘特有的荷香。隔着拢纱一般的烟气,摊边百姓神色也显得朦胧。只是人人漫谈品尝之间,或言笑晏晏,满怀对来年的祈盼;或句句感慨,深感过去收成的不易;又或是像举手投足,一品一啜之间诠释人生百态。冬日斜阳可爱,照得街坊邻里;布衣相接人群攒动,谈笑议论之间,炊烟相与袅袅而升,衬得尽是人间烟火色。 “小妹。” 郡主应声回头,看到花忱不知何时走了出来。 “哥,这一锅都快分完了,剩下的煮好了没有?何时能抬出来?大家都在等着呢。” “还差些火候,别担心,待会儿就搬出来了......” 现在郡主掌着勺,挽着头发,和几位下人埋在雾气里,袖口也湿鬓角也湿,丝毫分不清是汗水还是拂到面上的湿气,花忱定睛瞧了瞧,伸手就要去夺郡主手里的勺子。 “你站了太久,还是去歇息吧。” “没事!我还不累呢!” 一旁帮忙的婶子也看不下去了,“家主从支摊开始就站到现在,何况您还是有身子的人,在一边休息我们也是忙得过来的。” 周围也零零碎碎响起几声应和,无非便是劝人休息的话。 “你看,大家都发话了,这话你也不听嘛?反正我在厨房也没什么事,还不如出来顶你的班呢!” 看着哥哥围裙上那一大滩未干的粥渍,鼻尖也落了些煤灰,郡主心里便猜了个七七八八,忍不住奚落道: “你别是倒了什么乱,被林珊赶出来了吧?” 毕竟花忱也有七八年没回南塘,长久不曾参与管理,毛毛躁躁一些也在所难免。 “......怎么会?”花忱心虚地摸了摸鼻子,“你就这么不信任你哥吗?” “真不需要我帮忙?” “行了,”花忱卷起了袖子准备去揭锅盖,“得了便宜还卖乖,哪凉快哪待着去。”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郡主也识相得不再多言,撤了位置就要解围裙。舀着粥的花忱还不忘在边上絮叨,“你就回府里坐着,别到处乱跑,听见了没?” “知道了——”郡主拖长着调子,放下围裙便打算快步离去了。 “哎,慢点,慢点!小妹!”花忱看得直摇头,“都是要当娘亲的人了,还这般风风火火的,不知轻重。” 闻言刚跨过门槛的郡主转了身,道了一声: “放心吧,你家小侄子可皮实得很呐!” 2. 方于庭院中的凉亭坐下,郡主还是叹了气。虽说旁人面前还是一副精神抖擞的样子,可直到真真切切地坐下来,将重心交给这椅靠,郡主这才感受到一阵腰酸,便不自觉抚了抚自己的肚子。月份不大尚未显怀,毛毛躁躁惯了,也只有这个时候才会意识到自己也成为一位母亲了。 花府凉亭紧靠荷塘,寒风送来的是冬日湖面薄冰上的水汽,以及挂于亭檐的铃铎轻响,印于五感之间格外清晰。就着铃声闭目养神些许,人也觉得有些困倦了,只是恍惚之间,总觉得听见了脚步声,细小而谨慎,离自己也愈发的接近。 “琳琅?” 郡主终归是睁了眼,瞥见了一抹粉色衣衫,躲在柱子后面偷偷瞧着自己。 “郡主姐姐。” “琳琅,怎么站在这呢?快过来!” 这几年琳琅长大了不少,曾经花府那个丁点儿大爱抱大腿的小丫头,现在站起来,也快及自己胸口了。曾经是牙牙学语,认的是三字经;现在却是少年模样,默的是“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学堂已经放课了?” “才放了不久,我们今日学的是滕王阁序,先生才讲了几句,让我们先回来琢磨。” 郡主点点头,引着琳琅在身边坐下了,象征性地考了几道题。小姑娘对答如流,只是一直紧张地背着手,神神秘秘地不让人看。 于是郡主半眯着双眼,笑着问:“看来琳琅背着姐姐藏了什么哦,是有什么东西不想让姐姐知道吗?” “不是哦!”被郡主姐姐猜错了来意的琳琅急忙辩解,“这是琳琅给姐姐的!姐姐猜猜,这是什么?” “让姐姐猜嘛?让我想想......”郡主故作犯难地思索片刻,不甘心地败下阵来,“好琳琅,你就告诉姐姐背后是什么吧!” 孩子气的心思得到满足,琳琅这才笑嘻嘻地从背后伸出手,小心翼翼藏着掖着的原是一只香囊。 “我向娘亲请教了好久才做好的。但这是琳琅做的第一只香囊,就送给郡主姐姐啦!” “给姐姐的?” “嗯,”琳琅又补充道,“娘最近在说,郡主姐姐睡得不安稳,我还去做了些干花,味道不是很浓,但是也有一个安神的作用。” 郡主接过这只香囊,孩子的手法尚且稚嫩,针线也略显粗糙,却依旧塑出了香囊应有的形状。只是其中蕴藏香气实在是雅,并不浓郁,只是若有若无地在鼻息间抓住几分灵香草的调子来,清新旖旎,比任何长期窨香的药材都来得精致怡人,配上用平针刺的“平安喜乐”四字,更让人觉得心旷神怡。 郡主刚想开口称赞几句,耳后却有人抢先了一步。 “的确不错。” 这突如其来的男声吓了二人一跳。郡主扭头一瞧,正巧撞上肩侧的身影。那人顺着亭外俯身而入,微躬的姿态仿佛将郡主整个包裹在阴影里。扭头的时候,对方胸前垂下的流苏便好巧不巧挂在郡主的鼻尖处,晃得人有些失神了。 见此情形琳琅都是一整个紧张起来,结结巴巴地喊了一声:“姑......姑爷好!” “嗯,”文司宥淡淡地应了一声,手也是自然的地攀上郡主的肩膀,不轻不重地放着,“琳琅倒是心灵手巧,只不过不必这般叫我,被一个孩子叫姑爷,听上去说不出的怪。” 这下小琳琅糊涂了,不叫姑爷,那又叫什么呢?明明娘亲和其他大娘都是这么叫的呀!难不成叫文家主,可这也太生份了!明明他就是郡主姐姐的丈夫呀! “文……文……” “净爱欺负小孩子!”郡主忍不住将肩膀上搭着的手打了下来,又柔声对琳琅劝慰道:“听姐姐的,叫文叔叔。” 郡主姐姐都发话了,琳琅便弱弱喊了一声“文叔叔”。对此文司宥挑了挑眉,也没说什么,只是摸了摸小姑娘的脑袋,随性问了几句话。 原先面对郡主还活蹦乱跳的小丫头现在倒是瑟缩得像只躲雨的鹌鹑,看琳琅面对文会长那一副慌乱得抠指甲的模样郡主就开始后悔了。都怪自己平日里喜欢夸夸而谈,添油加醋地和府上几个小朋友描绘了不少明雍书院黑榜第一的丰功伟业,把文司宥渲染成了比花家爱拿戒尺的学堂先生更为阴暗的形象,让他在孩子眼里成了鬼见愁的模样了。 对此郡主赶紧把琳琅支开:“我同文……叔叔还有话要说,你先去厨房找你娘讨碗粥喝,就说是我让你喝的。” 琳琅赶紧听话地打算跑开。 “对了,琳琅!” 琳琅又听话地折回来。 “谢谢你的香囊,我很喜欢,我会一直带在身上的。” 3. “文叔叔?” 看着琳琅远去的背影,文司宥才颇具问责的意味看向了郡主,语气还带着一丝委屈,“郡主姐姐叫得,忱哥哥叫得;文某尚比内兄年幼些许,还请郡主讲讲,我是如何受得住文叔叔这一唤的?” “老奸巨猾,”郡主一字一顿地强调,尤其咬紧了这个“老”字,“叫文叔叔再合适不过了。” 文司宥轻笑着妥协了,不再争辩什么。只是转身走入亭内,与郡主一道并排坐下了。郡主此时正垂眼摸索着自己腰间的绳结,企图将香囊挂在身上,只是方才在外忙碌许久,两手兜了太多的寒风,指关节之间竟有些僵硬,连这般系结的功夫也显得笨拙。那头人看着,只是伸手帮忙将绳结给系上了,又不忘记戏谑地自嘲一句。 “这种差事,还是让‘老奸巨猾’的文某来做吧。” 冬日本是寒冽的,因此一切有温度的东西在此刻变得格外突出,比如话语间呼出的热气,以及有些发烫的耳廓——蹭着那边肩上垫着的貂毛,又痒又烫。郡主一抬眼,总觉得自己还是被对方给罩在身影之下了,配着香囊间缓缓散出的花香引得人发昏。到底还是脸皮子薄,语塞了许久,郡主才想起来自己想问什么。 “你什么时候到的南塘?越阳那边可都处理妥当了?” “宣京还需赴一场商会,还需花费些时日,我此番前来只是顺道,待会儿便要出发了。” “就算是顺道,怎么也不给花家递封信,要是知道你要来,我就......” “若是知道我要来,恐怕郡主就会老老实实地呆在房间里,绝不会去粥铺操劳甚久,被我抓个正着?” 郡主又是语塞了,却又听得出文司宥绝无半分责怪的意味,只是神色自若地在系好绳结之后,牵过她略冰的双手攥住了。男人的双手宽大而炙热,被包裹着有一种说不上来的暖。 “花家人亲自施粥本来就是规矩,若是家主不亲力亲为,南塘百姓又会怎么想?”郡主低声劝慰,“何况我自幼习武,身子骨本来就比一般人好得多,多做点也不会有事......你看,我现在不也好得很吗?” “早知如此,当初我万不该答应你留在南塘,”文司宥叹了气,“就该把你带去越阳,让你无事可做,成天除了吃就是睡。” “可你还是答应了啊,”郡主只是笑盈盈道,“你当初力排众议,顶着那群长辈的意见让我在南塘养胎,不还是顺着我的意思了吗?” “何况家里还有哥哥他们帮忙,我做几分,心中自有分寸。” 于是文司宥故作无奈地摊手,“既然夫人都开口了,我也不便多说。纵然我再想带你回越阳,你还是花家家主,是南国公,其次才是我文司宥的夫人。不过,文家在南塘的那些商铺,你可暂且放在一边,一切由我处理便好。” 只是他又单手抚上了郡主的腹部,喃喃着,“让这孩子在未出世之前接触些家族事务,倒也算得上是好事。” 这便是家主之间联姻最为不妥善之处,既是世家两边做不得取舍,那总需做好各在一方的准备——这缘由不知毁了多少姻缘,却也成就了不少夫妇,得了两家齐头并进的好。其中最为要紧的还是看心意是否相通,是否相互理解,是否愿意取舍与放手妥协。 郡主知晓再聊这些也无所收获,思索片刻只问:“你何时启程?” “再坐一会儿吧。” “好歹是腊八,不多留吗?” “路程来不及。”郡主只觉得肩膀一重,“夫人陪我坐一会儿,这就足够了。” 二人只是依偎在一处,都是苦于谋事而不善谈论情长的人,有时不言语而相靠,便足以胜过开口所需要的酝酿了。檐上铃铎又响,香囊的花香渐渐淡去,人搂在披风里,外面寒风再打也无所谓。 “文司宥?” “嗯。” “无事,叫你一声罢了。” 4. 说是片刻便走,可文会长这一靠,总好像靠出了天长地久。等到在南塘各家同文会旗下商铺视察的文司晏得信赶来,夜幕竟已经落了。文司晏驾着马车哈着气,扭头看着自家大哥与一众花家人话别——确切地说,只有大嫂一人而已。 “不要吝惜我带来的那些脂膏,现在天气干燥,身上尤其注意多涂,若是用完了,我派人再送来便是。” “商铺这些你也少去,有什么解决不了的就写信给我,等我回来再处理。” “临近年关,你千万保证身体,除夕前我会回来的。” 这交代一个接着一个的,郡主插不上话,只能不停地答应着,只是总觉得自己该补充什么,却一时间有些想不到了。只是看着眼前文司宥说完之后注视自己良久,总觉得在等什么,却又觉得等不到了,正与转身登上马车,郡主才有些慌乱地叫住他。 “等,等一下!” 拽住对方外衫的郡主耳廓不由得生得滚烫,似下定决心一般,她扭头望了望在身后站岗的花忱,躲避着眼神,颇为犹豫地开口: “那个......哥哥,你转过去一下。” 花忱佯装不懂,“转过去?我背后有什么东西吗?” “哥!” “行了,就你那点心思真当哥猜不到?我还是待在屋里吧!文会长,外面风大,别让小妹冻着了。” 花忱说罢就要往府里去,边走边叹着“女大不中留““胳膊肘一个劲儿往外拐”以及”自家白菜被拱得忘了兄长“。 郡主刚松一口气,扭头又瞧了瞧马车前头的文司晏,这文家老二倒是万分知趣地将脑袋撇向了一边——你看,今天的月亮好大好圆好耀眼哦...... 旁的人退避三舍,不是转身就是往屋里走,安静得只剩下两个人了。 “既已支开了旁人,难道夫人就不想,再说些什么吗?” 映入眼帘的是一双绛紫色的瞳仁,深色的眼眸下藏着星子,仿佛一切情感都深陷其中了。 “霁月先生,”她说。 这世上很多画面都值得去定格珍藏的。比如月上柳梢头,比如夜色将行人,比如面色绯红的妻攀上郎君的肩膀,缱绻而不失羞赧地在耳边附上一句“路上小心”。 文司宥淡然一笑,伸手抚了抚怀中人的头发,带着一丝温柔荷香,那是不同于冬日,只属于南塘的气息。北风也起,将这朵摇曳的荷花吹向自己,藏进怀里。 寒夜香无痕,荷风送齿来。
0
章节目录
默认卷集
【文郡】冬日送荷风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