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内容
原创
二创
补给站
站点导航
补给站
创作中心
活动中心
文澜德旧站
注册
登陆
【浙江城拟/温台温】七夕微凉
【浙江城拟/温台温】七夕微凉
虾条
2024/11/24 00:06
大众
加载中……
————————————————— 又一年七月七。 立秋不久前乃至。还未出伏,南方的白日仍有着夏日般酷热,只是清晨漫步林下偶会在晨风中感受到一丝不易察觉的凉意,似有似无,一晃而过,待到太阳完全露出头,那丝寒意便被驱散得无影无踪。 陈偶闻出门时露水已经蒸干了,只是买些东西,回来时身上却也已经出了汗。绿豆汤在电饭锅里咕嘟着,伏天它能起到很大的解暑作用。 秋在南方带来的最先消息应是秋老虎,它有着可能和盛夏不相上下的气温,但空气却没那么湿润了。地表温度有所降低,并在未来一日凉于一日。出伏在处暑之后,人们在到出伏前这一时期便是想尽方法祛除残余的暑气,迎接又一个秋冬。秋寒先前是悄无声息掠过,一丝丝渗透到水中、风中,秋老虎一过,暑气褪去,先前积攒的秋意从容地显现出来也能打人们一个措手不及。南方的桂花总是要到中秋才正是盛放。现在能看到的只不过仍是些浓绿的叶子。 冰箱里,映入陈偶闻眼帘的是一小包桂花干,自然是陈海绉去年所赠,密封袋里封锁着的是去年的秋色,小袋子里花香已然所剩无几,但不久后就会有下一包桂花干来接替它,以延续冰箱一角四季不去的秋,维系冰箱内的“四季平衡”。陈偶闻拈了几朵桂花撒在绿豆汤上,然后将后者置入冰箱。 浙江,至少浙南在这时节寻不到“银烛秋光冷画屏”,现代社会的发展也早已丢失了不少传统。在农村,或许仍有执着的老妪对月穿针,只不过也不再是为自己而乞求。颤抖的手拈着针,细针上的小孔中透过月光,红色的丝线沿着月光的路径通过,携着对一代一代后辈们的无限祝福直通银河。 街上行人来来往往,车水马龙亦如平常。说是七夕,可在科技化现代化的城市里似乎已变得和西方的情人节无二。古人的浪漫被繁杂的生计活儿挤掉了位置,只留下些看似微小的习惯供人们维系着“传统”。 烘焙店、超市里早在七夕未到时就卖上了麻巧,路过面包店门口能闻到一股平日里没有的芝麻香。酥脆类似饼干的糕点外面是不多不少一层芝麻,多了油腻,少了缺味儿。陈偶闻往往提前七夕几天就买来一小盒作零食,剩下大的礼盒都是给别人的赠礼。 水从水龙头里流出,流过陈偶闻指缝,微凉的水温让他恍惚间想起山里的溪流。山水掠过指尖,是自然的馈赠,流年似水,自这具身体诞生,弹指间几十载已过,而【记忆】已是流传千余载。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徒留地灵茕茕孑立……总感觉不应这样形容。陈偶闻回神,水已开了好一会儿,水温也早已变暖到了烫手的地步。浪费水了。陈偶闻拧上龙头,心里愧疚道。 门铃响了,开门是陈海绉。陈偶闻讶异:“不去你那儿参加七夕庙会啥的,来我这儿做甚?” 陈海绉一哂:“来找你你还不乐意了?” 陈偶闻请他进门,陈海绉极其自然地翻出那双为自己预留的拖鞋,换上后拎着一盒巧食和温州手上准备给他的七夕麻巧礼包大眼瞪小眼。 我没预判到你预判我。 台州放下手中东西,看着温州在厨房捣鼓了半天,端出来几碗东西。 绿豆汤清凉解暑,冰镇后更是爽口。米和豆形成了巧妙平衡,绿豆已经出沙,汤水仍然保持着清新的绿色。个性做法加入了薄荷,给舌尖上因酷暑而能力减退的味蕾带来久违的刺激,回过来是冰糖的甜,比起白糖,味道更是通透自然。 温州人夏日常吃的青草腐这时候挥发它最后的光和热。黑色的胶体被切块,加入辅料,其中灵魂必定是那一小袋薄荷水。有人好咸口,但甜口仍是大势所趋。一块青草腐入口,薄荷的香气冲来,紧接着是糖的甜,末了会有些仙草独特的味道萦绕舌边。与之相似的还有木莲冻,这也是江浙人民极为热爱的消暑小食,轻巧而清新。 陈海绉搅着碗中可以称为“粥”的绿豆汤,看陈偶闻打开巧食的盒子,烘焙香直冲入鼻孔。“你还是一如既往的会招待人啊。”摸不清是调侃还是真心实意的夸奖。 “解解暑气不好么?”陈偶闻抬眼,“说说吧,来这儿干什么?不会是有求于我吧?”嘴上是这么说,但谁会上来给合作伙伴招待这些看起来登不了大雅之堂的东西。 “嗐,你想哪儿去了。”陈海绉失笑。 相顾无言。 “你看起来并不很高兴,怎么,给街上情侣酸到了?”陈海绉收起笑容。 “我希望你来的理由不是来和我过七夕。”陈偶闻皱眉已读乱回。 “可以说是,也可以说并非如此。”台州竟是笑道,“年年相似的活动,纵使我无聊也是厌倦了当下商业化的所谓‘传统’。”他放下碗:“与其这样,不如来找熟人聊聊天,也好过无谓的闲逛。” 陈偶闻默然。作为“温州”,他自然认可“台州”的观点。可是作为“陈偶闻”,他又希望能听到些不一样的答案。 他看到对方拿起一块麻巧,却没有立即入口,眼睛盯着一粒芝麻不知道在想什么。 两人间距离不到一米,凝固的气氛却好似划开了一条银河。陈偶闻有话卡在嗓子眼,心里堵得慌。 瓷碗和瓷勺磕碰发出清脆的响声。陈偶闻起身收碗。他经过陈海绉身边,听到他如同嗫嚅般的声音:“我只是……” “只是孤独。” 陈偶闻站定,没有去看陈海绉。 “因为我也是一样的。” 自是人间一周岁,何妨天上只黄昏。 天上一天,地下一年,地灵对于这句诗的理解或许更深。牛郎织女在地下只等了一年,在天上自然只值短暂相聚。凡人的一生在他们漫长的记忆里只是一闪而过,只有同为地灵的同伴同自己共观这春去秋来。 在历史的长河中,他们独立于世间,却又处处紧密相连。 “对,我有求于你。”陈海绉终是如释重负般挑眉勾唇,“我来求一个陪伴。”
0
章节目录
默认卷集
【浙江城拟/温台温】七夕微凉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