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内容
原创
二创
补给站
站点导航
补给站
创作中心
活动中心
文澜德旧站
注册
登陆
【枫恒枫cb】命题人生
第一个人类
pendulum-
2024/12/14 20:19
大众
加载中……
> 丹恒始终记得那个不阴不晴的日子。那一日的天空微微有些发灰,厚重的云像绵羊成群结队走过上空。学生们在教室门口互相告别,踩着夕阳的光辉去往自己想去的地方。他自己也有一个目的地:黑夜完全降临前,他将抵达城市另一端的商城,参加朋友们发起的一场久违的聚会。 > 而在此之前,他需要先回家换套衣服。这是他独特的仪式感,也因此常常为人所称道。时间还早,他骑着车不慌不忙地穿过学校拱起的大门,径直拐弯进了一条鲜有人走的小路。这条路靠近城市的最边缘,在路口望去,能看见道路尽头高大的岗哨,还有红白栏杆阻隔住的那片一望无际、广袤辽远的——沙漠。 > 丹恒一直很好奇这座繁荣的城市为何会坐落在一片沙漠中。城市发展所需的水源从哪里来?它通过什么方式与外界产生联系?对此他一无所知,几乎整座城市的居民都一无所知——或许只有最初建立城市、设立岗哨的人才能知道。岗哨在自己的视野中越发高大起来,丹恒甚至感受到了从沙漠深处吹来的干燥的风。一个小男孩在街角踢动了脚边的足球,那球在空中划过一个完美的抛物线,翻越红白色的栏杆,一头扎进了黄沙之中。 > “啊——妈妈!”他小跑到街角站着的一位女人跟前,抱住她的手臂,有些沮丧地撅起了嘴,“我不小心把球踢飞了。” > 女人弯下腰,双手在他的脑袋上揉了两把。“没关系,妈妈到时候再给你买一个。” > 丹恒骑着车路过他们,根据方才所见默默推算着足球的落地点。最终他得出结论,球只是落在了离街道相当近的地方,只要穿过岗哨走上十几步就能到。然而由于“不可前往沙漠”的禁令,面对轻而易举的解决方案,人们也只能作罢而另寻他路。深重的疑虑在丹恒心中升起:只是在沙漠的最外缘停留片刻,也不行吗?他越想越是困惑,竟然当即掉转头,在岗哨旁停了车。 > 巨人般的岗哨矗立在沙漠边,夕阳刚好悬在它的尖顶上,像尖帽上的绒球。他一声不响地接近了栏杆,静悄悄地弯下了腰—— > “警告!不可前往沙漠!”骇人的警报声猝然响起,“否则将采取强制措施!” > 丹恒惊异地瞅了那陡然发声的岗哨一眼。纵然在新闻中、在他人的转述中听过无数遍,真正用自己的双耳听取这警报声时,他竟本能地发起抖来。他知道所谓的“对应手段”指的是什么,栏杆会突然通电,地底会刺出尖刀,试图用受电击和流血的危险吓走不知好歹的入侵者。丹恒不知道是否曾有人对此视若无睹,但他的试探必须到此为止了。夕阳已经离开了岗哨的尖顶,向着平直的地平线沉沉坠去,黑夜即将来临,届时月光会洒遍大地,也将每一颗沙砾都照得白光璨璨。于是他离开了岗哨,心中却仍旧盘桓着那无解的疑问。 > 他到了家,拉上了客厅的窗帘,转身上楼推开了卧室的门。刺眼的亮光迷了他的眼;阳光正好从长方形的落地窗中射入室内,照得满屋一片灿黄。不止如此,该时刻的阳光精妙的照射角度还让一部分光照在了一边的穿衣镜上,经过一重反射,让房间内的亮度又更上一层。他默默地打开相机拍了张照——毕竟这种需要缘分与运气的景象并不常有,就像你很难在一个月圆之夜同时看到漫天的耀眼繁星。他迅速换好了衣服,将脱下来的那些丢进了洗衣篮;随后他拉上窗帘、关好门,回到一楼重新骑上车,向着地铁站出发。 > > 商城算不上大,却足以容纳一段自由闲暇的时光。他在一楼看见一家新开的汉堡店,标牌用明黄、鲜红和深棕的色彩画着叠了一层又一层的肉饼和各式蔬菜。他停下脚步数了数,“招牌”那一栏下的汉堡已经达到了惊人的六层之厚。如此发展下去,丹恒丝毫不怀疑,很快就能出现七层、八层的汉堡,届时顾客首先思考的将不是它是否美味,而是自己要如何进食。汉堡层数增加的速度或将远远超过人类口腔容量进化的速度!丹恒忍不住扯了扯嘴角,为自己突如其来的荒诞想法感到有趣。 > 他上了二楼,看到进口处的电玩城人潮汹涌。穿着校服的少年少女挤在娃娃机前指点江山,服饰鲜丽的青年们在跳舞机上蹦得不亦乐乎。音游机器被拍打得震天响,昏暗隧道的深处传来小孩子的笑闹声和急躁短促的枪炮声。丹恒路过这些神情各异的人,在他们身上感受到了不分年龄的青春的气息。他自己很少有过这样的行为与体验;下次要来试一试吗?他微微摆了摆头,向着电梯直奔而去。 > 三楼有一家古朴的书店,丹恒无事可做时经常来这里坐上半天。此刻停留于此的人比他想象得要多,有人靠坐在书架边对着晦涩的典籍抓耳挠腮,有人落座于吧台漫不经心地搅着杯子里的咖啡,还有人站在角落里同穿着围裙的店员低声交谈…一切都是那么安静,像无风的湖面,只因自然的物理规律微微地起伏波动。丹恒在柜台边看到一本很有趣的书;书名叫《往镜中去》,封面画着无穷无尽的镜子,一个人对着自己的影子捶胸顿足地号哭。他静静地观赏了一会儿,抚摩着平滑的封皮,然后带着它到柜台结账,转身走出了书店。 > 他终于抵达了四楼,自己此行的终点。复杂的香气扑面而来;他从中能够分辨出浓郁的芝士,刺鼻的麻椒,清新的柠檬,咸香的咖喱…剩下的则不得而知。他一眼就看到了站在岔道口开怀大笑的女孩,短发随着她的动作时起时落,像舒展双翼的蝴蝶。 > “丹恒!在这里!”女孩也很快注意到了他,拼命地招手。“大家都基本到齐啦,快进去吧。今天□□、□□、□□都来了。” > 丹恒惊讶地瞪大了眼。“千载难逢的机会!咱们这些老朋友平时很难聚到一起的,今天一定要敞开了吃,争取尽兴而归!” > 店内热闹得像节日的集市,到处都是翻滚着热气的火锅、觥筹交错的脆响和挂着笑容的脸。花窗围成的隔间里,那些许久不见的朋友们朝丹恒热情地招呼着。“好久不见,丹恒!”他们推着丹恒入座,有人帮他沏了一杯茶,笑盈盈地端到他面前。 > 丹恒忽然感觉眼角有些发酸。他凝望着他亲爱的朋友们,有人的脸已经脱了稚嫩,有人的脸仿佛从未变化,有人的脸则像时光倒流一般显出从未有过的神气…为何时间拥有如此变化多端的魔力?他想起他们曾经是多么亲密无间,像这样的筵席他们又经历了多少回!街道上的人来来往往,每天都有新生、有相逢、有离别、有死亡,像他们这样时隔多年还能再次团聚的机会又能有几次?他感到自己幸运,比傍晚得见阳光刚好照进镜面时更加幸运,仿佛逃脱了人世法则的掌控,呼唤友谊,友谊便出现在自己的身边;呼唤时间,时间就听从差遣。他由衷地希望今晚的时间能走得慢一些,好让他们举杯畅饮,让他们心怀感慨地叙旧,讲一讲分别后的见识与趣闻。 > “我感觉所里的氛围也就那样,要是摊上不好的组,气氛还不如学校呢。”一个男生将杯子举在唇边,煞有介事地叙述着,“我听说有个老师…叫什么来着?噢,叫□□,□老师。丹恒应该听说过。听说他在组里…” > 所有人都倾着身子认真地听着,时而小声惊呼,时而左顾右盼:“真的吗?真有这回事吗?” > “你呢,□□?你也来讲讲你的事呗。” > 女孩露齿一笑:“还能怎样,工作后的生活不就是那样吗——家、工作单位两点一线,只有休假的时候才能出去转转。” > “城市管理局的待遇如何?” > 丹恒顿时恢复了记忆。这个长他一岁的女孩正在城市管理局工作——他想起黄昏下的岗哨,想起掩埋了小男孩的足球的沙漠,想起那刺耳的警报声,但他没有开口。他装作若无其事地喝了口水,将疑问按回了肚子里。 > “还不错,毕竟上班时间比其他地方长得多呢,要是待遇再不提高,可有点说不过去了。” > 一声呼唤打断了众人的交谈。服务员推着小车走上前来,一盘盘菜被端上了桌。短发的女孩伸手朝众人压了压:“好好好,菜都上来了,我们边吃边说。等水烧开的当,我们来碰个杯吧!” > 于是所有人都站了起来,手中端着装有茶水的透明玻璃杯。“以前讲究用酒下菜,也用酒交流感情。今天我们就以茶代酒,希望大家都能尽兴!干杯!” > 数十个杯子碰到了一起,发出风铃般的响声。丹恒注视着自己的杯子,水面还在因刚刚的震动欣喜地摇晃着,模糊的影子倒映在其中,也随着水面一同摆动。袅袅白雾升了起来,长长的竹筷不断地伸入锅中、又从中取出。无穷的幸福淹没了他;此刻他不再想起干涩的黄沙和不知所踪的足球,因为更值得牵挂的事就在眼前。 > > 走出地铁站时丹恒才发现,就在自己沉浸于和朋友重逢的喜悦中时,外面下了一场突如其来的雨。意外的降雨洗刷了整座城市,让空气变得清新湿润,霓虹灯的色彩也变得更加鲜亮。汽车驶过浅浅的水潭,灯光在水面上一闪而过,无规则的形状让丹恒想起因浸了水而晕开的颜料。红绿灯在街对面闪烁,有人提着未干的伞在斑马线上狂奔,终于在红灯亮起前来到了街道的这一侧。丹恒听见那人大口地喘气,拍着胸口对自己同样气喘吁吁的同伴大声道:“好险好险!差一点就赶不上了!” > 毫无疑问,他自己只能走下一趟的绿灯,好到对面去取他的自行车。红色的小人笔直地站在方框内,和街边或悠闲或不耐烦的行人一起等待着。这或许是最为众生平等的时刻,和传说中的世界末日拥有同样的效力;没有人可以反抗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除非你愿意付出可能的生命的代价。丹恒又想起了沙漠和足球,它们仿佛已经成了脑海里的钢印,无论如何都磨灭不去。如果冲破了岗哨的限制去往沙漠中——哪怕只是在几步之遥的黄沙中站立片刻——会发生什么呢?丹恒确信这种做法本身不会有生命危险,那么城市管理局为何严令禁止?他感觉自己已经困在了这个疑问中,就像被困进了一个找不到出口的迷宫。谁来为他解答?谁又有资格为他解答? > 夜色实在是令人感到疲倦,理不清的思绪又更增添了一份无奈。丹恒感觉自己度过了极其漫长的时间,反应过来时又像只过了一瞬。好在红绿灯终于闪烁起来,有心急的人已经率先跑到路口,焦急地东张西望。红灯熄灭了,绿色的小人开始原地踏步,街道两侧的行人交换位置,奔向彼此的目的地。丹恒发现斑马线上也有许多小水潭,被人一踩就会溅起水花。他尽量避着它们,穿行于并不算拥挤的人群中,和他们一同朝对面而去。 > 路过街中心最大的水潭时,丹恒不经意地向里头瞄了一眼。在这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他都为当时看了那么一眼后悔不已,但同时又深深地感到庆幸。因果就是如此神奇的东西;某个随意的行为会深刻地影响你未来的路,甚至会篡改你的结局。如果不是看了那一眼,丹恒大概到死都不会明白那片沙漠的秘密,更不会明白命运的强大和生命的真谛。 > 他看见了什么呢?一双脚,一双人类的脚,倒悬在地面之下,随着水的波纹扭动,看上去是谁人站立其上时的倒影。然而问题的关键正在此处,那个水潭里并没有站人,甚至从未有人经过——没人希望被溅起的水花沾湿裤脚。于是此刻,怪异的奇观出现在丹恒面前:一个无主的影子映现于水中,或许正等待着像他这样的倒霉蛋发现它的存在,然后…然后会发生什么? > 其实丹恒是不信世上有鬼的,那些来去无踪的神秘魅影可能只是某种奇特的生命体,而人类尚未完全认识它们,便为它们强加了许多无厘头的恐怖传说。然而就算不是鬼,它们的不可知性也依旧是事实,这份事实必然会将恐慌的情绪播撒在人心的沃土之上,丹恒自然也不例外。他盯着那双岿然不动的脚,感觉自己脊柱发麻、头皮发紧,额前也慢慢沁出冷汗。但是好奇心胜过了恐惧,就像好奇心也曾在与岗哨警告的对局中短暂地赢了一回。他退回到水潭边,探着头向水潭中心望去,试图看清那双脚之上——或者按照他所在的方位来说,那双脚之下——长着何人的身体和面孔。 > 可还没等到他看清楚,更恐怖的事情发生了。那双脚像是意识到他的靠近,先前朝向另一端的脚尖忽地转向,径直对准了正在缓慢靠近的丹恒。 > 丹恒感觉自己的血都不会流了。巨大的惊骇击倒了他,推着他踉跄着向后退去。那双脚转过来之后就不再移动,像是在欣赏丹恒的窘态,又像是在等待一出更精彩的好戏。然而丹恒只觉得那朝向自己的脚尖像两把刀,被无形的手紧紧握着,迫近他的心脏,等待着可以毫无保留地扎进去的机会…他用力地呼吸,拼命地后退,彷徨失措地扫视着四周,努力寻找着一个可供逃亡的出口。 > 就在他发现异常到心生恐惧的这段时间内,绿灯悄无声息地熄灭了。红灯已经亮起,可他依旧停留在马路中心,因潭中的异象而无法迈开步伐。车辆的长队重新开始流动,尖锐的鸣笛声将他拉回现实;他看见一盏巨大的车灯在眼前浮现,眩目的白光就像太阳毁灭时迸射出的生命最后的耀辉—— > 时间在那一刻突然静止了。丹恒听见不远处有人在尖叫,然而他的动作变得无比迟缓,连转动头颅都难以做到。眼前的一切都开始错位,汽车沉入地底,高楼升上天空,路灯像翻页的广告牌那般转动起来,遮蔽视野的灯光碎裂成等大的色块,扑簌簌地掉在地上。左肩传来一阵巨大的冲击力,一瞬间几乎要将他掀飞。等他终于找回自己的神志,他发现自己正无力地坐在路边,素不相识的人们将他围起,脸上露出惊讶与担忧的神色。 > “诶,小伙子!”一个中年男人摇晃着丹恒的肩膀,“能回过神来吗?” > 丹恒的视线在他布着皱纹的脸上聚焦。绿灯再次亮起,街口的行人与车流进入下一个走走停停的循环;他挣扎着爬起来,冲出拥挤的人群,在方才的水潭边刹住脚步。那双脚已经消失了;只有一片苍白的灯光沉在水底,被水波扭曲成无规则的形状。 > > 丹恒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家的。他完全失去了这之间的记忆,只在瘫坐到床上后才恍然惊觉,像窒息许久的人再次呼吸到新鲜的空气那般惊惶。真是一件怪事!水里倒映出了人类的双脚,那双脚还会转动,还会朝向自己!他竭尽全力地吸气、呼气,像是要借这种行为证明自己还活着。他渐渐感到房间里憋闷得慌,于是打开了落地窗,让雨后的清风灌入室内,吹动沉默的窗帘。接着他去桌上拿起杯子,出门接了一杯热水。 > 回到房间时,那白色的窗帘依旧在飘动,被窗外的风吸出去、推回来,像一对巨大的翅膀。一旁的穿衣镜也尽职尽责地倒映出窗帘的动作,于是一对翅膀变成了两对,整个房间仿佛被包裹在柔软的羽翼中。丹恒感到来之不易的安心,他挪了挪身位,试图更好地从镜中观察这场沉静的舞蹈—— > 可他却看见在镜中的窗前,一个男人正倚着窗框,双臂抱起,目不转睛地凝视着自己。 > 丹恒吓得魂飞魄散,手中的杯子怦然坠地,骨碌碌地滚到了墙角。他立马看向真正的窗户,可那里除了翩飞不休的白色窗帘什么都没有,更别提其他人了。丹恒哆嗦着摸到桌角,借它支撑起自己摇摇欲坠的身体,咬着牙再次向镜子中望去—— > 男人已经消失了。空洞的黑夜在窗帘的缝隙里时隐时现,凉得有些刺骨的晚风由外而入,在他的身上吹起了一片鸡皮疙瘩。 > 丹恒竭力想让自己相信这一切的一切都是虚妄的幻觉,但他还是无法欺骗自己的眼睛。他百分百地确信自己在镜中看到了一个身形明确的陌生人,而这个人并未在现实中出现。他转而想起在失去记忆之前,自己看到的水潭与人类的双足——同样是可以倒映景象的事物,同样是与现实错位的影子;它们是否来自同一种生命,又或是其千变万化的分身? > 丹恒是不信世上有鬼的,因此在当下惊恐之余,他感受到一种深沉的敬畏。他认为一个难以被认识的秘密正在眼前展开,自己或许是绝无仅有的第一个见证者,又或许只是被秘密选中的万千适格者的其中之一。对此他该做些什么?他要如何将这个秘密揣在心里,如何带着它面对未来? > 他有些迷茫,斜靠在桌边的身体缓缓伸直。温热的体感漫到他的脚背上,他这才惊觉已经将泼了一地的热水晾在那里许久。还是先将这些水渍清理干净吧——所以他又一次离开了房间,去寻找清理所需的工具。 > > 明明只是离开了片刻,可再次回到这片熟悉的傍身地时,丹枫还是产生了恍如隔世之感。他盯着闪光的指示灯,颇为不耐烦地伸手将它关掉。然后他起身走向窗边,扒着窗台向远方望去。 > 他看见一颗红色的巨星,张牙舞爪地朝空中抛射火焰,极强的热量横跨如此遥远的距离还能让他感受到春日般的温暖。古人看见星星迸现红光,便认为这是上天的旨意,预示着一个贵人的死亡、一个王朝的衰颓,又或者是一个时代的破灭;而现在的人觉得它司空见惯,甚至将它视作转瞬即逝的美景。对自己而言,这颗红巨星又象征着什么呢?是冰冷的死兆,还是宇宙的福泽? > 他自嘲地笑笑,扭头望向另一侧。那里什么都没有——没有红巨星,没有星尘,没有肉眼可见的小行星带,只有一片黑暗,死气沉沉的黑暗。这里是大名鼎鼎的牧夫座大空洞,永无尽头的死亡是它传播甚广的花名。所有被抛入其中的东西都无法再回来,无论是金钱、宝石、美丽的容颜还是仅有一次的生命都难以逃脱,甚至丢进去都听不见个响;因为在那黑暗深处有着无形的獠牙和长着倒刺的长舌,它们最爱吞吃脆弱的行星和冒失的彗星,其次是有罪之人的骨肉和鲜血。他听说有人曾试图窃取星际管理总局的机密,最后被判处死刑,从绞刑架上下来后再丢进空洞,为那些名字和身份早已不可知的、或有机或无机的生命陪葬;还有人意图将被当局看上的丰沃行星法图尔占为己有,他的下场就更惨了。丹枫努力地回忆着,那人似乎是被活着抛进了空洞,最后连究竟是怎么死的都不知道。这件事在民众间掀起了畏怖的浪潮,自此之后,几乎再没有人敢生出僭越的想法,更没有人敢骑在管理局头上做出这种大逆不道的事。 > 或许他自己除外。丹枫有些讽刺地想,他的存在就是对当局最大的不敬。他就像一个覆灭时代的遗留问题,只是因为运气太好才避过大多数人的耳目,磕磕绊绊地活到了今天。在这件事上,他说不清当局的做法到底对不对——也许是对的,毕竟自己只要活着就是一颗定时炸弹;但也有可能不对,因为他其实什么都没做,甚至真要细细算来,他自己也是可怜的受害者。然而无论如何,命运就是如此——可是去他的命运!凭什么命运就该是这种惹人生厌的模样?——他现在只能坐在这里,等着一个公转周期结束之后迎来自己的结局。这段时间说长也不长,但说短也不短;他可以用它做许多事,比如冥想,比如放开喉咙唱歌——反正这里隔音很好,不用担心吵到隔壁和隔壁的隔壁——又比如落实他构思多年的试验,那个借了无限镜像的名字和莫比乌斯环的蕴意的伟大的试验。 > 这个试验是完全透明的,一举一动都在当局的监控之下。好在他们只把它当做丹枫自娱自乐的儿戏,从来没有加以干涉,丹枫这才能顺利地进行到当前的这一步,观察到一种从未设想过的发展。就像镜子能照出一个人的千张面孔,却也可能忽略最为特殊的一张;而现在丹枫自认为找到了这“最为特殊的一张”。他体会到空前的期待,即便黑夜就要降临,他也依旧感到太阳即将升起。 >
上一章
下一章
0
章节目录
上一章
下一章
默认卷集
序:1→+∞
第一个人类
第二条岔道
第三面镜子
终:+∞→0
留言
加载中……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