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内容
原创
二创
补给站
站点导航
补给站
创作中心
活动中心
文澜德旧站
注册
登陆
【绍苏】云水谣
正文
沧海一笑
2025/03/20 19:03
少年
加载中……
#想不到吧.jpg #漏洞很多图个乐。含杜撰结婚注意。 想起来当然有一段尴尬的时候。 醒来已经一统天下,秦思前情将吴越并做一郡,名会稽,郡治——睁眼看老对头站在床前居高临下心感大事不妙,果然: “你以后就归我管了。”冷眼睥睨。 说完就走,走时背影还有些蹒跚。原来爬过来只为对他耀武扬威。腰上佩剑锋芒哂笑,之所以没带夫差矛,大约是被当朝下葬了,勾践剑也一样。 啊不要哇—— 暗暗叫苦。 只能面对现实,这漫长的岁月。秦暴z历三世而亡,汉朝初立。前尘往事再纠结也于事无补,两家商量还是恢复生计为上,毕竟,这是块实用主义的地方。不过合并前刚真刀真枪沙红了眼剑上血都未凉,这就和和美美只怕先主们在地下也不答应,所以,本着中国人折中主义的原则,不知道谁随口提了一句—— “要不我们办场喜事吧。” 反正怎样都是尴尬人和尴尬事,索性就把事情做绝。 最初的方案大宴四方由于不够隆重变成了两家结拜,又因为结拜不够天长地久变成了抽签成亲,最后为显示足够的诚意,大家一致认为应让厮杀最厉害的两个人永结同心百年好合来祝愿两家和美地久天长,于是,他们两个壮丁就理所当然被推到了舞台中央—— “哈哈哈。”会稽还不知道,原来他的弟弟妹妹们这么早就反了,如此心急送他进坟墓。却也不知吴地是谁竟有如此力气和手段按下前王都的头使姑苏答应。现在离“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这句话出现还有两千多年呢。 大宴宾客,曲水流觞。金龙红赤,羽凤鳞彩。无论看戏还是祝贺,八方来客能来的都来了,贺礼堆积成山,对于老杆子们以及预备老杆子们来说,没什么新鲜事,有则一定要看个痛快!光摆酒就摆了三天三夜,天高皇帝远,与这盛世平齐。会稽能感到姑苏拜堂的时候隔着盖头一直在瞪他,好像把所有不对劲的无名怒火发泄在他身上,为这喜事蒙上了不祥之兆(不)。 “二拜高堂。”司仪喊道,前面立着吴越牌位,让人分不清这究竟是不是在地狱成亲。唉。会稽拜第三下时低声道,“好歹留我些薄面,半个天下都看着怎么得了。”「新娘」冷脸不语,起身时不留神绊了他一下险些摔倒。 到晚上又是另一回事了,好不容易把闹洞房的看大戏的要糖的吹水的喝酒的都送走,送了一批又一批,结个婚比打仗还累。月色如水,会稽在走廊站了一会,回去关上房门四更天都过了,差一点鸡鸣,明天归他做新妇。取了枕头准备自觉去地上,姑苏突然道,“你做什么。” ? “…娘子是赏我躺椅了?” 邗城女儿现在叫广陵了,圣上面前的新秀,别有用心做戏给吴郡涂的胭脂有点厚,看不出他原本面色,只记得红里透白。指着床沿,“过来睡。”叹道,“你连拜堂都不肯跟我,我又有何面目睡在这里。”姑苏不理会他几哇乱叫,背过身就宽衣。“事已至此——”他说。 欣然从命,一宿无话。 后来会稽想到,这点实用主义后生仔确是一脉相承。 喜事成明日黄花后他们又过了一段安稳时节,闲敲棋子落灯花。夜半无人私语时。会稽郡在吴县手里光大,也助力姑苏登顶世界峰会,以大都会之一载入史册。渔樵耕读,好不和谐。两人竟还有时间种花种树,逗逗小孩。仲春同余杭争青团,江都进京前帮排翘袖折腰十九章,小桥飞檐,廊庭皆白,枯看山水也不忘烹雪煮茶——某日姑苏带回来几粒种子,说是赏赐的西域贡品。山阴把它们种在后院,初夏开出一排粉色蝴蝶,后来变成了青绿的椭圆豆子。指间抠搜得全是泥土,忽然听有人轻笑,抬起头—— 小轩窗。 终于在东汉又一次诸侯并起前由于郡治过大,且吴县对郡东南鞭长莫及致使吴会分治,他再度过上「伶仃」的日子(不用伺候丈夫老婆了)(取经请入蜀),离开也曾效仿凡人风雅一封休书寄到吴门,“……在下走后,愿娘子一别两宽,各自欢喜,再续佳缘,早日上岸。”附两叶银杏。姑苏也拆来看了,朱批, “准。” 写得好,赏两巴掌。 再来已是魏晋。 冶城在汉末一跃成为江南第一大城,一时风头无两。借道去看望故人,本来欣喜,可听到他说建康脸瞬间垮了下来。“论理我不该说。”见姑苏拂袖走到窗前,会稽紧接着道,“可过去这么久了,你就不能对他好点。” “关你什么事。” “我是怕如今之势,你们……” “送客。” 好了,吃闭门羹。走出门来他想,干什么cao这个闲心,真真咎由自取。说起来始作俑者不正是自己么——关心则乱。倒骑毛驴走了。吴郡去篷船上把他捞出来又是后话,还搭了一吊酒钱。 朦胧间听见有人低声道, “这点小事,也来烦我。” 南宋。 金人鹰视狼顾,兼有西夏蒙古,群雄逐鹿,又是这样的乱世。几番风雨几番愁,建业从建康变为蒋州,江宁,当下又改为建康,承保卫之职,与余杭共守宋土。数十年后,临安又西托恭州,更名重庆,取双重喜庆之意。值此风雨之际,江南也不得不褪下繁华重拾千年前钩钺,覆巢之下焉有完卵。金人南下饮马长江,战火连天。当时称「平江府」的姑苏一连几日都在参与防卫研讨,他避讳改为「绍兴」,自然也躲不过。 一日江淮来报,想苏大人素来严肃冷淡如此消息恐不便,先来见他。拆开来看,离愁四起。安顿来客便在后院喝酒,喝到兴头上纵声狂笑不止,且摔碎了酒壶。此值绍兴三十一年。他始终记得汴梁尚在时京内自诩请得天兵天将下凡无人来犯,金人可不吃这套,去年扬州失陷下落不明,却如今圣上也要“浮海避敌”……恐人怪罪,牵了毛驴就往北去。土地灵日行千里,走不远就是敌军驻地了。 白雾茫茫似景,一片萧然。 “来者何人!” 自然,他听不懂北国语言。人群中忽一阵骚动,有个蒙面少年骑马走上前来,甲胄执披,只能看见耳前两绺垂发,用有些生疏的汉文道,“前方路不过,请回吧。” “江南一师爷,拜见大王!” 剑在袖中泛冷,他躬身道,“大军披坚执锐,势不可当,某特来投诚,有要事禀报!” “我闻江南人杰地灵,忠诚之士,阁下恐不是来投降,是‘杀敌’吧。”少年冷笑,口音也变了,浑正平雅竟与中原无二,“北地苦寒不值一提,尽管拱手让人!素知平江府大名,烦请阁下禀告,特来拜见。” 不等回答,他便于军中消失不见。亡去不利,绍兴只得先行返回。路上碰到两个身形高大的人,说着听不懂的话,见绍兴手持宝剑,捉了他拍马便跑,发现外袍令牌解了相互之间高兴道,“是头大宋猪,太好了!”翻身取钺却不慎掉落,只碰到酒葫芦——“好酒!”索性解下敬天,玉液琼浆滴落进土地,戎马恍惚中他道,“大好河山啊。” “会稽!!” “绍兴大人!” 由远及近。飞箭过,有追兵赶来敌人也不敢多耽,只能扔下他逃跑。“越!”眼见要落地,苏州脚下轻点先行一步飞身抱住了他——后世把这动作叫公主抱。哦,现在他真成伊的「累赘」了。空有千年历史原来还是负累,思之令人发笑……也真笑出了声,“且将新火试新茶!”壶中酒泼了半许,只余残盏。“可惜了。”绍兴道。 苏州责备的眼神。 “你倒真有兴致。” “死不了的,总要找点事做。” “…也太莽撞。” 未曾听,倒了半盏。“给!”皆仰头一饮而尽。咳了两声。 不日巢县庐江就要返回军中,瓜州还在前线等待接应。即时已将战防及绍兴那日所见反复商讨,“……事关社稷,战机不得贻误,务必使上所闻!” “某一定尽力而为。”平江府深揖。 明明是宋制官服,汉初峨冠博带时会稽郡主上殿述职却复现眼前,那样诚恳尽忠。不同苏州平日与人的冷傲印象,他也见过吴王都对吴王谏言不讳——苏州的声音却又把绍兴拉回现实, “劳烦两位大人,后会有期!” 又是一年新年。 人们总在苟延残喘中寻求希望,哪怕残柳灰暗,也要画上新桃符祈求来年安康,风调雨顺。山河破碎,就连爆竹声都比往年少些。元宵灯会,苏州临安等去逛庙会了,他一个人留在家里看家。“兄长何故忧愁?”因飘摇动荡无法继续发身的小妹明州这样问他。「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帖上临道。 不觉已是三更天。不知道苏州什么时候坐在后面的,倏而人声都离他们远去。江南冬末还是有些冷的,他知道平江府南宋初年刚遇洗劫,此时还是病体残躯,那日去寻他已是强撑。月上柳梢,寒魄皎洁。绍兴感觉自己像置身于虚空之中,无数人在纸面上,在他们之间来来往往,鼎沸以后是空寂,直到下一次攘攘——只有那一轮明月是永恒的,明月照亮时间。墨枯了,笔也干了仍在写。 “苏大人。” “什么事。” “不,「吴」大人……您为什么还在这里呢?” “你知道我不擅长解释。” 苏州起身走来,扳过他的脸说你不配用那个字,因为你已不是越国。绍兴不置可否。然后他叹气道,我也不是—— “早就不是了。” 明日这枯索的夜里,临安挑灯,建康在不远的地方修筑工事,收到一封生疏汉文来信,季子来接应前他刚找到失忆的广陵,伏身痛哭;西南尚有吴氏兄弟巡视山谷,年轻的将领眺望远方……他想到成亲的时候那轮明月也在的,被簇拥回房经过长廊看冶城孤身坐在角落,那时离秦王抽龙筋不远,伤痕尚未痊愈,然后有个女孩子跑过来,是谁呢——大唐明珠,一曲红绡天下闻。汉末的时候它在,它同样照耀吴越从瘴气泥沼地成为繁华流水,千家万户都能看到并向往。今天它也在,不过是照亮江南的残破罢了。这时候他有点讨厌它了,就像汉唐时喜爱它一样。 月光从姑苏的额发勾下来,沿着他的眼泪湮没了光辉,一如苏州一一抹去了水汽,最后落于唇彩——仿佛贴在耳边轻道赤诚为国尽忠,你不也一样么?接受盛世后的阴影,留得残荷听雨声。 “好酒。”他只说。
0
章节目录
默认卷集
正文
留言
加载中……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