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内容
原创
二创
补给站
站点导航
补给站
创作中心
活动中心
文澜德旧站
注册
登陆
【宽辛】九万字
九
桃花青团
2024/12/24 10:32
大众
加载中……
本章有前篇《如晦》重要情节提及。写给没看过《如晦》以及记性不好的(某)人:在《如晦》第九章敌人将王宽引去灵感塔并引爆炸药炸毁木塔,元仲辛以为王宽死在里面了,绝望之下终于明白了自己的心意。 本章BGM:曾淑勤《客途秋恨》(虽然我写的是冬天人家唱的是秋天,但是看完这一章再看歌词可能可以理解……) 5311 被冰水泼醒的石有瑕交出了解药,围在府衙的兵将也愿意遵从王宽的调遣。于是商议之下,诸将有条不紊地退走,再按定好的计划奔赴前线作战去了。 时限一过,元仲辛彻底支撑不住。所幸府衙的书房有一张卧榻,王宽将他安顿好,又着韦原取来被褥和炭盆,很快这里就成了临时的养病之所。 “韦兄弟,方才多谢你。”柳如丝指的是韦原及时阻止了她自残的事情。 韦原不好意思地笑笑:“别客气,不瞒你说啊,我以前也干过差不多的事儿,所以才能反应这么快。但是话说回来,还是要珍惜生命啊!只要活着,一切就都有希望。” 他说话难得有这么正经的时候,说完就想到元仲辛,不禁收了声看过去,只见王宽正侧坐在卧榻边,满面忧色。 “劳烦柳大夫了,他现在怎么样?” “毒入心脉,若是能挺过今夜,那便没事,不然……”柳如丝摇了摇头,“抱歉,是我医术不精。” 王宽深吸一口气,尽量温和地回道:“柳大夫哪里话,若不是你劝服了石有瑕,我们也拿不到解药。” 他遇事总是先想着安慰别人,但他心里清楚,若是挺不过去,那他们就只剩今晚了。 “衙内,稍后项姑娘便会带人折返,薛映夜间也会回来。边关战事,就劳你操心了。若有需要,再随时来找我。” 韦原认识了王宽这么久,还是第一次见他对自己如此郑重,赶紧摆了摆手:“见外了不是?包在我身上!你……你好好照顾他吧。” 说罢又走到榻前:“元仲辛,等你好了我们回开封喝酒。你可要挺住啊,不然我们埋在老薛家那几坛竹叶青可就都是我的了。” 元仲辛一脸嫌弃地看了看他,又疲累地闭上眼:“放心好了,人家都说……祸害遗千年嘛!” 韦原没再说话,与柳如丝一同退出了房间,顷刻间,屋里就只剩下元仲辛与王宽,静得能听见两个人交叠的呼吸声。 “对不起啊,我食言了。”元仲辛说话的声音很轻,也很慢。 “不是真心道歉就免了吧。”王宽俯身给他掖被角,无奈道,“我早该料到的。” 他阻止不了元仲辛替他挡箭,也没办法让人在病床上好好呆着——或许并非毫无办法,但王宽自知无法枉顾元仲辛的意愿做出任何事情…… “唉,就说太熟……不好搞……”元仲辛睁开眼,正撞进王宽一双深眸里,“还是有点后悔。” 王宽默然不语,目光在他脸上流转,眼中是叫人望不尽的哀戚之色。 “我本想着,也让你体会一下,当初我以为你在塔里被炸死了的心情……可事到如今,看见你这副模样,我后悔了。” “我哪副模样?”王宽哑着声问。 元仲辛伸手抚上他脸颊,拇指在他眼角轻轻摩挲:“你这失魂落魄的……哪还有半点麒麟子的样子。” 他性子跳脱又狡猾,鲜有这般乖顺的时候。王宽却心痛得说不出话来,只是轻轻地摇头,眼泪顺着长长的睫毛滴落在元仲辛脸上,又抚过他面颊,消失在枕间。 “你别哭啊,我还没死呢。”元仲辛笑了笑,任由王宽指尖轻柔地沿着方才的泪痕擦过他的脸,又道,“你去……给我拿纸笔来,我要写东西。” 王宽照他吩咐取来纸笔,又将他扶起来,在被褥上垫了几本书,好让他写字。 元仲辛吃力地握着笔,写写停停,像是用尽了力气,最后在落款处签了名,递到王宽眼皮底下:“给你的。” 王宽接过低头一看,只见上面写着: 具位姓元,名仲辛, 右某伏承。 今谨以王氏子宽与某议亲, 言念蠲豆笾之荐, …… 敬致微诚,愿闻嘉命。 伏惟 台慈 特赐 鉴察 这竟是一封婚书。 他心头巨震,不可置信地看向元仲辛。 “元元……” “时间有限,就不过草帖了。按我朝律法,交换了定帖,这婚约就算正式成立了……你快点回我一封!”元仲辛做出一副凶巴巴的模样,但他连说话都提不起气来,这副样子反倒像只故作凶恶的小猫。 王宽抿了抿唇,小心翼翼地将婚书折好收进怀里,又将元仲辛手中的笔抽走搁在一边:“你先好好休息。等明早你醒了,就能看到我回给你的婚书。” “你现在回给我不行吗?莫非……你不愿意?”元仲辛扯住他袖子瞪他。 王宽一把握住他的手,与他额头相抵:“就这么想跟我拴在一起?” “嗯。想把你拴得牢牢的,就算死了都不离开你……”元仲辛缓慢地眨了下眼睛,“你知道,从前我心中最牵挂、最放不下的人是我哥……” “嗯,我知道。” “现在是你了。” “为什么……” 王宽很意外,苦涩的心中涌上一丝甜意。 “你说情愿陪我埋骨边关……不用这么麻烦。百年之后,你葬在哪里,我就陪你葬在哪里。我不要你再屈就我,也不要你排在谁后面。我要把你放在第一位。” 就像你对我一样。 “你……”王宽从未想过会听见元仲辛这样的剖白。他清楚元伯鳍在元仲辛心中的分量,也绝不敢说自己没有丝毫芥蒂。他太清楚自己的占有欲,不过是秉承原则铁了心做君子。但元仲辛今日这番肺腑之言,却解了他的咒。 “你别得意啊,我这可不是让你白赚的……”元仲辛那一双桃花眼如今因伤失了神采,却仍能教王宽看出他心中正打着小算盘,“你和我定了亲就不能娶别人了,你爹给你安排的那些大家闺秀啊什么的,想都别想……我会让所有人知道,你是我元仲辛的人。就算我先走一步,也会在奈何桥边等着你。” “好……”王宽在他唇上印上一吻,“我什么都答应你,只求你赶快好起来。” “嗯。王宽,我好困……我先睡一觉,等我起来你一定要把婚书回给我……”元仲辛做完了这些事,心中一块大石落地,很快便陷入了沉睡。 榻上的人呼吸渐渐变得绵长平稳,王宽恋恋不舍地离开,起身走到桌前。当他提笔想要写下自己的那份婚书时,才发现自己的手已经颤得写不了字。 他盼想过的东西此刻就安置在他怀中,无法宣之于口的疑问也都有了答案,可偏偏这结果,只能等老天爷来宣判。 直到此刻夜深人静,他独自一人面对自己的心,才终于敢放任心底的恐惧疯狂滋长,铺天盖地将他淹没。 他心知自己每一次的忧惧与无助都与元仲辛有关。但没有一次——没有一次像今天这般令他心胆俱裂。 或许正应了元仲辛的那句话,这是要把当初在灵感塔前欠他的都还回去。 可是元仲辛……你能不能,能不能就也……只是吓一吓我就好? 王宽看向榻上元仲辛苍白的脸和没有血色的唇,心中一遍又一遍祈求着,直到视线被泪水模糊,他又告诫自己不可以放弃希望,于是收住了泪回转视线,这才发觉悬停的笔尖早就干了,大滴的墨团在纸上洇开,与无声滚落的泪滴混在一起,如他心头滴落的血。 他不由自嘲地笑了笑,将写坏的纸揉成一团。 练了十几年的字也从未像现在这般窘迫,等元仲辛醒过来,定会笑话他吧? 不知重写了多少遍,王宽终于完成了婚书,珍而重之地折好塞进元仲辛怀里,又再一次替他掖好被角,最后静静在床边坐下,像过去无数次守着受伤的他那样,焦灼、心疼……千回百转,最终都化为更深沉的爱意。 *** 元仲辛觉得自己好像回到了秘阁。 不是现在的秘阁,而是两年前的秘阁。他看见刘生和帝江在湖边对招,知道这两个人对自己都没什么好印象,也不去自讨没趣,径直走了。 走着走着,他又看见了陈工。 “你不是应该去枢密院吗?怎么在这儿?” “元仲辛,这话该问你才对啊。你怎么在这儿?”陈工乍见元仲辛,一副吓了一跳的样子。 “那我应该在哪儿?”元仲辛不解,可他只犹豫了片刻,面前景象一转,他已经站在掌院的院子里,隔着窗看见陆观年和韩断章正在下棋。 他隐约记起自己有什么没想明白的事情,三步并作两步,想上前找陆观年问个究竟。陆观年看见他却不像陈工那般惊讶,只捻了捻胡须对元仲辛道:“一年期限已过,元仲辛,你不该留在这里。” 为什么?为什么都赶我走? 元仲辛抬脚跨进门内,刚要追问,却发现自己置身于一间无比熟悉的破茅草屋。那是他进元家之前与娘亲相依为命的地方,他下意识屏住了呼吸。 只见一个穿着粗布青衣的妇人正背对着他在砧板上剁着什么,听见他的脚步声,那妇人头也不回地道:“回来了?快去坐着,饭菜一会儿就能上桌了。” “娘……?”他试探地叫了一声。 “哎。”妇人回过头来,那与元仲辛肖似的眉眼有历经沧桑的痕迹,与他记忆中别无二致。 “娘……”瞬间泪盈于睫,他上前抱住了妇人,将头埋在她肩上,“我好想你。” “说什么傻话呢,”妇人拍了拍他的背叹了口气,“你长高了,娘再也没法把你抱起来了。” 元仲辛摇了摇头,还待再说些什么,忽然听见有人叫他的名字—— “仲辛。” “哥?你怎么来了?”元仲辛扭头便瞧见元伯鳍站在通往里进的门口。 “我在等你。”元伯鳍走上前拍了拍他的肩,“也是能独当一面的男子汉了,怎么还哭鼻子?” “我……”元仲辛不好意思地擦了擦眼角。 “嗯,是哥没照顾好你。”元伯鳍仔细端详着弟弟,歉然道,“我不能在你身边,你要好好照顾自己,别总操心我的事。” 元仲辛一听这话就急了:“为什么?你又要去哪里?为什么不能留在我身边?” 元伯鳍看了看窗外天色道,“不是我要去哪里,而是你该走了。” “走?我才刚到,为何要走?” 就连这里,我也不能留下来了吗? 元仲辛不解,却隐约觉得心中某处空落落的。 元伯鳍像是能听见他内心的想法,笑着摸了摸他的头:“你不属于这里。去吧,去你该去的地方。” 说罢,元伯鳍推着他去往自己来时的那个门。 元仲辛狐疑地掀开帘子,发现天色竟已擦黑,面前是一条通幽曲径。 他犹豫着向前走了两步,再回头时身后已是一团混沌,秘阁、草屋、大哥和娘亲全都消失不见了。混沌中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将他的意识一丝丝地抽走。有那么一瞬间,他感觉自己就要迷失在这混沌中了。但是前方,就在前方,仿佛有一股力量,在牵引着他,催促着他。 他被那不可言说的力量引导着,穿过幽径,推开栅门,走进了一个院子。草屋竹林之间,一个锦衣公子背对着他笔直地站着,正抬头望着天边一轮明月。 “你是谁?” 那人闻声转过身来,嘴角噙着笑意,目不转睛地看着他:“我是王宽。” 元仲辛惊立在原地,有什么从心底被唤醒。 王宽。 他脑海中涌入了无数的声音,仔细分辨,都是他在用各种各样的语气叫着这个名字。有调侃的,有埋怨的,有耍赖的,还有他自己都形容不上来的…… 恍惚间他向前走了两步:“你在这里做什么?” “元仲辛,我来接你回家。”那人向他伸出手,目光专注而温柔。 这句话瞬间击中了他的心。 回家,是失去至亲时他以为从此无缘的字眼;是午夜梦回时他偷偷渴盼过的生活;是遇见这个人之后他终于找到的答案—— 他是一缕漂泊无定的风,而面前的人就是他一生的归处。 再无犹豫,他伸手搭在那人的掌心。 一时间天地归元,万物复苏,生机再现。 *** 元仲辛醒来的时候天刚蒙蒙亮。王宽正伏在床边,人是睡着了,可一只手仍与他十指相扣,掌心相贴。他不忍心叫醒王宽,就只是定定地望着那人的睡颜。 活着真好啊,元仲辛在心里对自己说道,至少还可以再见到他。 大概是视线落在脸上的时间太久,王宽察觉到了异状,睁开眼来,正与元仲辛四目相对。 求生欲让元仲辛瞬间意识到王宽一定会追究他乱来的事情,于是他立刻先发制人:“王宽,我饿了。” 王宽从巨大的喜悦里回过神来,赶忙站起身:“我去叫柳大夫,等会儿给你弄吃的。”说罢转身出了门,跨过门槛的时候甚至差点摔了一跤。 元仲辛一边为躲过一时的说教长舒了一口气,一边心满意足地看着王宽显露出鲜有的慌张,只觉得这人比他认知里还要更可爱万分。 眼见王宽消失在他的视野中,他忽然福至心灵地伸手探入怀中,果然就摸到一张薄薄的纸,心下一喜,连忙小心翼翼地取出,展开一看,正是王宽写给他的婚书。 王宽字如其人,挺拔有力,刚直坚韧。但他却能想象王宽写下这些字句的时候目光是何等柔情似水,为自己没能亲眼见到那样的情形而暗暗感到遗憾。不过没关系——元仲辛又喜滋滋地想——正所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未来的日子还长,他不会错过太多的。 *** 这场仗时间不长,却从庆历七年的年尾一直打到了庆历八年的年初。众人在边关过了一个并不太平的元旦,到了正月初二,李元昊突然驾崩,夏军也全数撤退。战事一结束,王宽与元仲辛就去了祁川寨。 “王宽,趁我不在你是不是又跟我哥告状了?”祭拜完陆观年和元伯鳍,元仲辛送走了同来的故人们,又回到了坟冢前。 王宽站着没动,很认真地回答:“我在向大哥道谢。” 元仲辛走上前,与他并肩而立:“谢他什么?” “谢谢他愿意把你交给我。” “你怎么知道他愿意?以我哥的性子,说不定他只想打断你的腿。” “他在梦里告诉我的。” 梦里啊…… 元仲辛侧头看了一眼身边的人,想问问那天夜里他是不是入了梦来接自己,又觉得这问题实在太傻了,于是笑着摇摇头,握住了王宽的手。 对不住啦哥,他在心里默念,但你会为我高兴的,对不对? *** 王宽向泾原路安抚使借了些人手,一路押解了蔡见贤与石有瑕,并卢冲的棺椁一同进京,随行的还有柳如丝、项晚儿及项平。因为人数众多,又兹事体大,不能像来时那般疾行,等他们到了开封,已经又过了十日。 王宽先去见赵简述职,谁料赵简一见他就露出了奇怪的表情。 “可是有什么不妥?”王宽被她看得有些发怵,只能开口询问。 “王宽……先斩后奏,你果真说到做到!”赵简朝他竖起拇指。 “你在说什么?”王宽露出困惑的表情。 赵简眼珠一转,恍然大悟:“对啊,你不会撒谎,那这事儿定然是元仲辛干的了,他竟愿意为你做到这份上了,恭喜恭喜!” 话说一半,她猛然省起王宽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于是好心提醒道:“如今京中盛传你在边关遇险,被一位元姓小娘子所救,人家还看顾了你三天三夜,你说救命之恩无以为报定要娶她为……妻……” 话说到最后两个字赵简突然慢了下来,目光越过王宽看向了屋门口。王宽随着赵简的视线看过去,正瞧见元仲辛悠闲地溜达了过来。 元仲辛一抬眼就看到这两尊大佛齐齐盯着他,心中升起不好的预感,连退了两步:“呃……打扰你们谈事情了?那我先告辞。”说罢转头就要开溜。 “元仲辛。”王宽的声音听不出喜怒,却像一道咒语,赫然将要逃跑的人定住。 元仲辛不敢再向前,回过头来讨好地笑笑:“哎!什么事?” “救命之恩?无以为报?非卿不娶?”王宽的嘴里每蹦出一个词,就向前逼近一步。 元仲辛被他迫至走廊的围栏边,只得后仰着上身看他:“干嘛?我说过的!我要让所有人知道,你是我元仲辛的人,你、你当时可是说了什么都答应我的!” 元小狐狸越想越觉得自己有理,不禁有了几分底气,正要直起身推开面前的人,却冷不防被人握住了手腕。 “既是如此,就烦请元小娘子随我回去议婚吧?”王宽不等他点头,就转头对着堂屋扬声道,“掌院恕罪,下官有一些家事要处理,先行告退了。” 赵简早就不耐烦这两个人在自己面前腻歪,赶紧挥了挥手:“滚吧滚吧。” 元仲辛被王宽一路牵着出了秘阁,走在熙熙攘攘的街上,回想起当年太学之时两人并肩走在开封的时候,还未曾靠得这样近,不由心生感慨—— 还是现在这样好啊。 正月里的开封人来人往十分热闹,他二人在大氅宽袖之下十指相扣也无人在意。王宽带着他拐到一条小街上,在一间店铺前停下,元仲辛不解:“怎么还逛起裁缝铺子来了?” 王宽上下打量了元仲辛一遍,唇角勾起一抹笑意:“择日不如撞日,我们这就进去量个尺寸,订做一下吉服吧。” “你认真的?”元仲辛吓了一跳,这才反应过来王宽方才在秘阁说的可不是托辞——毕竟这人从不撒谎。但他还是要垂死挣扎一下:“这事儿可不好张罗得人尽皆知吧?” “不是你说要让所有人都知道吗?就从这里开始好了。”王宽拉着他就要跨进店门,又被他双手抱住胳膊死赖着不肯向前一步。 王宽好整以暇地拍了拍他的手安抚道:“放心,这里是衙内的产业,秘阁的铺子。” 原来早有预谋。 元仲辛撇撇嘴,以退为进:“我看你这就是生我的气,伺机报复!” “我为什么要生你气?”王宽面上笑意不减,看向元仲辛的目光里满是无奈,但还是由着他耍性子。 “人家都说,王家麒麟子本可以配一门门当户对的好亲事,可惜啊可惜……”元仲辛一边摇头晃脑地学着那些爱嚼舌根的茶馆路人一边拿眼去偷看王宽。 王宽见惯了元仲辛装模作样,也不戳穿,反而手上使力将他带向自己,欣然道:“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我心目中的好亲事,只有这一门。” 此生有你相伴,我别无所求。 -完- 注: 1.元仲辛写的婚书参考了南宋的定帖婚书格式,做了些修改,中间省略了两三句。 2.宋时的元旦就是现在的农历春节。 3.《如晦》和《黍离》的时间线请参见我附在合集里的时间表。 完结撒花。以下是关于本故事(主要是本章)的一些总结,字多警告请酌情阅读。 在四月最初的设想里,元仲辛重伤写婚书+做梦+有关王宽婚事的传言是定好的结局。所以不论过程怎么改,结局是一直都没有太大变化的。或者说我写了四万字的《黍离》大半就是为了写这一章。 先说写婚书这段,为什么元仲辛知道自己有可能就要死了,却还坚持要王宽和他交换定帖,而不是放王宽自由,希望他还能找到幸福。因为元仲辛知道王宽根本不会。他如果死了,王宽一定生不如死。他想让王宽幸福,唯一要做的事就是告诉他,他没有爱错自己,他所有的爱自己都感受到了,而自己也愿意全身心去爱他,为他放弃自由,为他甘愿去面对一切麻烦——就算这些都没机会实现了。所以写婚书是告诉王宽,我生前身后都许给你了。这样王宽才会为了不辜负他而带着回忆好好活下去。这是一层意思。 还有一层则是拥有与被拥有的关系。这里元仲辛说“我会让所有人知道,你是我元仲辛的人”。那天我看一篇介绍美剧的帖子里说“男人在爱中追求的是拥有,而女人追求的是被爱”,我觉得这个角度很有意思,或许可以用来解释cp里的攻受关系,可能也是一对cp的AB和BA给人观感差异很大的原因之一。我不是说绝对如此,只是提供一个视角和思路。在《如晦》里我写王宽对元仲辛的感情是,就算他不爱自己,也会一直守着他,做他的朋友手足,总在他需要时出现。王宽会主动争取的是留在元仲辛身边,陪着他,即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了“拥有”,而不是让他爱上自己。但元仲辛不一样,他更想要王宽爱他,所以他以为王宽要离开的时候所做的不是想办法留住他,而是孤注一掷和他一夜缠绵。这样至少在以后无数个日夜里,他可以幻想那一晚王宽是爱他的。但是在《黍离》里,我尝试着对他们的关系进行了倒置。元仲辛写下婚书是为了永远地拥有这一段关系,这一个人,而王宽索求的则是爱,所以我写他“不敢说自己没有丝毫芥蒂”,在他内心隐秘的角落里,他渴望元仲辛全部的爱,只是他要做君子,所以他没有说出来。关于这一点,番外里还会有一些相关的补充阐述。 至于为什么我会写元仲辛说他要把王宽放在第一位,这源于有一次和kk的讨论,我说大哥在背负了九千条人命的时候就注定不可能把元仲辛放在第一位了,然后她说,然后失去哥哥的元元要把哥哥放在第一位的东西放在第一位了(这里主要指家国百姓)。当时我就把这句话存在了我的素材库里。然后等我写到这里的时候,突然我的逆反心就上头了,“我不要你再屈就我,也不要你排在谁后面”与其说是元元说的,不如说是我借他的口说的。就当是我作为宽粉的私心吧。 再说做梦。这一段情境最早我是想在《逍遥游》里面写的,后来因为觉得用在这里合适所以就在这个故事里写了。这一段的灵感来源是赵晨光的《浩然剑》结尾部分和《南海十三郎》的舞台剧结尾部分(我自己是16年在美琪大戏院看的现场,前两天翻97年版的视频发现竟然没有做梦这段),大概就是主角在梦里看见了已经死去的故人,梦里人向他告别,而他则不得不回到原来的地方。十三郎的扮演者谢君豪曾说,十三郎的人生就是将包袱一个一个背起,再一个一个放下的过程。但元仲辛比谢苏(《浩然剑》的主角)和十三郎都幸运,因为他尚有王宽,并非孑然一身。因此在这个梦的最后我加了一段,就是他梦见王宽来接他回家。他短短的人生已经经历了太多生离死别,所幸仍有归处。最后出来的效果自觉比人家差远了,无论如何,算是圆了我的一个心愿。 关于王宽婚事的流言,最早的计划是王宽拜托衙内帮忙的,无论如何,他不会和元仲辛以外的人成亲,但这(从写作的角度来说)仍未是最好的解决办法。我在第一章也写了他的顾虑。而到了最后一章,能解开他顾虑的也唯有元仲辛。不知道怎么进行下去的时候,他们总会自己告诉我的,于是自然而然地,我就写这件事是元仲辛做的了。我在写元仲辛一番话“解了他的咒”时想到了《富士山下》最后一句,结合那个歌词就觉得很有意思,有兴趣可以去看下。 《黍离》这个名字和《如晦》一样,取自诗经。最开始自然是因为那句“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但这首作品其实写的是离乡背井,难舍家园。我后来写凤凰寨,还有始终存在于这个故事背景里九千将士的英灵,多少受了些这首诗的影响。 去年的今天我发布了我写的第一篇宽辛文《寒秋》,那时候没想过会有现在。一年写了23w不计标点,如果不是他们两个演的,我是真的写不出来。别的再爱的cp也写不出来。选择在今天完结《黍离》也是为了纪念一下(但是还有个番外)。感谢阅读。
上一章
下一章
0
章节目录
上一章
下一章
如晦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番外 画你
九
十
十一
黍离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番外 浮生
留言
加载中……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