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内容
原创
二创
补给站
站点导航
补给站
创作中心
活动中心
文澜德旧站
注册
登陆
【宽辛】九万字
二
桃花青团
2024/12/24 10:23
大众
加载中……
本来想周五更的,但是最近不太开心,明天和下周也都有不太开心的事要做,想想就好丧啊……就想找点开心的事做做。 本章有几个NPC角色出场。 二 一路颠簸,四人终于抵达了镇戎军城。 咸平三年,名将李继隆请城镇戎,其弟李继和奏曰:“平凉旧地,山川险阻,旁扼夷落,为中华襟带。”这才有了如今的镇戎军城。 镇戎军城乃镇戎军治所所在地,集中了该辖区内所有的卷宗、文书,又是辖区内最大的城镇,消息灵通,交通便捷。在来路上四人已经拟定了策略,选择这里作为调查的据点,再向周边辐射。 镇戎军城北部不到五十里处便是高平寨。宋夏议和之后在这里设立了榷场,贸易往来频繁。韦原在这里也略有经营,一方面是为了赚钱,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方便行事。城南部则逼近六盘山脉,离卢冲失踪的地点应是不远。从这里前往泾原路治所平凉城,用快马只得一日之程,往德顺军治所笼竿城更是半日可达。 按照计划,韦原与元仲辛住进了他老早就在这里置好的宅子,扮做来谈生意的商贾混迹于榷场内打探消息。王宽则带着假扮成随从的薛映住进了驿馆。 泾原路新任走马承受即将到任的消息经由驿站一道一道传递下来,已于日前教当地的官员得悉。是以王宽向镇戎军知军蔡见贤递上帖子之后,来接他前往府衙的轿子很快就出现在了驿馆门口。 蔡见贤四十多岁,中等身材,面容瘦削。王宽与他见礼之后,便自觉坐在堂屋下首。 “老夫虚长些岁数,斗胆称一声王贤弟,不知可否?”蔡见贤一早便打听出王宽乃是王参政家的公子,不敢怠慢。加上他是边官,虽品阶高于王宽,却不好以上官自居。 “蔡大人客气了。下官不过崇文院一个小小校书,因家父之故,才得了这个差使,此番前来也是为了学习历练。”王宽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旁人听起来以为是王博为他谋了这个差事,却不知另有内情。 跟在他身后的薛映几年下来也都对王宽这“地上躺躺不算骗人”的套路习以为常,而且他向来木着一张脸,没有露出丝毫端倪。 “此言差矣。听闻贤弟乃今年春闱新秀,前途不可限量。” “蔡大人谬赞。下官初到镇戎军城,人生地不熟,还望大人多多关照。” “哈哈,这是自然。为官之道,本就是于人方便,于己方便。贤弟若有任何问题,尽管提出来,老夫自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两人一阵寒暄之后,王宽便提出想查看一下镇戎军近两年的卷宗文书。蔡见贤满口答应,立刻吩咐身边一位姓石的巡检带他们去西厢存放公文和卷宗的处所。 “石大人在这镇戎军任职多久了?”离西厢还有几步路,王宽趁机与他攀谈。 “不敢当,下官在这里有七八年了。”石巡检生得人高马大,明知王宽他们从京中来,却也并不热络。 “原是经历过宋夏之战的前辈,令人敬佩。” “职责所在而已。” 王宽见他似乎不太愿意与自己交谈,也不勉强,正好也到了目的地,便不再搭话。 石巡检在一扇门前停下拱了拱手:“好叫大人得知,西北边陲向来人手紧缺,衙里大多也是不通文墨的粗人,这卷宗文书俱在,只是无人整理,颇为杂乱。还望大人见谅。” 对方的话说到了这个份上,王宽也只能微笑点头:“无妨,石大人自去便可。” “王宽,蔡大人是在故意刁难我们吗?” 王宽想要查找的是近两年内六盘山流寇相关记录。薛映遵照指示帮他将卷宗按年份分开堆放。虽说这基本就是个体力活儿,但库房里平日没什么人出入,积了一层灰,难免弄得人灰头土脸。薛映忙里偷闲抬头一瞧,只见王宽动作也是飞快,但衣服上就干净许多,面上也未见狼狈,不由暗暗称奇。 “倒也未必。这位石巡检说的应当是实话,只是蔡大人也并不想给我们行方便。”王宽耐着性子,一副心平气和的样子。 “难道他心里有鬼?” 旁人无心的一句话一下子把王宽拉回了两年前的回忆里。他眼前瞬间便浮现出一张挑眉抬眼的桃花面。或许是出京以来一直都在一处,这会儿只是分开了几个时辰,倒叫他心里空落落的。 想必元仲辛此刻正在榷场大展拳脚吧? 于是薛映便看见王宽有些古怪地笑了一下,直觉告诉他这个时候最好不要出声,于是他放弃了追问的念头,低下头继续默默整理卷宗。 归类完毕,王宽又让薛映帮忙一起挑出六盘山相关的卷宗。薛映入秘阁之后一直很上进,又在王宽的帮助下习了不少字,现在至少认得出“六”和“山”,加上手脚麻利,两人通力合作,王宽终于赶在掌灯之前把东西看了个七七八八。 散衙时王宽借口要在城里逛逛,谢绝了蔡见贤安排的轿子。镇戎军城不大,与府衙隔着一条街就是知军府邸。路过蔡府附近的时候,王宽与薛映二人便瞧见里面走出一位挽着妇人髻的青衣女子,手上提着一个木制的药箱。 镇戎军城里竟有女大夫? 王宽十分意外,脚步不由就慢了下来。那女子十分从容地钻进轿子里,放下帘子的时候目光不经意地扫过大街。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错觉,那女子在看见他二人的时候似乎有一瞬间的停顿。 因是在京外行走,王宽并没有穿平时那套官服,但他那一身明显不是本地人,被人注目倒也不是很意外。可是,这真的是巧合吗? *** 王宽和薛映又在街上晃悠了一阵子,确认没有人跟踪,他们才钻进一条巷子,按照约定好的暗号敲开了一所深宅的大门。 开门的是元仲辛。 自去岁他二人互相表明心迹,不论是王宽在府中备考之时,还是后来二人同在秘阁,他总是给人留门、替人开窗的那一个。像今日这般元仲辛守在宅子里等着他,倒是新鲜得很。 远处是屋檐下点起的灯笼,眼前是心中所系之人,北风凛冽,王宽心中却犹如回家一般温暖。 “愣着做什么?快进来啊。”元仲辛眉眼弯弯地笑着,伸手握住王宽的手就把人往屋里带。他与韦原赶在掌灯前回来,早就生起炭盆把手烤得热乎乎的。 暖流通过紧握的双手传遍王宽四肢百骸,他这才察觉到自己方才这一路走来几乎冻得冰凉,直到此时此刻,他才终于又活过来了。 “哎,可算回来了。开饭!”一见他们进屋,本来斜靠在桌边的韦原立刻坐直了身体,高兴地搓了搓手。 晚膳过后,四人讨论起今日的收获来。 “先从我这里说起吧,”王宽一边说一边手法娴熟地煎茶,“那伙流寇有个组织叫做凤凰寨。据传六盘山有凤凰出没,想必是因此得名。我今日调取了近两年的卷宗,并没有记载任何与凤凰寨有关的命案,他们以前也没有劫掠过任何朝廷命官。” “所以卢大人的失踪果然有蹊跷?”韦原掏出一个苹果啃了起来。 “但只要死的不是重要人物,辖官因为怕担责任而将罪行往轻了报也是有可能的。毕竟这影响到他们的考核。”王宽点好茶盏,目不斜视地朝旁边一递,元仲辛就熟练地接了过来捧在手里。 “或许卷宗记载的确属实,”他低头啜饮一口又道,“我们在榷场打听了一圈,他们确实并不干什么杀人越货的勾当,倒是做过几桩劫富济贫的义举。据闻六盘山上水草丰美,物产富足,这凤凰寨未必就缺银钱米粮。” 王宽又点了一盏推给薛映:“当务之急,还是要尽快找到卢大人的下落。” 元仲辛摸着下巴道:“为今之计就只有……” “不行。”王宽没等他说完便截住了他,语气温和却不容置疑。 元仲辛再接再厉:“我觉得可以赌一把,按照我们目前得到的消息,凤凰寨的人并非穷凶极恶之徒。” 王宽听见“赌一把”三个字就眼皮一跳,立刻停下手上煎茶的动作接道:“我们势单力薄,不可轻举妄动。” 元仲辛争辩道:“但如今找到卢大人是第一要务,而线索就在六盘山,留在这里又能有什么进展?” “嗯,你说的也有道理,”王宽点点头,话锋一转:“我和你一起。” 元仲辛当然不能同意。去凤凰寨一探本是兵行险着,为了让王宽同意他才说得如此轻松。他于是急道:“你也去,那这里怎么办?” “留在这里也没什么进展,这可是你说的。”王宽眼皮一抬,看向元仲辛的眼睛里闪过一丝促狭。 好啊,原来在这儿等着呢? 元仲辛知道自己说不过他,气鼓鼓地扭头。 “这里还有衙内和薛映。你是不相信他们的能力?”王宽再下一剂,将了元仲辛一军。 “就是就是,这里还有我们呢!”韦原听到自己被点名,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应声再说。 “什么就有你们了,衙内,你搞清楚状况了吗?”元仲辛瞪他。 “你说了我不就清楚了?”韦原早见惯了他俩没头没尾的对话,完全不介意自己受到质疑。 他一定是被王宽下了蛊弄坏了脑子,不然为什么连韦原都能堵他的话? 元仲辛一边在内心劝慰自己不要跟傻子置气,一边摆出一个完美的假笑:“是这样,我准备上凤凰寨一探究竟。” “是我们。”王宽纠正。 元仲辛横了他一眼,放弃般瘫坐进椅子里:“嗯,没错,是我们。所以镇戎军这里就靠衙内你和薛映主持大局了。” “没问题!”韦原潇洒地一挥手,旋即又反应过来这事儿似乎并不简单,“但不是说他们神出鬼没,旁人找不到老巢吗?” “我们找不到他们,但他们可以找到我们。”元仲辛桃花眼一转,又不知打起了什么鬼主意。 “这是什么意思?”韦原忽然有种不好的预感。 “意思就是,要借用一下衙内你的名头了。”王宽与元仲辛对视了一眼,两人会心一笑。 “我的名头?”韦原兀自困惑着,突然回神,“等等,王宽我的茶呢?这茶具和茶饼可都是我带的啊!” *** 四人就着镇戎军辖区的地图议定了接下来几日的行动,然后讨论起今日的其他见闻。 “依你之见,那位蔡知军有问题没有?”元仲辛凑到王宽近前笑嘻嘻地问。 “此人表面逢迎,实则城府极深,怕是有所隐瞒。这两日我与薛映会再做一些例行的盘点和检查,看看能否找到他的破绽。”后者轻扯了一下元仲辛的袖子让他坐好,顿了顿又道,“那位石巡检倒是在镇戎军有七八年了,想必知道的事不少。看起来蔡见贤对他颇为信任。” “巡检久居不易,边事尽知。知军不同,三年便要调换。蔡见贤管辖镇戎军,自是要仰赖巡检这样的地头蛇。”元仲辛说得头头是道,一旁的韦原和薛映听得连连点头。 这些事情他原本并不通晓,但为了给王宽分忧,后者准备科考的时候他也没闲着,把这些政事庶务都学了个遍。这会儿他一抬眼就看见王宽正笑吟吟地看着他,知道自己那些小心思都被对方察觉了,顿时挪开了视线,脸颊也染上了可疑的绯红。 “对了王宽,”薛映不知被元仲辛哪句话提了醒,突然回过神来,“你记得今日在蔡府门口看见的那位青衣女子么?” “记得。” “我觉得……我在秘阁见过她。”薛映有些犹豫地说道。 薛映是七斋中最早入秘阁之人,秘阁解散之前元仲辛他们几个又根本没怎么正经在秘阁里呆着,是以有些秘阁旧人只有薛映见过。此事大大超出其他人的预料,韦原连插科打诨都忘了。 王宽沉吟道:“蔡大人散衙之后回府,她从府中出来。倒像是掐准了时机故意出现在我们面前……” “又或者人家听说新上任的走马承受是个俊俏郎君,想来看看你。”元仲辛眨眨眼。 王宽知道他脾性,淡淡一笑:“我看那位女子是妇人装束,你毋须担心。” 元仲辛心虚地垂下眼:“我担心什么!” 王宽最懂得适可而止,这会儿已经转头看向薛映:“你既与她打过照面,以当时的距离,她是否能认得出你?” 薛映摇摇头:“不太可能。以我的目力也不过勉强看清她的容貌,况且她未必知道我。” “那就好,”王宽放了心,又转向韦原,“那女子手提药箱,可能是位大夫。这两日就劳烦衙内打听一下这位女大夫的消息。薛映,你小心些,先不要与她碰面。” “如果当真是秘阁旧人,那不是好事吗?为什么要避开?”韦原不解。 元仲辛拍了拍韦原的肩膀:“衙内还是太善良了。秘阁重建之后有不少名单上的旧人都失了下落,这许久不见,谁知道是什么情况?我们此行凶险,而这里的情况又错综复杂,自然不能轻举妄动。” 秘阁性质特殊,重建之时并不能大张旗鼓地召回人马,加上陆观年过身已有两年,部分情报出现断层,不少人都流落在外。如今终于有了新消息,他们却有重任在身,不得不谨慎行事,众人心中都有些不安。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吧。我和薛映得早点回驿馆,以免惹人怀疑。”王宽看看天色不早,果断结束了会面。 被人送到院门口,王宽却没急着走,上下打量了元仲辛一番,欲言又止。 元仲辛早知他在想什么,在他胸口轻轻拍了拍:“我会好好休养,不让伤口复发的。这不还要和你一起上六盘山嘛!你放一万个心吧。” 王宽闻言失笑,暗忖自己是不是太唠叨,都把人说烦了,却听元仲辛又接着道:“不如我明天就去找那女大夫开两副药。凭我这大宋第一英明神武的男人的名号,说不定她立刻就被我的魅力折服,有什么事儿也都交代了……” 他说得来劲儿,完全没注意到他每多说一个字,面前的人脸色就黑上一分。他还没说完,王宽骤然放大的脸就占据了他的视线。下一刻,他就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了。 韦原和薛映早就识相地不知跑去了哪里,夜阑人静,明月高悬,天地间仿佛就只剩他们两个。 空气中漂浮着自关外被风沙席卷而来的尘土味。王宽的双唇因适应不了这样的天气而变得干燥,此刻与元仲辛柔软的唇瓣厮磨着,便生出些许粗粝的触感来。 元仲辛情不自禁探出舌尖细细品尝起这样陌生的触感。王宽的心就在他这样小动物一般的舔舐里悄悄地融化了,扣在元仲辛腰上的手也更舍不得放开了。 但他们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于是一吻将尽时,两人心有灵犀般地皆退开了寸许,及时掐灭了这把不知算是谁点起的火。 “早点睡吧。” “知道了。” 元仲辛脸颊绯红,一双桃花眼也因为刚才的亲吻而水光潋滟。王宽深吸了一口气,向后一步退到了门外,又深深看了元仲辛一眼,便下定决心似的将手背在身后,快步离开了。 —待续— 薛映:你是不是忘了还有个人? 注: 1.凤凰寨的名字取自六盘山的凤凰岭,大概位置就是固原市往南一点。 2.“久居不易,边事尽知”取自《宋史·列传卷·二十五》,指缘边巡检之位“位不高则朝廷易制,任不易则边事尽知”。其实我翻看了不少论文但是因为本身学识有限,对北宋的官职缺乏概念。所以这里就请理解为一个官阶不高,且不受更戍法限制(不存在任满调离),对当地情况有更多了解的地方武官。 说起来为什么古人在屋里生炭盆不会一氧化碳中毒我还纳闷了好久,后来搜了一下发现,因为古时候条件简陋房屋一般都漏风,所以很少发生这种情况…… 这次的故事最大的难度就是,它发生在西北边陲,一个我无法单凭想象营造气氛的环境里。以至于我写完了全文才想起来这个时节此地应该有雪但是我没写……感觉安排不上了就这样吧= = 所以请凑合看。 写的时候偷懒了一下有些资料没有存档结果写注解的时候又回头去找,好痛苦。 每次写他俩腻腻歪歪我都很怀疑人生。男孩纸谈恋爱是这样子的吗?我觉得不是的。但是,我也不会写别的了,就这样吧。
上一章
下一章
0
章节目录
上一章
下一章
如晦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番外 画你
九
十
十一
黍离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番外 浮生
留言
加载中……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