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内容
原创
二创
补给站
站点导航
补给站
创作中心
活动中心
文澜德旧站
注册
登陆
墨痕斋七夕节半月情侣活动
墨痕斋七夕节半月情侣活动
明衣
2025/01/09 02:19
少年
主要角色死亡
加载中……
杜牧推开门时,屋中气氛正酣。 月色撩乱,花影斜斜地从窗外透进来,落得满地满身皆是。酒不知已经启了几坛,香气和着开得充足的冷气一并扑到杜牧身上,吹得他发间霜雪飞扬。 王昌龄盘腿坐在屋子正中,杯里的酒见了底,故事才刚讲到一半。李白仰躺在地上,眼睛闭着,青莲剑扔在一边,若不是王昌龄的故事留住了他,这会儿谪仙人怕是早已经上天求道去了。而兰台小姑娘最是耐不住性子,主动从李白那边悄悄拽了一坛剑南烧春来,要给王昌龄添酒。 “哎呀呀……十三?侬今朝来得有些晚呀。” 瘫倒在懒人沙发中的贺知章遥遥向杜牧举了举杯,于是沉浸在故事里的众人也纷纷朝门口看去。杜牧似乎被他们看得不大自在,点了点头权作打了招呼,便闪身进了屋来,大家这才注意到他身后还跟着一人——是冷着脸的元稹。 昔年的元相国也是好饮酒的,然而到了墨痕斋以后,他并不常出席酒徒聚会,更不可能跟着杜十三来。兰台小姑娘反应最快,她心虚地看了看那两位垂下的手,果不其然瞧见了他们腕上系着的、相连的红线。 ……这是什么孽缘。 事情要从几天前说起。 从《墨痕斋半月情侣活动策划案》通过了王安石的审核到现在,兰台一直觉得自己仿佛是活在梦中。 李清照是最早来兰台小筑通知并恭喜她的,当时兰台正在一边完成课业,一边为随时可能落下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担惊受怕——都怪她前几日在易安姐姐那儿喝醉了酒,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竟然把写着玩儿的策划案发给了王大相公。尽管此策划案可能是她写过的策划案里面最认真的一份了,可她知道这种不正经的活动写得越是认真就越是可恶,越是要被狠狠地批一顿。 “王介甫——”李清照一开口,兰台的心都凉了半截,拿起杯子准备先喝口水压压惊,“通过了你的策划案。”兰台含着水愣住了,“半月情侣活动的那个哦。”兰台差点儿一口水喷到了李清照的身上。 兰台没有胆子询问王安石为什么会通过这样的一份策划案,不过有了王大相公的首肯,活动的准备工作,包括取得梦溪园的技术支持,都进行得相当顺利。 此时杜牧已经落座,元稹也找了块儿地方坐下,兰台眼尖地发现他们之间的那条红线被扯得几乎绷直了——所谓的“技术支持”,指的就是这根由魂力凝成的红线。它随机地将活动参与者们两两匹配,唯一的作用是把两个人的间距限制在十米以内。 ……如今想来,真是充满了恶趣味啊。 兰台痛苦地闭了闭眼睛。 她还记得今天早些时候,自己与洪度、易安两位姐姐守在兰台小筑内,等着来报名参与墨痕斋七夕节半月情侣活动的魂。 兰台其实很担心大家接受不了这样的活动,好在没过多久,刘禹锡就很给面子地率先过来报了名。之后陆陆续续地又来了几拨人,白居易和元稹甚至是两人结伴同行,言笑晏晏,以至于递上报名表的时候兰台都差点儿没有反应过来。薛涛例行公事地给他们俩强调了一遍活动规则,但兰台总觉得她的笑容里含着几分别样的意味,可惜无从发问——这些活了几百上千年的魂呀,有时候真是叫人看不明白。 下午四点半,兰台完成了课业,眼看着活动参与者的名单也已经基本确定了,便溜到小隔间里摸鱼。 “易安!啊,洪度也在呀。”杜牧进屋时,兰台正准备开始一局新的游戏,“嗯……可否告诉我现在参与活动的都有谁?” “名单就放在那边的桌上,自己去看。” 杜牧之短短一句话,信息量却不小。兰台有些好奇究竟是哪位能让十三如此在意,连忙退出了匹配,竖起耳朵,可之后便再没有听见下文。 直到李清照提醒她说王安石过来了,兰台才急急忙忙地关了游戏,从小隔间里溜出来。杜牧早已经不见了踪影,可是名单上确确实实多了他的名字。 灯火昏昏,今日份的故事进入了尾声。贺知章一手抱着他的唐刀,好像已经在懒人沙发里睡熟了。孟浩然半靠在墙边,有一搭没一搭地摇着蒲扇,大约在等着王昌龄或者李白相互照看着走回广厦。兰台和李清照对视一眼,拿出记录活动过程的小本子,摸到了离得较近的杜牧面前。 “十三。”兰台摇了摇阖眸装醉的杜牧——元稹就在旁边坐着,她可不相信杜牧会在这里醉倒,“你们定下来了吗,要一起住在谁的广厦里?” “……等等,兰台。”杜牧一下子睁开了眼睛,神色莫辨,“……你的意思是,我,和他,还要住在一起的吗?” “十米以内,也足够你睡在屋顶上了。”元稹不咸不淡地开了口。 此处杯盏盘碟等易碎品众多,兰台抢在杜牧回呛之前打断道:“停!你们不睡,我可还得回去睡觉呢——请在一分钟之内统一意见。” 元稹当机立断:“我住他那儿。”又瞥了杜牧一眼,“省得看着杜十三搬动他那一堆零七八碎的玩意儿。” “喂,元九你别在这里含血喷人——” 兰台颇觉无语,悄悄扭头问李清照:“呃……易安姐姐,我似乎发现了一个盲点?而且什么是‘零七八碎的玩意儿’?” “你仔细看看牧之他的穿着,”李清照和兰台咬耳朵,“是不是就可以想象到他的广厦的风格了?” “……好像是的欸。” 最后一缕凉气随着屋门的关闭被掩在了他们身后。告别了兰台等人,杜牧和元稹一前一后地走在返回广厦的路上。 今夜晴朗无云,微风习习,但实在算不得凉爽,水边潮湿的空气难免让人有些气闷。杜牧正盯着草丛里一闪一灭的萤火虫走神,却忽然感觉到手上传来了一点儿轻柔的触感。 “元微之。”他转过身,看见元稹用那只系着红线的手轻轻拉住了他的衣袖,于是挑了挑眉,“方才还在兰台面前故意恶心我,现在怎么又开始惺惺作态了?” 杜牧语气不善,元稹便也皱起了眉头:“杜十三,你搞清楚,是谁先摆出一副嫌弃人的样子的?” “哈,我不过是问了一句罢了。洪度当时没有给我讲解活动规则,还不是因为……” “该吵的之前也不是没有吵过。”这里正好是连廊的一处拐角,元稹整个人都隐在阴影里,只有一双浅色的、琉璃似的眼睛望着杜牧,“你若是真不情愿,一开始又何必参与进来?若是想继续跟我吵——”他倏地顿住,转而抬起手来,扯了一下腕上红线,“乐意奉陪。” 杜牧张了张口,似乎想说些什么,却好像突然有些泄了气。元稹以为他不会再开口,正准备接着往前走,手腕却猝不及防地被人一把攥住。 “……元九,”杜牧的声音放得很轻很轻,“我现在就跟你好好说道说道。” 直到完全落入了那溶溶的月光中时,元稹的脸上还带着几分茫然的神色。他已经退到了连廊的栏杆边上,于是顺势坐下,紧接着便感觉到杜牧抓着他的领口,吻了上来。 ——的确是吻。 没有恶意衔着柔软的唇瓣啃咬出血痕,甚至连牙齿间不小心的触碰也被刻意收敛着的,普通的吻。 元稹抬眼去看杜牧,杜牧闭着眼睛,看不清楚表情,几缕白发垂下,像是将要融化的霜雪。 于是他也闭上了眼。 凌晨一点三十分,最后一对墨痕斋半月情侣抵达了他们的住处——杜牧的广厦。 杜牧是否真的有一堆东西要搬,我们已经无从得知了,不过元稹确实生活得相当简朴。除了几样日用品、常穿的衣服和一些书刊之外,他竟是不打算再带上任何东西。 “你这些书……”趁着元稹在一边洗漱,杜牧随手翻了翻他放在床头的书,“哎呀,怎么还是从天一阁里借的啊。” “嗯?”元稹含着牙刷,咬字便不太清晰,“你想看就拿去看。” “……”杜牧卡壳了一瞬,转移话题道,“我记得,嗯……你也有不少收藏品吧?” “都提前收起来了。”元稹偏过头,有些好笑地看着他别别扭扭的样子,又添一把火,“而且,那些收藏大多是我和乐天共有的——怎么了?” 这天晚上,歇在兰台小筑里的兰台做了一个噩梦。她梦见元稹和杜牧成功在十五天之内通过互殴拆除了广厦,王安石站在倒塌的房屋前气得跳脚,勒令兰台亲自到伞坊打工挣钱。 兰台睁着一双含泪的死鱼眼睛,生无可恋地手搓锦鲤宝盖。好在没过一会儿,伞坊的大门便被人一掌拍开,杜牧提着一个探望病人的花篮走进来,从里面摸出一颗白色的糖递给她。 “谢谢十三。”兰台有气无力,“要是你能帮我上一下工就更好了……” “我现在有急事。”杜牧拒绝得干脆,“兰台,你看我这一身怎么样呀?” 兰台抬起头来,只一眼便惊讶道:“十三,你的领带什么时候换成黑色的了?还有,呃,你是要去干嘛?” 熟悉的铃声突然响起,杜牧一边在兰台愈发惊讶的目光下抬手看了看阵阵作响的手表,一边真诚而疑惑地反问:“兰台,你刚吃了喜糖,便忘记了今天是我和元微之成婚的日子了吗?” ——然后兰台就被自己的梦吓醒了。 她伸手一下子拍关了闹钟,那一瞬间动作狠厉得有如贺监附体。下一秒恢复咸鱼瘫,缓缓拉伸四肢,做好心理建设,再卯足一口气从床上弹起来。 害人终害己。兰台长叹一声。 工坊的排班表要修改、后面的活动要开始准备,此外……昨天晚上是不是忘了给他们多安排几张床?! 草草画过了卯,兰台边在脑中就今日卯簿展开合理的想象,边继续进行接下来的工作。 十米——说近也不近,足够刘禹锡下水寻蚌的时候,大鹅还悠哉悠哉地游在湖上;说远也不远,不够高适出门晨跑的时候,白居易停留在任何一个地方休息。 今日卯簿上,第一梯队由范仲淹一马当先,王安石和岑参紧随其后,兰台几乎可以看到他们两个拿着毛笔互相谦让的样子——可是独独不见元稹。因此,站在杜牧的广厦前,兰台先观察了一下房屋状况,确认一切正常后,才抬手叩响了屋门。 “十三,你在屋里吗?” “他还没醒。”回答她的是元稹,“兰台,有什么事吗?” “两件事。”兰台暗暗松了一口气。不愧是从来没有过五十年冷战的关系,元稹居然连晚点卯都可以忍受,看来自己真的不必太担心广厦的安危,“第一,你们是否需要在广厦内添加床铺?第二,”她忍着笑,“其他四对情侣已经完成了抽签,都没有‘中奖’,我来恭喜你们承担了今晚做饭的责任。” 屋内静默了一阵,兰台八卦地凝神细听,那两位似乎是在小声地争吵。过了一会儿,杜牧的声音传了出来,语气像他每次在屋顶上醉了酒时一样轻飘飘的,或许是刚被元稹叫醒:“哎,我知道啦……添加床铺就不必了,之前你不是送了我一张歌筵来着嘛,正好派上用场。” “对喔,我是觉得歌筵很适合你啦……”兰台挠了挠头,“有什么需求及时提出,还有,别忘了下午去伞坊上工!” 送走了兰台,杜牧又在湘竹床上赖了一会儿,才起身换上他里三层外三层的衣袍。其间,坐在一旁看书的元稹还与他就“昨夜是谁抢走了谁的被子和枕头”以及“这个房间里究竟是哪个人运气不好”拌了两句嘴。 吃过不用自己做的午饭,锦鲤宝盖、千年渡情伞和孟夫子不时摸一下鱼的身影编织出一个普通的下午。 杜牧手里糊着伞面,漫无边际地想着兰台要是知道了这个活动还能有效防止参加的墨魂摸鱼,大概会乐不可支吧。随即他又想到白乐天以后怕是再不能和元微之一同上工了,除非兰台总安排一个魂在伞坊干等着——可是兰台至少目前还被蒙在鼓里。斋中小范围的争论已经进行了好一阵了,元微之果不其然又站在了自己的对立面。 他悄悄瞥了一眼左侧的元稹,元稹正在绘制千年渡情伞,神情如往常一样认真,面色也如往常一样苍白。尽管元稹一直都是墨魂里的一个例外,可这样的事情,毕竟从来没有发生过……谁能说的准呢? 杜牧盯着手里的锦鲤宝盖,若是自己能一次就把它完美地做出来的话—— “杜十三,”元稹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纸要糊歪了。别走神。” “……不用你说,我看到了!” 元稹忽然停下了工作,杜牧感觉他看着自己的方向顿了顿,低声但语气肯定地道:“何必建立并相信这种虚无缥缈的联系。” “哈?”考虑到孟浩然还在边上,杜牧只恶狠狠地裁去了多余的伞面,故意呛回去,“元九,你少自作多情——” 正在这时,兰台人未见而声先至:“微之、十三!伞做得怎么样了?” “都只差一件了。” “那挺好。”兰台端着杯子,推门而入,“唉,预算不多,活动也不多,轮流做饭算是一个大头了……呃,你们应该是会做饭的,对吧?” 然后她就看见杜牧和元稹都点了点头,接着神色充满了怀疑地同时看向对方,结果不小心对视了一眼,于是又同时扭头错开眼神。 ……真精彩,像是演的一样。 “对了,微之。”待元稹的千年渡情伞完工,兰台双手奉上手中一直捧着的杯子,“这是梦得托我带给你的奶茶,名字忘了,口味也忘了,总之有助于‘缓解疲劳、恢复精力’。” 朴素的瓷杯里盛着暗蓝色的黏稠液体,细看之下还泛着微微的光泽。元稹看着兰台同情却又隐隐期待的目光,镇定自若地接过了这杯被刘禹锡称为奶茶的不明液体,答道:“让我想想,要把它安置在哪里。” 最终还是“感情深,一口闷”了刘禹锡高端定制药膳的元稹顶着一张略微扭曲但好像确实气色好些了的俊脸,跟着兰台和杜牧来到了席间,并依次接受了梦得的用户调研、大哥的慰问、诚斋的关怀。 兰台一边坐在桌旁和几个活泼的魂天南海北地聊,一边密切关注着厨房那边的动向。很快,高适和白居易也下了工过来,白居易优雅地摇着扇子,没一会儿便不动声色地转进了厨房。于是兰台终于得以放松精神,也就对他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阿岑说他们五分钟后到。”敲着手机的兰台随口感叹,“妈呀,我真的不是在做梦啊……感谢阿岑,感谢介甫,感谢愿意捧场的每个人……” 本来在与苏轼交流下厨心得的刘禹锡这时候抬起头来,朝着厨房的方向瞥了一眼,兰台便也转过头去,正好瞧见了元稹系着围裙、端着锅出来的身影,赶紧把桌上的干果和零食盘撤了下去。 虽然同处一个厨房,但是杜元二人明显掌握了一起下厨不发生冲突的精髓——各做各的。八个菜、两个汤,泾渭分明地从转盘桌的两边摆了上去。 菜上完了,人也总算到齐,兰台迫不及待地向着桌上的那幅太极图伸出筷子,却忽然察觉到有两道视线落在了自己身上。小姑娘任兰台已久,心思敏锐,先夹了一筷子元稹做的菜,余光一扫,杜牧果然是一脸不服气的神情,在和元稹进行着一些刀光剑影的眼神交流。 为了墨痕斋的和平,兰台决定端平这碗水,何况杜元二人的厨艺水平……只能说是半斤八两。她一边夹菜,一边在心里默念:一筷子杜牧之,一筷子元微之。一筷子杜牧之,一筷子元微之。一筷子杜牧之,一筷子元微之…… 元稹做菜带着明显的仔细学习了菜谱后的风格,绝对不能说难吃,但更说不上好吃,兰台推测这可能是因为他天生与草木不亲和,或许也与菜不亲和;杜牧做菜则偏向于自由发挥,比如说这锅野菜汤,一看就是有什么放什么……兰台不敢置信地眨了眨眼睛,汤的味道居然还不错!这难道是因为杜牧长得像一棵鲜嫩的小白菜吗?! 鲜嫩的小白菜本人很显然并没有听到兰台内心的夸赞,正站起身气势汹汹地去舀元稹做的汤,看样子仿佛是准备把勺子敲在元稹头上而非伸入锅中。 此后的几天,日子按部就班地过着。 有人被红线拴在工坊,也有人手牵手高高兴兴地一起摸鱼。兰台在广厦里抓获了吃烤肉的苏轼和杨万里,收缴了三分之一的烤肉,并以此为鉴、提高警惕。只可惜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她自己还是没有躲过王安石和岑参配合默契的突击查岗。 轮流做饭的活动则保持了它意外频出的风格——在惊叹于卷王组看似十指不沾阳春水,却能有如此棒的厨艺的同时,兰台和其他的受害者们也遭遇了刘禹锡有利于身体健康、不利于心理健康的药膳全席,苏杨二人离谱中透着一丝合理的“创新菜”,以及差点儿错喝了苏轼自酿蜜酒的惊险瞬间。 此外,充满了墨痕斋特色的联诗活动也在兰台的计划中顺利展开。王安石凭实力一答一个准的英姿自不必多说,最令人啼笑皆非的还是杜牧和元稹携手创下的零分记录。 “哐——!” 一墙之隔声响震天,兰台泰然自若地回到座位上,给自己倒了茶:“他们俩刚刚不是还在联诗吗,怎么吵起来的?” “十三用打油诗对微之的诗,微之用自己的诗和十三的诗集句。”白居易答道。 兰台了然:“然后……就扯到了墨魂观?”见众人点头,她清了清嗓子,小声地模仿起元稹的语气,“‘你既然说那是所谓的杜樊川的诗文,又何必替他生气?’” 白居易抚着折扇笑了笑,王安石皱了眉头看过来,兰台下意识地往后缩,但见刘禹锡拉着王安石说了几句什么,后者便不说话了。兰台感觉自己好像莫名其妙地躲过一劫,感激地朝着刘郎的背影拜了拜。 墨痕斋半月情侣活动进行的第十天,天气由晴转雨。缠缠绵绵的细雨让兰台一整天都心情不佳,也担心之后的室外活动无法正常举行。所以当她在公共活动室里遇见同样眉含郁色的白居易时,不仅没有在乎对方正在摸鱼,甚至还陪着他坐了一会儿。 活动进行的第十一天,雨势非但没有停止,反而愈发猛烈,屋外常常是白茫茫一片,流过台阶的雨水汇聚成瀑布一般。元稹前来告诉兰台伞坊漏雨时,还有兴致开玩笑说要不要干脆现做现用。可是没等沈括查明墨痕斋这几日暴雨不断的原因,兰台就先收到了元稹在西园雅集里突然昏迷的消息。 第十二天,大雨依旧。墨痕斋斋主带着李白等人踏过零落满地的紫薇花,严肃而又忧心忡忡地推开了兰台小筑的大门,却看见了伏在李清照怀里的,已经哭得晕过去了的兰台小姑娘。 月光被窗棂细细地切碎了,凉凉地落在他身上,好像明镜一角的反光,又好像积聚起来的一泓清水。元稹觉得自己应当已经睁开了眼睛,可是眼前只有朦胧的月色,在视网膜上投射出朵朵洁白的光团。 颈侧隐约有些刺痒,他偏过头去看,看不分明,便又探了手去摸,摸到了凉凉滑滑的一绺发丝,于是缠在指尖绕了绕。 “……嗯?我还以为你快睡着了。” 熟悉的清亮声音犹带倦意,有人轻轻捏了捏他的手腕。元稹眨了眨眼睛,洁白的光团黯淡下去,渐渐地便能看得清了——指尖缠绕的发丝黑白相间,好像落了霜雪,又好像裁了月光。 “十三。” 他低低地唤了那人一声,嗓音意外地有些嘶哑,随即便看见一只纤细的手略带犹豫地伸了过来,在他额上试了试温度。杜牧的手指似乎有点儿凉,元稹微微眯了一下眼睛。 “怎么发烧了……” 被人扶着坐起来,唇边抵上一片冰凉的硬物时,元稹下意识地侧过了头,可那东西很快又追了上来。他听见自己语气颇为无奈地跟杜牧说了些什么,大概是想告诉对方,药石对墨魂几乎没有任何效果。 隔了好一会儿,杜牧才回答道:“碗里的只是水罢了。”稍顿了顿,又添上一句,“连是药还是水都分不清了,元微之,你这个身体状况——” 他的话没有说完。 之后是又接着和杜牧吵了几句,还是直接上手按住了他,元稹已经记不清了。意识因瓷碗与桌案相击发出的清脆声响逐渐回笼时,元稹发现自己双手搭在杜牧肩上,而杜牧正卡在他两腿之间,轻柔的气息吹拂过他的脸颊。 “哈……杜十三,要试一试吗?”他问。 真是轻薄。 温热的水随着不太温柔的动作从白瓷碗中溢出来,在木制的桌案上留下几点湿痕,也沾湿了杜牧的手指。 元稹丝毫没有破坏了两人之间难得的温馨气氛的自觉——此刻,他只是稍稍皱起了眉,身体却尽量地放松、再放松,好像要主动拥抱每一寸月光。 月光是凉的。 杜牧长长垂下的鬓发扫过元稹的胸口,胸口交错的旧伤便开始细细地痒。他看着少年人凝起薄汗的鼻尖,贴上去碰了碰,扯出一点儿笑来,而那笑意又很快碎成了近乎痛苦的喘息。 身上有多么烫,空气就有多么冷。 元稹环上杜牧的脖颈,把他压下来,无意识地依靠着肌肤相贴汲取温度,并与他交换了一个吻。不知是谁的牙齿划伤了谁,淡淡的血腥气弥漫开来。 如果自己是一块玉……大概也要熔化了吧。 当纱窗外断续的虫鸣、隐隐的风声,以及昏暗室内两个人急促的心跳声重新出现在耳边时,元稹才意识到自己失神了片刻。 “元微之……你总是说凝魂有多好。”杜牧大约是半倚在床边,声音闷闷的,有些远,“可是,你有没有料到……有没有料到会有这一天?” 元稹突然感到了一丝后悔——但他现在又看不清了,于是只能伸手去摸,轻轻握住了少年人纤细的指节。他也听不清自己回答了什么,不过肯定不是什么好话,因为杜牧似乎在低低地哽咽。 ……杜十三也会为了我流泪吗? “我还是要说——我根本、根本就不想做这墨魂。”杜牧抓住了他的手腕,用力之大甚至让他觉得腕骨有些疼痛,但他没有挣脱,“诗家的作品流于民间、书于屏壁时,可曾想过身后竟还有这样的事?元九……”恍惚间,好像有微凉的液体滴落在他身上,杜牧的话语渐渐变得模糊不清,“你不会是最后一个的……元九。” 元稹眨了眨眼睛,渐渐地,便能看见两人腕上交缠的红线。此刻,那条红线正闪烁着烟火一般绚丽的光芒,又很快地、很快地黯淡下去,仿佛余烬被风吹散。 “我背他回去吧。” 天一阁中的灯连续亮了三天三夜,整理元稹诗文的工作便也连续进行了三天三夜,最后因白居易体力不支晕倒过去而告一段落。刘禹锡从白居易手中拿走他仍死死握着的笔,将眉头紧锁的友人背起。 “十三……你也早些休息。” 三天前,元稹的葬礼过后,李白和贺知章陪着兰台小姑娘喝酒喝到她哭着昏睡过去,而墨痕斋斋主在天一阁的屋顶上寻到了对月独酌的杜牧。 “嗯……杜先生?”杜牧瞧见他,笑着晃了晃手中的酒盏,可杜甫看得出来他还没醉,“喝一杯吗?” “……十三。”杜甫纵身翻上屋顶,与杜牧并排坐下,但没有接他递过来的酒,“这两天夜里冷,莫要再在房顶上睡着了。” “嗯。”杜牧轻轻答应了一声,自斟自饮地又喝一杯,才道,“杜先生有事不妨直说。” “十三啊……”杜甫叹了口气,“微之托我把这个给你。” 接过那只温润的卷轴时,杜牧几乎要在墨痕斋斋主的面前失态。而墨痕斋斋主只是带着如往常一样平静却又好像总含着一点儿悲哀的神色,对他说:“微之在天一阁中留下的也不仅仅有诗文,为什么不下去看看呢?” ——“啪嗒。” 最后一盏疲惫的灯熄灭了,整个天一阁的二层归于一片黑暗。书架间的桌案上仍摆放着几卷未整理完的诗文,还有长篇累牍的《元氏随想录》,杜牧扫了一眼,走过去将窗户仔细关上。 远处的广厦有一室尚明,算了算位置,应当是方才离开的那两位。连日不休使杜牧难得地感到了真切的头疼,幸好先倒下的是白居易。 他本来只是想随便看看的——元稹会给他留东西实在是意料之外,留下的卷轴里尽是对他们未完成的辩论的延续更是在意料之外。 杜牧已经想不起来自己是怀着怎样的心情,直接在卷轴上剩下的过多的空白处写下反驳的话语的——等他有些懊悔地再一次展开卷轴时,却发现上面的文字变了。 关了窗,空气便变得凝滞起来,隐藏在阴影中的书架像是潜伏在暗处的野兽,又像是牢笼的条条栅栏。 杜牧抱着卷轴下了楼。
0
章节目录
默认卷集
墨痕斋七夕节半月情侣活动
留言
加载中……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