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内容
原创
二创
补给站
站点导航
补给站
创作中心
活动中心
文澜德旧站
注册
登陆
【崩坏3/奥莲向】荷雨
【崩坏3/奥莲向】荷雨
添酒回灯重开宴
大众
脱离原型
加载中……
农历五月初四,云雨。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素裳姑娘,今日闻你吟诵的诗句中,已有不下十句中含‘莲’或‘荷’等字语。敢问这二花在神洲有何缘由,令诗人如此喜爱?” “罗刹人你来于外地,此花你自然是不知情。在神洲,莲和荷可互通,为同一种花,又称‘芙蓉’。荷花也称得是君子之花。其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其茎‘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其香‘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而其又生于水中,‘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象征品行高洁之人。自古便有不少文人墨客以莲自比,称莲咏莲颂莲之诗词更是数不胜数。今日便觉你稍有些烦闷,不打紧吧?此又正是夏至时节,我带你去莲池边一饱眼福。” “姑娘可真是热心。只是这莲花我还是见过的,就不烦劳姑娘带我前去观赏。更何况这雨还未停,连我们立足之处都快要被浸湿了,呵呵。” 正说话间,素裳才渐觉衣下末纱处似已沾滴雨。 “啊,也是。这个道“梅雨”,可能一连几天都不喘气地下。今儿又是‘斜雨’,连最挡雨的飞檐都要冲天拜它几下,直呼‘别下了,别下了’,哈哈哈……” “呵,飞檐,‘飞檐’,‘飞檐走壁’……不过在这飞檐下,我倒是闻见了一味清香呢。” “我闻闻……咦,还真是荷花的味香。有诗言‘斜风细雨不须归’。罢了,今日我也无归家习剑之趣,索性带罗刹人你一同遨游去!” “素裳姑娘,这雨……” 话音未落,素裳却已拉起他的衣袖,冒雨径直顺着香味向东边一路小跑过去。 东港,莲池酒楼边。 “船家,船家,还有快船吗?” “姑娘,您二位也要在雨中畅游?” “正是,我欲与这位金发公子在这池上游玩一宿,去见识传说中的‘奇花’。不梢船家开船,我等自行划桨。上岸后船钱一并付于你。” “那我便在此等姑娘了。” “呵呵,素裳姑娘,平日也有这些闲趣吗?” “闲趣无时都可有,只是不常实现罢了。罗刹人,这船不怎么稳,似有些晃,你要小心。” 拔了梯,见船渐离行岸,素裳摸索着抽出一支竹篙和一杆桨,摇摇晃晃地向湖中心驶去。湖面浮萍甚多,下藏游鱼嬉戏,素裳便一点岸边青苔,一道划桨,那浮萍在船后划出一道水路,惊得水中鱼连连跳起,慌向莲叶下逃窜。素裳抬头一远眺,却见半池雨中尽是粉嫩嫩的初荷尖角。淅雨不曾消褪此色,却融于其香。偶有戏鱼鳞虾下嬉,蹦出些许水花沾来,或沾花叶,或沾素裳轻纱。素裳却已默语,蓦而叹道: “虽不是‘当春乃发生’,但也算是知时节的好雨。荷花满池,下偶有鱼虾嬉戏。水溅于藕花薄裳上,池雨不分。水育荷,雨又沾荷香,以为‘荷雨’。” “虽同为荷,但远眺池中那支蓝白荷最为亭立清香。” “素裳姑娘,你的衣裳已被水浸,不如换我来划?” 正叹道,却不知已出船舱檐的避雨处。这雨又是斜雨,若非罗刹人出舱提醒,素裳的薄衫只怕被水沾湿得更多。素裳慌忙应道: “不用了罗刹人,你在舱内待着便好。” “舱内有些寂静,纵是良辰美景,独我一人观赏,可否有些无趣?不如我和素裳姑娘一同游观?或是小叙几句?我对神洲风光是所知甚少呢。” 见他这般诚恳,素来心直口快的素裳便轻笑着应答下来: “好吧罗刹人,你与我一同来游赏。” “还有你不必再以‘姑娘’作敬称。直乎我名‘素裳’或‘李素裳’便好。” “我也有名字的,素裳何不对我直呼其名?” “你的名字在神洲甚是罕见,估计全神洲内都没有比你更长的名字了吧。比经书还拗口,还是叫你‘罗刹人’吧。” “……哈哈哈,那就依素裳吧。” 未至中央,船也不再行前,任其顺水漂荡。水上初有古琴声拂,如鸣佩环,映衬清雨。 “原来这附近的行船也不少呢。” “这并非独是那支荷花的盛名。不知从何时起,每到夏至小暑时节,就有不少游人,或是诗者,或是官员,必在此处一游。稍有名气的会在湖心亭或酒楼上留下诗篇,引后者纷纷效仿,我先前念的不少诗篇都取于此。诗人们纵步相随,行船词景自会变多。题目也偶有变化,近来兴盛‘睹物思人’之情,雨天正是赋诗词的佳时。” “有时真想作上几句。以前游山玩水的时候,大都是我独往,很少有同行。今后若有朝一日出了师门行走江湖,纵使结交遍天下豪杰,大多时候还是孤身一人吧。” “素裳今后打算去哪游历?” “天下之大,四海内皆可为家。不过我对你们那儿的兴趣不小呢。” “呵,是吗?这可让我想起了一位故友,我曾经也有过带她四处旅行的念头呢……神洲……” “神洲怎么……” 言未罢,一转头,船终于停至湖中心,素裳得已一睹那支瓣顶带微蓝的白荷清莲,果然不负芳名。 “好一支玉荷呐。”罗刹人也叹道。 于此,素裳问起罗刹人: “那你那位故友现在在何处?” “……” 素裳忽察觉到,这位温和俊美的“行商”自她说出“思人”时就似有些微妙变化。问及“故人”,更是如此。他翠如碧波的眸泛起涟漪,似是“感慨”,似是“彷徨”,似是“忧伤”,又似是“悲愁”。 “她已经逝去了。”他轻叹一口气。 “……” 向来活泼开朗的素裳也不免微阖眼眸,不再看向那位公子,傍眼看去却忽觉得船身的木刻像是荷叶下两只依偎的鸳鸯。 “素裳,你方才道莲花是‘君子之花’?” “……正是。” “她名字中正好带一个‘莲’字。你方才道在神洲诗词中,雨最能勾起忆和情,这无边丝雨也是细密如愁,但仅以这荷雨又怎将我对她的思念尽数道完?如若我以神洲诗韵格式作赋,或是以此池荷眉叶为画而名扬天下,但空有一派夸赞之名又有何用?” “且那夸赞本应属于我那一个人。” 罗刹人的目光在白荷与舟侧来回徘徊。 “挽不回天人两隔的结局,只是深刻心底的痕伤,徒有羡慕一只画船上双刻的水鸟的妒意罢了。那无用的功名才华,也不能实现我同她在梦中相遇的愿景。咳……” “罗刹人,你……” 那是素裳从未见过的奇象: 有如毛羽般的轻物却从罗刹人的咳声中飘然而至,其形优美,色洁白如玉,末稍还带些湖蓝,不偏不倚正落在罗刹人掌中。那公子再一提嗓再咳,却有更多此物如落花从口中飘零,无一不落于手心。 “这是……”素裳拈来一片,瞥向池上,霎时惊呼: “是莲花花瓣!除蓝顶外同池中那朵如出一辙!” 这一呼,罗刹人也惊了。 “罗刹人,你来时还将一束花瓣藏于喉中?这是甚么醒脑提神之医理吗?还是你也钟情此花?” “我不知道……我从未见过如此情况……当时我只觉嗓内有如什么东西堆积,吞咽不下,其也不似唾液也不似痰,索性咳出,谁知……” “真的不是什么病症吗?” “好在除此之外,鄙人身上并无他事。” “那便好。以往我只听过笔下生花,步步成莲,可谁知今日你却直接将盛名的白荷咳吐出来了,也算是一味祥兆。以你的见识,你莫不是什么山什么海里的神仙?”素裳笑道。 “姑娘言笑了。也许只是我焦虑思念过度,以致积劳成疾出现幻觉罢了。” “……” 玉佩声式微,琴音已隐。天色渐成暮,雨却有愈下愈大的兆头。素裳抬头环望船首尾: “……‘白雨跳珠乱入船’呐。” “素裳,时辰不早了,你进舱歇息吧,换我来。” “不,罗刹人,我想听夜钓老渔翁的一席谈吐。相比之下,你更需休憩。” “……” 罗刹人知道这姑娘要守一夜的静船了。这雨怕是三更半夜都不会停,哪有什么老渔翁在此夜钓。虽是不担惊她会着冷,也奈何他拗不过这姑娘,只好略作苦笑: “‘江枫渔火对愁眠’么?” “舱内暖和,左右各有一张小席,姑娘若疲乏就进来。”说罢便转入舱内。 小楫轻舟,梦已入云端。素裳倚船待时,被拍船水花惊醒,才觉后半夜寒彻多寂寥。 是丑时末?还是寅时初?素裳不经意猜测着。雨却不知何时已停,天上星云稀疏,月光黯淡。那几名老渔者如约而至,纵是今日出渔却不打鱼也少不得一如既往地隔船闲叙这个环节。舱内似是有鼾声,看来罗刹人睡得很安稳呢。 素裳松了一口气,拿出随身携带的竹简,就轻晃月色和湖上灯火而阅,也能听得渔者谈今日今年的收成和其他闲杂事。 却不知舱内人醒时心似水波生寒,又如水中揽月,在梦中回还又惊觉独自凭栏徘徊,更为寂寥。 究竟何为“回还”,又该如何“回还”?徒留烛盏长卷,倒头却只落得一声轻叹与泪痕轻掩。 酒醒正如烟散。醒时无交欢,醉后各分散,只留得一盏空杯、一片狼籍、与一难断心弦。 甚么“借酒浇愁”,借酒浇愁愁更愁。 素裳在外听得的鼾声,正是同他的醉意一道传出。然他梦中的“回还”,与他的“愁”和冷雨寒水一同形成“清寂”。 同是江南梅雨时节与莲池边,那雨的阵仗似是比船上还要大。但梦里不在船上,身边也空无一人。初来时背后的巨大灵柩不知何时成为一张白色八角琴,甚至自己的身份也有了转变——“琴师”。因其相俊美尔雅,除操琴外又善诗书画而有诸多雅号。 行至酒肆边城镇处,发觉店铺林立却灰暗好似发霉,百姓始终闭门不出,独留自己雨中徘徊。偶有行人路过好心劝向避雨,一觉就如被抽去魂还阳三刻的干尸。 “这雨要一直下到午夜才停,每天如此。” “哎,”琴师也觉自己有些头重脚轻,但迟迟不愿离去,蓦而解琴欲弹,发觉古琴两边的木刻好生熟悉。细观,一边为池上白荷,另一边则是舟下鸳鸯,栩栩如生。 他不知道自己在弹什么曲目。曾听素裳道是一曲献与知音的名曲。他不知道弹了多久,那曲子没有终尽,因为结尾失传导致流传最广的便是循环。此刻不存在的琴技的确着到好处,有少妇将楼上帘巾挑起,直呼弹得每一遍都有不同韵味。直至子夜时分,他才抱琴延来时路而归。奇的是琴师自大雨时至,又自雨停离去,期间未备伞防雨,归时又滴雨未沾。 一连几天都是如此。乐曲时有变化,琴师先前就以玉相使不少女子垂帘观之。而今凭琴音又使天公肯作美,雨停时分愈来愈早。虽琴师归去时愈向早,但街坊每日都能恢复些许生机。琴师的声名传遍开来,引来一众女子的追慕,却终有一扇玉帘紧闭不开。琴师却知道那帘后正是自己日思夜慕的梦中人——名为“卡莲”的西洋女子。 梦和实际的距离最让人捉摸不透。也许已经记不清她的容貌?可是她才离去多少时间?但那模糊的记忆究竟是否私自将她的面容改变?梦中的琴师并非能和罗刹人一样思考,他只能用琴音吸引她,才能得以与她对视一眼。这引得众女埋怨讥笑:“如此深情却是倒头来空淋一身水,淋湿自己还空弹戏!” 他却不知帘内女子每日为他开得一道隙,并透过缝隙将他的一举一动、一丝一眸、一情一线移至画布上,如此直至他彻底离去,无人知晓。 最后一日的微雨带着荷香,琴师似乎觉察到那帘后的一丝蹊跷。他故意以发丝遮住眼眸,她看不清他的神情。 他最后留下的,只有一朵蓝白相间的莲花。 此后,这片街区再无阴雨。 他离去那天的子夜,月色清朗,紧闭的门帘大开,挂出一幅月影画卷——他乘着月光离去,背影模糊,好似一支金黄睡莲。 …… …… …… 轻咳致睡意全无。梦醒时总是如此清冷空虚。 手边又是一片花瓣,蓝白相间,顶蓝末白。 罗刹人无心虑之,起身将其扔入水中。霎有一蓝白莲从入水处生出,真和池中那朵如出一辙。 小风吹至,吹得酒醒。微冷,便出舱寻时辰。他心中忽生不该有的羡意——眼前的这位姑娘,她日后或许可以整日放逸于清淡的云水之乡。 素裳的竹简已阅至最后一片,晨曦照出最后一句: “不知东方之既白。”
0
章节目录
默认卷集
【崩坏3/奥莲向】荷雨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