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内容
原创
二创
补给站
站点导航
补给站
创作中心
活动中心
文澜德旧站
注册
登陆
【叶喻】后继者(番外五·流光)
【叶喻】后继者(番外五·流光)
聆雪
大众
加载中……
主持人:亲爱的观众朋友们,大家晚上好,欢迎来到《文艺回廊》的演播现场。在我们往期节目中,请到过很多活跃于艺术领域的“夫妻档”。今天呢,做客我们节目的嘉宾同样是一对神仙眷侣,情深伉俪;两位都是天资非凡、年少成名,如今更是享誉世界交响乐坛的知名音乐家;两人身为指挥与首席带领的星屿乐团,是我国当前首屈一指的大型交响乐团,多次参与重大国际活动,名扬海内外。相信在场观众都很熟悉他们的名字了,让我们有请——叶修、喻文州。 叶修:(和主持人握手,落座)你们这开场白风格,挺复古啊。 喻文州:(认同点头)有那种小时候在电视里看到的华人频道的感觉。 主持人:(面露无奈)您二位是我第一次遇到嘉宾一上来就吐槽节目组的,要不怎么说搞音乐的就是有个性呢。哎,两位之前有看过我们的节目吗? 叶修:换台的时候瞟到过几次,感觉你们找来的嘉宾还是影视、戏剧、文学那些个领域的人比较多吧。 主持人:是这样,所以这次请到二位也算是我们拓展业务范围的大胆尝试了。其实早在几年前,我们就有请两位来做客的计划,但是你们的档期都满了,而且比当红的明星艺人排得还远,一巡演就是几个月抽不出空来,这次还是吸取了经验教训,提前大半年预约的。 喻文州:演出档期这些确实是需要提前很久就安排好的,给你们添麻烦了,实际上我们还是很乐意来录这个节目的。 叶修:因为录制地点在D市,可以顺便回去看看家里人。 主持人:(哭笑不得)原来是因为这个吗?之前就听说两位不太会接这一类通告,杂志之类的书面采访也接得很少——可能小喻首席还好,叶指挥在这方面可以说是一直格外低调,是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吗? 叶修:就,自我定位不是那一类公众人物吧,在曝光度上没什么需求。我们也没有专门的经纪公司给立个人设什么的,接受采访就必定要展露一些私密的东西,感觉没有太大必要。当然我们来都来了,像个人经历和感情生活这些,倒也没什么不能聊的,就是怕被人拿去添油加醋地编排,大伙再看到我们俩的名字,注意力就很难集中在作品上了。 喻文州:参加这一类通告能带来话题度是好事,叶老师也会劝我接一些活动,适当露露脸,增加一下关注度。不过我们还是更倾向于通过做好本职工作来吸引观众的目光,其它的终究是附属的。 主持人:这会不会是因为两位的知名度——包括国民认知度,已经达到一定程度了,才觉得不需要额外的宣传了? 叶修:(摸下巴)这么说好像也没问题。媒体工作者也是挺偏爱我的,有时候随便说了句什么,莫名其妙就被买上热搜了。 主持人:那是,“叶修”这两个字就自带热度,谁不想蹭两下。实不相瞒,每次看到你的话题啊新闻的,我都下意识会点进去看看。 喻文州:(笑)我觉得这就是所谓“红的体质”,这些年我也没少借叶老师的光。 叶修:我的光你还用借吗?(朝主持人摊手)别看他现在说得客气,一会儿就该显露本性了。 主持人:哎,不知道在场观众能不能感受到,他们俩之间的气场……给我的感觉很特别。其他嘉宾夫妻档,要么是老夫老妻,要么是热恋小情侣,这二位倒是两者兼有之了。 喻文州:呵呵,老夫老妻也可以热恋的嘛。 主持人:(抬手安抚台下观众起哄)好的,相信我,接下来还会有很多狗粮环节给两位发挥的。那我们闲话就说到这里,这就进入今天的正题,第一部分,我们把两位各自的音乐之路和相识相知之后的演出做了一个小剪辑——请看大屏幕。 【影像资料】前段是两人少年时期的比赛视频轮番播放,中段是两人还未相识时在不同乐团担任指挥和首席的影响,最终以交叉蒙太奇的形式汇入两人开始合作的演出,后段是两人在这十年间多场演出结束时的拥抱快剪,紧接着迅速倒放,最终定格在婚礼上的誓约之吻。 叶修:(认可点头)剪得还挺好,就是前面太公开处刑了。 喻文州:(鼓掌,侧头同叶修小声说)我突然有点后悔婚礼那时候咱们没弄个类似的,这个也没刻意煽情,只通过镜头语言表达也很打动人。 叶修:(笑)这不就给你补上了,十年前也剪不出这效果啊。 主持人:看来两位对我们的剪辑师还是很满意的,那我们就从头聊起吧。我看前面那部分,是小喻首席的镜头更多一些,好像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参加各种比赛了?成绩可以说是很辉煌吧! 喻文州:我第一次参赛拿奖是八九岁的时候,后面长大一些了,就开始自己到处跑,积累经验的同时也是在给自己树立认同感吧。后来回到国内上学的时候也拿过几个,不过这些都没有太高的含金量,成绩最好的还是帕赛那次了。(望向叶修,笑)当然要感谢叶老师指导得好。在这之后就觉得到头了,没必要再到处参赛证明自己了。 叶修:那场比赛吧,过了多少年,我也是一个想法——文州就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有没有金奖的名头都无所谓。至于“指导”嘛,小提这一块肯定有比我更擅长的,但没办法,谁让他就认准我了呢? 主持人:(被噎到)叶老师,要不咱还是悠着点,我怕你到真正的狗粮环节杀疯了。好了不开玩笑,我们这里还联络到了小喻首席过去的恩师,让我们来看看他们是怎么说的—— 【视频寄语】Angerer:(德语,附翻译字幕)在小提琴入门方面,我指导过上百个幼童,喻是其中一个很特别的孩子。生活在维也纳的亚裔孩子不算多,他最初在语言上的障碍很大,但是每一次见到他,我都能感受到他有明显的进步——当然也包括琴技。我想这不仅是因为他天赋非凡,更多的是因为他具备其他同龄孩子很难有的专注力和坚韧的精神,这样的品质是可以伴随人的一生的。我为他现在取得的成绩感到骄傲,也祝愿他今后的音乐之路光芒常在。 喻文州:(微笑朝主持人点头)节目组有心了,没想到能千里迢迢联系到我的启蒙老师。我很感激她,她教我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影响不亚于另外几位老师。 叶修:大洋彼岸的都联系到了,我觉着后面肯定得有你们刘老师——欸,你看我说的什么?(看到字幕介绍)哟,他都高升副校长了,还身兼L市音协主席,可以啊。 【视频寄语】刘颐:文州是我们L大乐团历届首席中最出挑的一个,所以我记得特别清楚,当初叶修那个乐团才刚刚起步,他亲自来找我要人的事。说实在的,国交当时都来给文州递橄榄枝了,我是真不愿意让他上叶修那儿去,倒不是不相信他叶指挥的能力,可毕竟一个小乐团需要的起步时间太长了,上限也不够高,我就想着这么好的苗子要跟着他蹉跎好些年,还是太可惜了。没想到啊,叶修这人确实有两把刷子,也当真兑现了当年他和我的承诺——他说一定会给他的首席最好的。我那会儿就当他是急着要人,瞎夸海口,也没往别的地方想,后来听闻他们俩的喜事,我这心里一直没少犯寻思——老叶你自己说说,是不是一早就对我们文州心怀不轨了? 主持人:(和现场观众一起起哄)来,有请我们叶老师直面刘老师的灵魂质问。 叶修:(喷笑,连忙摆手)这个是真没有,那时候我和文州总共都没见过几面,哪想那么多。 喻文州:(有些惊讶)不是,哥你还和刘老师说过这种话…… 叶修:(淡定抱胳膊)不拿点诚意出来,他不一定怎么卡着我呢。 主持人:(两头看了看)这么说,叶老师平常是惯于用行动代替言语的类型吗? 喻文州:(笑)也没那么闷骚,只是当年情况比较特殊,这种话如果直接和我说了,他会担心我是被人情裹挟才选择留在星屿的。那个时候我也挺不安的,确实觉得欠了叶老师很多人情,给他做一辈子首席也还不清。以我们现在的关系再回头看,感觉双方都太过于小心翼翼了,以至于无形中走了很多弯路——但怎么说呢,也很值得。 主持人:我发现嘿,这还等没问感情相关的话题呢,你们俩就自己都给抖搂出来了,从来没遇到过这么省心的嘉宾。哈哈哈,来吧,让我们再看看叶指挥这边……都知道您是从演奏转到了指挥——这种情况在你们圈子里应该比较常见吧?钢琴简直是个万金油专业。但我们都很好奇,这中间还有什么契机吗? 叶修:(挑眉)你们是不是也找老高录视频了,不如直接放吧。 主持人:(无奈笑)我这个主持的存在意义好像也不是很大,那么各位请看屏幕—— 【视频寄语】高奉原:小叶这个孩子嘛……嗐,现在也不是孩子了,但我总记着他还上大学那会儿,平时不张不扬的,一聊音乐就灵气四溢的模样。听说他还是个爱翘课的,我在他们学校讲了一学期的选修课,他倒是节节都来了,下了课还爱来找我理论,我一听,很有自己的一套嘛——我们国内指挥界一直缺乏这种敢于质疑、敢于创新的精神。他的理论基础已经很扎实了,又是触类旁通的那种聪明小孩,我就建议他有空去上一下指挥系的课。我看人不说多么准,但有些孩子,你一眼就敢确定,他是能“出来”的那类人——不论他今后选择哪条路,都是能“出来”的。 喻文州:(认真鼓掌)高老师最后说的这个我很有感触,我们指挥在音乐方面是很有宿命感的……或者反过来说也行,“交响乐坛就该出叶修这么一个人”的感觉。 叶修:(看着屏幕上出现的另一张熟人脸)就着这“敢于质疑的精神”,我现在就有个疑问,为什么我的环节都有种公开处刑的感觉? 主持人:不敢不敢。老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不是您的亲朋好友也都比较个性嘛! 【视频寄语】郭元亮:叶总虽说和我们是大学室友吧,但他平时都不着寝室的,咱也不好硬往上贴,不敢说是跟他玩得最好的,也就,第二圈层吧。(比比划划)啊,当然,这些年间还是一直有联系的。当时我们那届毕业,他要进军乐是早就定下来的事,但大伙都以为他是占着钢伴的位置去的,毕竟演奏系里他是最拿得出手的那个。直到散伙饭的时候,他才和我们说,他考的是指挥的岗,我们都惊呆了,有觉得这事儿太牛逼了的,也有觉得他放弃演奏太可惜了的,谁也没想到,指挥界的一颗新星就这么冉冉升起了。我们这拨人,其实大多数都没在干本行了,但有这种神仙室友,就够我们酒后吹几十年牛的,与有荣焉哈。 喻文州:(侧头,小声)怎么没找代总给录一个? 叶修:不知道钻哪个偏远小国开拓商路去了,有些日子没动静了吧。你还想他了? 喻文州:还真有点,主要是他来说的话更有节目效果。 主持人:欸,我好像从两位的悄悄话里听到了一个人,是叶老师很好的朋友吧? 叶修:刚才老郭同志不说的什么第二圈层吗?里面那圈就给人让道呢。(看到主持人一脸意味深长)不是吧,我们俩还即兴帮你垫词儿了? 主持人:我也心说你们俩太配合了,不知道的还以为咱们事先串过词了呢。我和在场观众声明一下啊,我们节目真的没有剧本。来,让我们有请叶指挥学生时代的密友——代泽华先生。 喻文州:(起立鼓掌)天哪……节目效果拉满了。 代泽华:(入场,与喻文州握手,和叶修拥抱,向主持人与在场观众俯首致意)大家好。 主持人:(请代泽华入座)观众朋友们发现了没有,代先生外形条件也很优越啊,还特别有那种文艺气质。你们学艺术的都是这种颜值水平吗?怪不得理工科的男生那么多找不着对象的。 叶修:诶,这就是甩锅了。学艺术的男的,脸好看的是不少,内部解决的也不少,都没太介入异性求偶市场。 喻文州:(被逗笑)我觉得他们在艺术类专业的男性里也都是很帅的了。 主持人:可别谦虚,怎么还把自己摘出去了?嗳,话归正题,节目组这次为了请到代先生可是花了不少工夫,听说您有好几年没回国了? 代泽华:刚才在后台的时候,我一听老叶说“因为录制地点在D市,可以回去看看家里人”,就一拍大腿:完了,这不把我台词给抢了吗?还得感谢节目组报销的机票,虽然都是借了叶大指挥的光,但我们太熟了,就不谢他了。 主持人:哈哈哈哈,这个确实能看得出来。我们放视频寄语的时候,叶老师还是坐直了在看的,代先生一上来,他整个人的状态就都松弛下来了。 代泽华:不应当啊,我可是最能揭他老底的人。 叶修:(重新坐直,瞟)是吗? 喻文州:(颇有兴致)有没有什么我以前没听过的? 代泽华:(望向叶修,笑)那我得好好想想。 主持人:咱们这个节目的第一部分吧,通常我们会冠以“寻找过去”、“追溯回忆”等等说法,其实说白了就是揭老底环节,您千万别客气。 代泽华:像郭兄刚才说的,老叶不怎么住寝室,当年是出来和我合租的,所以我应该才算是他大学时期真正的室友。(摸下巴)有共同生活的经历,能说的就太多了,一时有点不知道该从哪说起。 叶修:揭老底嘛,那都是互相揭的,从我开始也一样。合租的最大好处是不用总往学校的琴房跑了,两个人也相对清静一些,唯一的问题是琴房就一间,还得和他抢。 主持人:这个问题最后是怎么解决的? 代泽华:哈哈哈,直到毕业也没解决。我们不是一个学校的,也没有排同一个曲子的时候,就经常在琴房里用各自的乐器“打架”。 叶修:(看了喻文州一眼,搭了搭人手背) 喻文州:(不明所以)嗯? 主持人:(促狭)怕你吃醋吧。 喻文州:……啊?我可不想和你在琴房里打架。我刚是在想,还好哥不用练琴了,不然得多了多少家庭矛盾。 叶修:别说,和老代我还能抢一抢,你我是真抢不过。别人家两口子吵架都睡客厅,文州可好,能睡琴房去。 主持人:(笑场)真有这事吗? 代泽华:(举手)真有,我作证。老叶大半夜急得睡不着,还喊我给他支招。 叶修:(扶额)这个就不用说出来了。 喻文州:(不好意思地摆手)主要是怕吵到女儿,还是不说那次了。我有件事挺好奇的,从我了解的叶老师来看,他是不太热衷于社交的那种类型。但他的朋友普遍是学生时代结交下来的,是在那个时期更活跃一些吗? 代泽华:没有,他当年还更闷一些,这些年倒是为了生计学会和人应酬了。学音乐的人就很两极分化,要么社交达人,要么自闭儿童。有时候我强拉着他出去,他也不太爱理人,而且他还不会喝酒,就更完蛋了。我们那拨老家伙,都是认识得久了,知道他有真本事,为人也耿直,觉得这个人值得交往吧。 叶修:(一本正经)嗯,我在业界混,主要靠人格魅力。 主持人:我发现咱们这个谈话节目,确实不太需要主持,节目效果就很有保障。不过今天时间有限,还是请代先生稍事休息,有请小喻首席为观众们演奏一曲,我们待会儿再见。 【现场演奏】喻文州演奏了舒伯特的《魔王大随想曲》。此曲有“最难小提琴曲”之称,特点是无需伴奏,仅凭演奏者一人可以制造出多个声部同时在演奏的效果。 主持人:(和现场观众一起鼓掌)好的,感谢小喻首席的精彩演出。我还是第一次有这种……小提琴也可以一人顶一个乐团的感觉。能不能和大家说说,是出于什么考虑选了这首《魔王大随想曲》呢? 喻文州:虽然是很早就接受了节目组的邀约,但告知我们演播的具体流程是在一个月前。这个演奏环节是可以自由决定的,按理来说是选演过的曲子比较稳妥,但我和叶老师商量了一下,都认为应该拿出一些新的东西来以示诚意。如果单纯为了节目效果考虑,同样难度水平的曲子——比如帕格尼尼那几首,我要熟悉很多,不过这一首是在上节目之前花了两周左右时间练出来的,也算是给自己的一个小小挑战吧。 主持人:(惊讶)这相当于是……现练的?我的天哪……那个,我先冷静一下,还是让咱们专业的叶老师夸两句。 叶修:(点头)完成度还是可以的。不过这曲子技巧性很强,专注于技巧的完美,就会少一些音乐性的阐释。时间紧嘛,也是没办法的事,我对他这场的期望就是别拉呲了就可以了。(搂了一把)挺好的。 喻文州:(低头笑)是没什么明显失误的地方,但我觉得还蛮一般的,刚能脱谱的程度吧。也就是在节目上,我感觉要是私下里,都有可能要挨批了。 叶修:(哭笑不得)不是,当着全国观众的面,控诉你老公是魔鬼不合适吧?我建议这段掐了别播了。 主持人:诶,节目组还是想希望二位展示平时真实的状态的。要我说,那肯定是因为您曾经这么魔鬼过,小喻首席才有此一言啊。 叶修:这要是练了很久的吧,我确实得批评两句,因为不符合他一贯水准。但这曲子俩礼拜都是往多说了,我天天看着呢,他也没光盯着这一首练,还要为后续演出做准备。今天在场观众是来听我们俩话家常的,也不是奔着听他拉琴来的,就是间隙听个乐儿,拉成这样我是真的大体满意的,私下里可能会挑一些细节的不足和他说说,哪至于要尅人。 喻文州:我也没有控诉的意思。(笑)如果是在家里,我随便拉点什么,拉成什么样,他也都喜欢听,有时候还会陪我一起玩。但一旦登上台,我就是专业的演奏者,是正规乐团的首席,叶老师要求严一些,不仅是对乐团负责,也是替我爱惜羽毛,我一直很喜欢他这一点。 主持人:(搓脸)到时候后期剪辑看咱们回放,估计得以为每一段都是狗粮环节。好在我们也没偏题,第二部分本来就是要请两位来聊聊现在的事业的。在此之前,我们还要请出一位神秘嘉宾——两位要不要先猜一猜是谁? 喻文州:我应该猜到了。从代总出场开始,我就想到节目组可能也会请他来。 叶修:那个……你们俩关系有那么好吗? 喻文州:肯定是比不过你们的,不过对我来说,交情从学生时代延续到现在的,只有艾菁一个人。(朝主持人合掌)不好意思,我如果猜对了,是不是就抢您的词儿了? 主持人:(淡然)没关系,我已经认清了自己的定位,这场访谈我就是个打杂的。让我们有请——曾在星屿乐团任职七年的陈艾菁先生。 陈艾菁:(入场,分别和喻文州、叶修拥抱,向主持人和台下观众鞠躬致意)大家好,很荣幸能参加这次节目的录制。(面露怀念)首席和指挥,都好久不见了。 喻文州:(笑)你还是习惯这么叫啊。 陈艾菁:说心里话,刚来到现在的乐团的时候,因为没有你在,我觉得特别不习惯。 叶修:……我收回之前的话,你俩这真不是一般的关系。 主持人:冒昧问一下,您当初是为什么离开星屿的呢? 陈艾菁:看起来有点像“七年之痒”,实际上并不是。直到离开乐团,我都和星屿乐团的大家相处得很愉快,当时还是很不舍的。 叶修:这个还是我来说吧。就是他们现在的乐团来挖人,我也觉得一直让小陈给文州当副手屈才了,一看那边待遇给得够高,能让他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就放他走了。 陈艾菁:待遇方面是叶老师亲自去帮我谈的,我一直很感激。一开始头上顶着“叶修带出来的首席”,还觉得压力蛮大的,现在……(腼腆笑)应该可以说是不辱没叶老师的名声了。 叶修:没有没有。你也好,文州也是,来我这儿的时候都是成手了,叫声“老师”是给我面子,谈不上真教你们什么了。 主持人:刚才小喻首席说,你们是学生时代延续到现在的交情。我看资料显示两位是上下届的亲学长和亲学弟,当年在L大乐团的时候也是小提琴的正副首席吗? 喻文州:是的,不过艾菁对我来说并不是单纯的副手角色,因为他很优秀,还是有一些微妙的竞争感在里面的。 陈艾菁:(摆手)太过奖了。最初在学校的时候,我只是胜在已经有了一些混乐团的经验吧,因为文州从小就是专精独奏的,没有接触过乐团运作,一上来就做首席难免没那么得心应手。独奏方面我就完全没有可比性了——十年前我可能还不会说得这么绝对,作为旁观者见证了他这十年来的精进,我是真的心服口服,自叹弗如。 叶修:也不用太谦虚,小陈作为乐团首席的能力确实很不错。前些年他还没走的时候,我带着乐团做四大小提琴协奏曲的巡演,因为文州上独奏席了,一提首席就自动让给小陈了,那几场演出的完成度我个人是非常满意的。 喻文州:我也觉得很尽兴。既能过独奏的瘾,又能和自家乐团打配合,那一段时间的巡演虽然很辛苦,但是每天都特别有精神。 主持人:正好也说到演出相关的话题了,两位来上我们的节目,我们就有义务帮着宣传一下——近期乐团或者你们个人有什么活动安排吗? 叶修:还宣啊?(笑)观众一直嫌票卖得太快了,让我们低调着点儿。 陈艾菁:这个我证明,星屿的内部人员也是没有购票优先权的,家里人想来看一场演出都很难。 喻文州:唯独这方面是很难改良的,最大的音乐厅能容纳的人数也有限,如果演出排得过于密集,一来乐手们吃不消,再者也会挤压排练时间,降低演出质量。为了满足观众们的期待,我们初步商讨的方案是在一年原有的两个大演出季的基础上,增设几个小型演出季,不过内容上就不会是太“大”的曲子,这样就可以在保证充分排练的基础上,给大家带来新的作品演绎了。 主持人:这样的话,压力会不会还是大了不少? 叶修:倒也不会,因为前几年里我们适当削减了一些工作内容,包括国外的演出邀约也都没应——家里有闺女要陪嘛。现在孩子大了点,最开始的毛病也好利索了,我们就可以稍微脱开手了。 主持人:……又是没用我多嘴,闺女这话题就自己蹦出来了。再次和观众朋友们澄清一下,我们真的没事先串过词儿,可能两位嘉宾天生就是和我们节目组这么有默契——那么也请陈先生稍事休息,我们准备进入第三部分——这一次让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 【影像资料】大屏幕播放起一段清晰度不高的古旧影像。温馨的客厅里,温柔的女声呼唤道:“来,小宝到这儿来。哈哈哈,慢一点。”紧接着画面中出现了歪歪扭扭爬过来的幼儿,白白胖胖还咯咯直乐。镜头晃动了一下,现出男人的半身来——他怀里还抱着另一只一模一样的白胖团子,面部表情却大有不同——该幼崽竟像是有些嫌弃地看了一眼地上的“滚地龙”,随即往男人怀里钻了钻。女人嗔怪道:“你也放大宝下来活动活动,一天天的都快长在你身上了。”男人答:“他又不是不会爬,愿意要抱就抱着呗。嗳,要不要下去和妈妈玩?你看,他还摇头了,都能听明白人话了。” 主持人:(和现场观众一同起哄)来,大家一起说,可爱不可爱? 喻文州:我的天……其实我以前有看到过照片,满月和周岁的都有,但还是第一次见到会动的。(和导播示意)真的太可爱了,可以再放一遍吗? 叶修:……我就说吧,和我沾边的都是公开处刑。(摸鼻子)不过这东西是哪儿弄来的?可有年头了,我好像也没有看过的印象。 主持人:哈哈,这个就是保密的了。可能观众们要有疑问了,为什么这个视频不在节目的第一部分里面放,而要放在最后这个更贴近于“展望未来”的环节里。我想,人类最无私的爱并非通过血缘延续,而是通过家庭传承。两位做了一个了不起的决定——选择领养一个孩子,多多少少源自于想要传递从原生家庭得到的爱吧? 喻文州:这个……(和叶修对视,缓缓点头)当然是有关系的。只是比起原因,我觉得“传递爱”更适合作为一部分结果存在,孩子不是承载我们这部分情感的容器——我知道您没有这个意思,领养肯定是值得鼓励和赞扬的行为,但我们做监护人的,还是不太希望孩子有“受了恩惠”这种想法。感情是相互的事,不是我们单方面在奉献,和女儿相处这几年,我觉得自己所得到的远比付出的更多。 叶修:我也觉得这个事不用往高了拔,就是和孩子挺投缘的,我们也有抚养能力,就做了,和人家能生孩子就生了一个的家庭没什么大区别。其实我和文州这方面想法倒是受原生家庭影响比较大,双方父母都不是爱标榜父爱、母爱有多伟大的那种,也不会灌输“要回报养育之恩”之类的想法,过好你自己的日子,就是最大的回报了——我家老爷子就是这种,我们对闺女的期望也是这样的。 主持人:(连连点头)还是很羡慕你们这样的家庭氛围的,咱们国内社会,为人子女的,受“孝道”规训依然是普遍现象,我也觉得用“爱”来代替“孝”是更加人性的方式。嗳,来聊点轻松的,我刚才注意到,叶老师说你们和有生育能力的家庭没什么区别,我即兴提个不那么恰当的问题哈,要是真能生,你们俩准备让谁来生? 喻文州:(端坐微笑)那还用说吗?(用口型说:他是攻啊)不过我建议这段掐了别播了,我也是需要一点点包袱的。 主持人:(笑到失声)不是,我们确实能看出来他是…… 叶修:(笑到歪倒在喻文州身上,顺便搂)说正经的,这活儿还是我来吧。遭罪不说,耽误我们家首席练琴可是大过,反正我几个月不上台也不影响状态。 主持人:既然这个差使你们俩抢着干,那平时在家里,谁更像是“男妈妈”? 喻文州:(憋笑,摸了摸鼻子)这个嘛……从刻板性别印象来说,我觉得,嗯…… 叶修:(挑眉)你接着说呗,不敢说还一个劲往我脸上看。平时家里面的活是我干得多一点,也不是说我就多乐于奉献,像我刚才说的,主要是根据我们俩职业路线决定的。文州要长期保持好演奏状态,日常就需要大块的时间来练琴,他也常年养成习惯了,每天不练够那个时间都浑身不舒服。我这边的活嘛,零零碎碎的时间也一样能干,而且他从小在家就不干活,更不会做饭什么的,陪闺女的时间我们俩基本是对半分的。 喻文州:这么多年来我一直都是被关照得更多的那个,还是挺惭愧的。叶老师真的很会照顾人,就是看起来不太像对吧?(笑)像我小时候爸妈忙,家里常年是有阿姨在的,当然我们两个的工作也都不算轻松,叶老师就比较注重生活空间的私密性吧,所以顶多是一个季度请人来大扫除一次,平常琐碎的家务大多是他在做,做饭也很在行。 叶修:但这个事儿你要说是刻板性别印象吧,我觉得这更符合当爸的刻板印象才对。“男主外女主内”那说的是女方不工作的情况,俩人都工作的情况下,男的体力更好,家务不就应该当爸的多干点吗? 主持人:(和现场观众一起鼓掌)我有预感,叶老师又要上热搜了。最后这一句一截图,妥了,别人不截到时候我都得截一张发出去,让广大不爱做家务的男同胞们看看人家事业有成的顶尖音乐家是怎么说的。 喻文州:我觉得这方面还是叶老师家里耳濡目染得好,爸爸做饭就特别好吃。 主持人:我好像听说了个不得了的秘闻——咱们那位首长同志还很擅长做饭的?哎,一说起这位,我总有点不敢cue,但聊还是要聊的。(望向叶修)叶老师觉得父亲在哪方面对你影响最大? 叶修:(回头看了一眼屏幕)打个商量,能不能别把他老人家年轻时候的相片和我并排放一起,感觉有点像故意寒碜人呢? 主持人:(大手一挥)那好说,咱干脆不放照片了。让我们热烈欢迎今天的重磅嘉宾,叶兆恒——叶将军莅临我们演播厅。 喻文州:(惊,起身鼓掌)哇,咱们节目这么有排面的吗? 叶修:(呆,慢半拍起身)……老爷子这嘴是真严实。 叶兆恒:(入场,和喻文州拥抱,和主持人握手,看了叶修一眼)怎么,很意外? 主持人:来来,您快请坐。那个,叶将军…… 叶兆恒:(摆手)别带衔儿了,我是作为孩子亲属来的,叫叔就得了。 主持人:好的,叶叔叔。看来不光叶指挥意外,现场观众也都很意外。这我得声明一下,新闻和军事频道也无权买断首长同志的肖像权,我们综艺频道还是可以走正常流程邀请的。哈哈,不开玩笑了,但我们节目组一开始真的没抱什么希望,想着能录个视频就好,没想到叶叔叔答应得特别爽快。 叶兆恒:你们这演播厅离我单位不算远,下班换身衣服就过来了,还搞那么麻烦做什么。 主持人:说来我还是第一次见到您老穿便装的样子,怎么说呢……(台下观众齐声喊帅)哎,帅就不用说了吧,全国人民几十年来公认的,主要是和固有印象挺不一样的。 喻文州:我第一次见到爸爸也有这种感觉,不过稍微仔细想想就知道了,过于古板的家庭应该很难教育出自由开阔的艺术家。(笑)爸爸只是严于律己,对外界种种的接受度都很高,从来没有脱离过群众的。 主持人:对对,我想表达的就是叶叔叔比想象中更接地气,完全没有高高在上的感觉。那么叶老师,是不是可以回答一下刚才的问题了? 叶修:这也不太好概括啊……感情观吧可能是。 主持人:相信很多观众朋友都知道叶叔叔一生专一于一人的事,这是又要借机撒一把狗粮的意思吗? 叶修:不只是对伴侣的感情,还有对朋友、子女的。年轻的时候会觉着老爷子待人“硬”了点,后来再琢磨琢磨,就发现“硬”后面的本质是真诚,不掺些有的没的,也挺好的。 叶兆恒:别,我也觉得“硬”是缺点,像文州那样“软”一点也不见得就不真诚了。我这是岁数大了不好改了,你还是学点好的吧。 叶修:您是没见过文州“硬”的时候……要不咱还是换个说法,他一较起真来可不带含糊的。 叶兆恒:对,人家那是分场合的。你到了哪都习惯那一套硬碰硬,吃了亏也只能自己往肚里咽吧?不过你要是觉得这样舒坦,也无所谓了。 喻文州:(忍笑,向主持人颔首)我觉得他们父子俩这段对话就是“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最真实的写照。 主持人:那我再来问问叶叔叔,您认为自己对孩子最大的影响是什么呢? 叶兆恒:认准了就尽全力去做,喜欢的就一直坚持,对人对事都一样,说不好听点就是不撞南墙不回头。过去也纳闷,怎么俩小子都倍儿有主意的,再一寻思,我也是这德行,骨子里带着倔劲儿。 主持人:(来回打量)我发现同样的特质在不同的人身上,体现出的效果也很不一样。 喻文州:(笑)可能还是他们俩长得不太像的缘故。 主持人:那小喻首席和你爸爸长得像吗? 喻文州:有人说像,也有人说不像,不过我们站在一起还是能让人一眼看出是父子的。 叶修:(比划)神态上比较像,单论五官更像他妈妈一些。 主持人:观众们是不是更好奇了?也不卖关子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喻家父母有什么要对孩子说的话。 【视频寄语】喻笑泉:我儿子嘛……是那种懂事很早的孩子,也是因为当年不太稳定,我们总要国内和奥地利来回跑,没能给他无忧无虑的童年和足够的陪伴,我和他妈妈都很愧疚。其实我们对文州从来没有争气啊出人头地啊这些期望,最初让孩子学点乐器也只是想培养个兴趣爱好,我和他妈妈是走过这条路的,都知道做这一行要下多大的苦功,还是希望孩子能过更轻松的生活——可惜他没给我们溺爱出一个纨绔子弟的机会。(笑)文州能有今天的成就,是他自己真的很努力,而且他的努力还不是类似那种……功利性地要强,还是发自内心地喜欢去做,这很可贵。人活一世,能投身于真正热爱的事业,我一直很为他高兴,为他骄傲。想和他说的话嘛……有了Renee小公主之后,生活上应该会有很多辛苦的地方,别忘了好好照顾自己,(飞吻)爸爸永远爱你。 喻文州:(笑眯眯回飞吻)我也爱你。 叶修:我怎么感觉老丈人这些年都没变过样,比我们老爷子还厉害,吃仙药了吧。 喻文州:其实也有偷偷染过头发的,哥不也没怎么变样吗? 叶修:你那是天天看着我,哪能看出变化来。我都快到第一次见你爸时候他的年纪了,你回想一下,我现在有他那时候看起来年轻吗? 喻文州:(仔细观察了一番)差不多吧,都是三十来岁的感觉。怀着奔头在做自己喜欢的事,眼神都不一样,这样的人都不容易显年纪的,(望叶兆恒)爸爸也是这样。 【视频寄语】工作人员:纪女士由于特殊原因没能接受我们的视频采访,但为我们留下了一封手写的短信,(向镜头展示信纸)这里由我来代为宣读一下。“文州:见信好。近期舞团于非洲义演,信号欠佳,未能配合采访,深感抱歉,故以此形式回答节目组准备的几个问题,望见谅。一、关于教育:说来惭愧,我未曾尽过几分为人母的本分,没接送过你上学,没亲手为你做过饭,鲜少陪你游玩……在你成长过程中缺席太多,自是不敢大谈“教育经”,唯一做到的就是支持你的一切选择。这一路是你成就了你自己,无关我与你父亲,而你早已青出于蓝,我们皆因你而自豪。二、关于近况:前月演出视频我已观看,发挥稳定,略有进益。四大协奏曲的演绎皆有新意,未来可考虑进行海外巡演,当前还是应以陪伴了了为重。三、关于婚姻:当初知晓你的伴侣同为男性,我心中难免忐忑,只因你们注定要面对更多困难与挑战。但看到你谈及他的模样,我又莫名安下心来——我始终相信你的判断。小叶这些年也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他是个优秀的指挥,亦是值得托付的良人,确如你当年所说,是“很好”的。愿你们继续互相扶持,生活幸福。——母,纪晚棠。” 叶修:(捋头发)我好像还是第一次听到岳母夸人,太荣幸了。 主持人:岳母大人好文采啊,简洁又不失温情,还是亲笔信,这年头可太少见了。 喻文州:(笑)我妈妈是那种很符合传统定义的大家闺秀,字很好看的,在国外这些年也没扔下书法功底,我学写汉字就是她教的。 叶修:就是你说小时候挨过揍的那一段? 喻文州:敲了两下手而已,哪里比得上……(自觉收声)咳。(恰好迎上叶兆恒的目光,连忙接话)相对来说还是爸爸负责任得多,每次哥和我聊起他小时候爸爸是如何事事经心的,我也会觉得有些羡慕,不过我已经很习惯和父母的这种相处模式了,他们对我完全没有控制欲,只有支持和鼓励,这样的精神后盾对我来说同样很重要。 主持人:相信两位和女儿的相处方式应当是吸取双方父母精华的了。那么,节目临近尾声之时,今天也有幸得到了两位爸爸的许可,让我们的小公主首次公开亮相——有请叶了了小朋友。 叶了了:(入场,向主持人和现场观众鞠躬,到叶兆恒身边落座) 主持人:早就知道小公主长得漂亮,这回见到真人,这气质更突出啊!说不上更像你们俩谁,融合得很完美。 喻文州:宝贝,和叔叔介绍一下自己吧? 叶了了:You can call me Renee.(叶修轻声提示“尽量说中文”后无缝转换)也可以叫我叶了了。我现在上初中一年级,快过十岁生日了。 主持人:啊?不到十岁就上初中了,是跳级了吗? 叶修:嗯,七岁的时候带她去考插班测试,老师说孩子数学挺好的,英语又是母语水平,进三、四年级都可以——三年级已经算是跳级了,我们当时想着刚到一个新环境,还是稳妥起见,让孩子适应适应,就让她去三年级了,过了半年她总说没意思,到底跳去四年级了。 叶了了:后来也没什么意思,不过我不想总是换班级,就这样吧。 主持人:天呐,两位这是捂着个天才儿童不让人亮相啊? 喻文州:(摸了摸女儿脑袋)双语学校有很多外籍老师,也不会教孩子谦虚什么的,都是有什么就说什么。了了学习能力确实很强,我和叶老师加一起可能都没有她学文化课有效率。不过我们当家长的不好把话说太满,就怕以后一旦“泯然众人”了,孩子心理落差会比较大。 叶修:不说泯不泯然众人的,现在就挺愁的,小丫头和我们俩这种鼓捣“哆唻咪发嗖拉西”的没有共同话题,就爱找她爷爷玩,老爷子那好几柜子模型可算有人继承了。 喻文州:(笑)有时候我都想去补补课,总觉得不擅长数理都不好意思跟她聊天了。 叶了了:(突然起身,坐到了喻文州身边,同他耳语了几句) 喻文州:……嗯?(低声安抚)没有没有,daddy刚才开玩笑的,夸你很厉害的意思,不是真的被宝贝伤害感情了,不需要道歉的。我们和你聊天都很开心,好宝贝不担心啊。 主持人:哎哟,我还以为Renee是不太爱言语的那种高冷小公主,私下里这么贴心的吗? 叶兆恒:同龄的孩子里,我们家这个小姑娘确实称得上是天才,但现在这个时代也不罕见,良好的教育环境下,天才是可以量产的。我觉得更难得的在于,文州带得好,没让她染上恃才傲物的思想,这么小的孩子,同理心这么强,以后大有可为。(欣慰) 叶修:哎,怎么让您说的这孩子和我没关系似的? 叶兆恒:也没见你跟孩子谈过心啊,成天净扯些有的没的了。 喻文州:呵呵,言传身教嘛。我做前面那一半比较多,叶老师就主要负责后面那部分了——让宝贝每天有个愉快心情也很重要,是不是? 叶了了:(点头)我爸平时比daddy话多,基本都是废话,但生活就是需要很多废话填充。 主持人:别说,这话听起来还有几分哲理。欸,听说了了也会一点乐器对吧?那你是怎么看待爸爸们的工作的呢,身边同学也有很多都知道他们是有名的音乐家吧? 叶了了:嗯。他们都觉得搞音乐的很酷,我也觉得还行,因为比较特别吧。他们爸妈一般都是政府部门的,还有做生意的。 叶修:我们最特别的地方难道不是性别吗?(笑) 叶了了:(淡定)是,这点也挺酷的。 主持人:刚才了了是不是提到,你马上要过生日了?我还听说,你的生日是一个很特别的日子,往年都是怎么过的呢? 叶了了:我的生日也是他们的结婚纪念日,所以每年都会选我喜欢的曲子,安排一场纪念演出一起庆祝。去年爷爷和叔叔他们都来了,(望叶兆恒,微微笑)今年应该也可以和爷爷一起过了。 叶兆恒:(摸孙女脑袋)嗯。 喻文州:了了和爸爸的隔代亲真的格外明显,可能我们和她相处的时候还不太感觉得到,看着他们才觉得亲情原来完全不需要依靠血缘维系。 叶修:和我相处的时候你还感觉不到吗? 喻文州:(低头笑)那是另一回事。 主持人:欸欸,两位,别急哈,真正为你们量身打造的狗粮环节这就来了。因为了了小公主的十岁生日,也是我们两位嘉宾结婚十周年的纪念日,所以节目组特地请来了一些亲朋好友,为他们录制了几条视频祝福,请看大屏幕—— 【视频寄语】星屿乐团众人:(演奏了《费加罗的婚礼-序曲》的节选)祝指挥和首席年年如新婚,岁岁常相见! 莫凯&秦婕夫妇:哎哟老叶同志,这一晃就十年了哈。还是我老婆人美心善,主动提供了特别售后——又给你们做了一对新戒指,十周年限定版。下了节目兄弟们老地方等你,带着家属一起来拿吧! 霍天宁:叶老师,文州哥,好久不见啦!我现在正在挪威卑尔根的一个小镇,带着叶老师送的那把手风琴,准备卖几天艺为生,哈哈哈哈!不过你们放心,只是难得出来放飞几天,下周我在文州哥老家还有场演出来着,过年的时候咱们D市再聚吧!遥祝你们新婚……啊不是,哎,都怪你们还和十年前没什么区别,那这么说应该也没毛病吧——祝两位新婚暨十周年纪念日快乐!也提前祝Renee宝贝儿生日快乐,宁宁哥哥爱你哈!(飞吻) 哆唻咪:(牛友友:来,祝你亲爸们纪念日快乐)喵! 喻文州:呵呵,连我们家咪咪都没落下,节目组有心了,谢谢你们。 主持人:嗳,不急着道谢,还不止这些呢。叶老师今天一上台就吐槽我们节目风格复古,没关系,可以更直白点,我们就是土。而土的精髓呢,当然就是搞合家欢、大团圆啦—— 叶秋:(携妻儿入场,推着三层蛋糕)给小公主的蛋糕来喽,了了想没想叔叔婶婶和你两个臭弟弟啊? 叶了了:(飞奔迎上)嗯! 叶麟:(腼腆低头,牵起姐姐的手摇了摇)我也很想了了姐姐的。 叶麒:(站在一旁抱胳膊)可不是吗?昨晚都激动得睡不着。 叶了了:(盯)那你呢? 叶麒:我、我也还……可以……吧。 代泽华:(携女儿再次入场)我们蓁蓁也想了了妹妹了吧?我看她在下面急得够呛,就一起带上来了。 叶了了:Oh Loretta!(拥抱)I miss you so much. 代芸蓁:So do I,Renee.Happy birthday to you!(递小礼物) 主持人:代先生的女儿居然这么大了,看不出来啊。 叶修:嗯,十四了都。我们家丫头一直和老代他们家那个玩得好,都是双语背景的缘故吧。 喻文州:(感慨)当时也没想到她这么快就能交到朋友,真的很感谢大家都这么爱护了了。 主持人:哈哈,那当然是因为咱们小公主值得。好的,热闹过了,节目也临近尾声了,咱们就再来聊两句事业方面的话题升华升华?(笑)相信对我们嘉宾这个领域有所了解的观众应该都有所感触,近些年来,交响乐坛在“平民化”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这个真不是打官腔背词儿啊,我本人也很喜欢古典音乐。回顾过去的十年,我作为一个普通听众,能切实感受到咱们整个音乐市场发生了特别大的变化,两位作为带头搞推广的艺术工作者,是真的功不可没。在这里,我厚着脸皮代表一下广大听众,衷心感谢你们的努力和付出。 叶修:谢就不用谢了,太客气了。这个事吧,首先不是我们一家之功,也没有多么高尚,本质还是互利互惠的。市场打开之后,最直观的就是会增加更多岗位,业内也就不会有那么多同僚被迫选择改行了。我们不想大家一提到艺术类专业,先想到的就是毕业就喝西北风,多少父母反对孩子走这条路,无非就是怕前途未卜,长久以来导致了很多年轻人都含恨没能选择心仪的行业;我们也不希望一提起艺术工作者,大家脑海中最先浮现出的是“不沾阳春水”的刻板印象,其实我们也都是靠手艺、凭本事吃饭的,最普通的劳动人民。来听一场音乐会,和你去电影院看一场电影,甚至在家打几局游戏一样,都是寻常的娱乐活动。音乐厅是有一些最好能遵循的礼仪,但它不该被打上“上流”的标签;音乐或许有雅俗之分,但没有任何一种音乐是精英阶层专属的娱乐。一直以来我们最想传达的一个观念就是:无论从业者还是听众,都不要把自己圈住,人人都可以喜欢音乐——成,说完这句感觉可以直接收尾离场了。(笑,望喻文州)我就说这些吧,留给我们家首席再讲两句。 喻文州:叶老师应该是体谅我前面说得比较多一些,这个部分我好像没什么可以补充的了。一定要说的话,就是人力成本摆在这里,就算有资本介入,把S席票价压到和电影票一个价格,大面积去铺推广,也不是每个人都有余裕时常去电影院看电影的。所以是否选择来现场听音乐会,纯粹是个人选择。有经济能力和空闲时间的来捧个钱场,我们肯定很感激;能在网上听一听,留几条评论捧个人场,我们也很满足。 主持人:是这么个理儿。虽然还需要时间沉淀,但我们都相信“走近人民、贴近群众”是一条注定光明的道路。哎,最后感叹一下两位嘉宾对节目节奏的把控也很精准,我说自己都快成可有可无的了真不是开玩笑,其实我今天的状态特别放松,这种“失业”体验还是很愉快的。再次感谢两位做客我们的节目,当然还要谢谢几位特别嘉宾,非常感谢你们的到场。最后的最后,就再让我“失业”一次,辛苦我们两位嘉宾来给今天的录制画上句号吧! 叶修:(抱起女儿,和喻文州比了个“请”的手势) 喻文州:今天有幸和叶老师共同参与《文艺回廊》的录制,真的收获了很多意料之外的惊喜,非常感谢节目组的用心准备和亲朋好友们对我们的祝福。还要谢谢观众朋友们认可、喜爱我和我先生的音乐,我们还会继续做自己喜欢的事的,希望你们也是。(鞠躬) 【番外五·流光 END】
0
章节目录
默认卷集
【叶喻】后继者(番外五·流光)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