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内容
原创
二创
补给站
站点导航
补给站
创作中心
活动中心
文澜德旧站
注册
登陆
燕一下
余恨
想吃草莓布丁蛋糕
2025/04/06 18:59
大众
加载中……
其实没多恨。 要说这年头最不缺的是什么,那想都不用想,肯定是死亡。乱世嘛,连人命都轻得不得了,更别说别的什么,不声不响地死了是很正常的事,要活下来才难呢。 既然死亡这么多,那死亡教育这东西都不用强调,或目睹或经历水到渠成地也就明白,说不定还能品出些人生哲理。当然又不是每个人都是哲人,咂摸不出什么也是常事一件,不过是遇上便难过一阵,然后继续往前走——不管怎么说日子总得过下去嘛。 就比如郑鄂第一次切切实实接触到死亡在他的童年,大概四五岁或者更小一点,某天他发现自家养的狗死了,尸体安安静静地躺在院子里某个角落,被春天疯长的还没来得及清理掉的杂草掩盖着,要不是正巧他挑着边边角角去寻那块遗失的玉,可能还真发现不了。 这下好了,不止找到了玉,还找到了一具僵硬的尸体。 这狗平日里跟他怪亲近,见了他时不像对待旁人似的狂吠,而是远远地就摇着尾巴跑过来,拿前爪去扒拉他的衣摆;他也爱找它玩,总捡着木棍去逗,抛出去再让它叼回来。这几天郑鄂没见着它,心心念念着想找,夜里还在寻思这小狗去了哪儿,哪曾想最后竟只找到个早硬了的犬尸。小孩藏不住心事,脸立马垮下来,想哭又觉得丢了面,还得撇着嘴忍住。 狗是自然死的,下人检查了半天也没发现它身上有伤或者其他能证明它是非自然死亡的证据,于是只能哄着还控制不了情绪的小少爷说,它这是到了年纪该回了天上呢。 但其实这小狗也没活多久,硬要算下来还比郑鄂小了俩月,换成人类年龄也不过三十有余,甚至能称得上一句英年早逝。不过这个年代嘛,有几家养狗是为了当宠物来养呢,不过放在院里当个看门的,谁在意一条狗的死活呢。再尽职尽责的狗死了,也最多得来几声叹息,换一句可惜了一条好狗。 不过郑鄂还只是个没活几年的小孩呢,他又不懂这些生啊死啊的,他是真把它当朋友,在哭丧着脸跟下人一起挖了个坑认认真真葬了小狗之后还郁闷了好几天,看得人哭笑不得。 后来经了一番开导他也算是释怀,只当那小狗年岁已到,年岁到了总要死的,就像前些日子下葬的祖母,七十又四的高龄也到了寿终正寝的时候,葬礼都要叫喜丧。 这么想着倒也算能接受,不过之后家里抱来了新的看门狗,郑鄂再也没去跟它们亲近了。 待他年纪大些,喜欢上小孩总会喜欢上的新鲜玩意儿,就一天天的往开封城里跑。跑来跑去迷了路,也不知一头扎进什么地方,抬眼看到灰扑扑的一片,头顶那块屋檐的瓦片都掉了一半,哪还有之前看到的繁华,天都笼上层雾似的——但明明是个大晴天?周围的人也灰扑扑的,他穿一身上好料子制成的齐整衣裳站在中央,当真是格格不入。 人生地不熟的,乱跑也不是个事,对于迷路的小孩来说最好的选择就是待在原地等人来寻,郑鄂自然也被这么叮嘱过。于是他顶着周围那些似有似无的或好奇或虎视眈眈的目光急急扫一眼周围,找了个看起来已然废弃的房屋躲到屋檐下。 没想到这屋子四面透风看起来早无人居住,竟还有个小孩绻在角落,听到他的脚步声抬起头问他有没有吃的。大概真的是饿得不行,短短几个人都声若蚊蝇虚弱得要命,要不是他耳力好,估计是注意不到的。郑鄂借着屋顶透进来的光,看到他瘦的皮包骨头,也不知几日没吃过东西。但他身上当真没有吃食,只剩一点钱可以给出去,让那小孩去买点吃的。 他这么想也这么说,匆匆翻出钱往那孩子面前递。可惜那人没接,挤出来句谢谢就无力地垂下头又变回最初绻缩的模样,他的手举在半空也不知该不该放下。等了半天终于等到下人寻到这,郑鄂小跑几步上去,急得要命:“你身上有吃的么?” 但命运有时候就是这么阴差阳错,相隔不到半炷香的时间那孩子就活活饿死,郑鄂拿着几块糖去喊他却得不到回应,下人上前一探才发觉对方没了呼吸。 “他死了吗?”郑鄂问。手里攥紧的糖块被体温融化,漫出甜腻的气味。 下人不知怎么安慰,便只能点头,说是的,他死了。 “是饿死的吗?” “大概是的。” 郑鄂早到了可以直面死亡的年纪,但这还是他第一次亲眼目睹一个人的死,悄无声息地死在自己面前,而自己毫无知觉。蜷成一团是饿得难受,不拿钱是没有力气,生命轻轻飘飘,很快就消散了。于是原本简单的生死观加速崩塌,露出残忍又不堪的现实,他站在破了一个大洞的屋顶下,忽得生出些无力和愤懑来。 最后他把化的不成样的糖放在那孩子身旁,过了座木桥,又看到人声鼎沸的市子。 后来这两件事都被他讲给沈义伦听,与少年人的约定一同被提起。彼时他们躲在烂墙根下,看雪慢慢地飘,落在地上很快地融化掉。沈义伦习惯性地缩在一边,垂下眼捧着他送来的吃食慢慢地吃,郑鄂觉得他有点像兔子,或是仓鼠,总之是没什么攻击力的物种。 很柔软很温和,同时又很容易夭折。郑鄂被自己突然冒出来的想法吓了一跳,呸呸呸,这可不是什么好话,他们早约定好一起活下去,怎么能咒阿沈早夭。 但是仔细一想这话也没错,他见过饥荒经历过战乱,因此而死的人也见过不少,于是清楚地知道,沈义伦这样的孩子总是乱世中最容易死去的。这么想着他的目光就游到对方身上,太瘦了,甚至撑不起身上的衣服。郑鄂想,他好像一张薄薄的纸,或者芦苇,风一大就被拦腰折断再也见不到了。 沈义伦不知道他那些想法,吃完那个窝窝才注意到郑鄂的目光,在阴影里待得时间太长,现下仍旧不太习惯被人注视,特别是这种认真而不带恶意的目光。于是他下意识把自己缩起来,抱着双膝躲开了视线的交汇。 他轻轻地问:“怎么了吗,阿郑?” 郑鄂愣了一下,很快地说,没有。一句话没说完就断在这里,听起来有点欲盖弥彰。沈义伦没有接话,等他接着往下说,他又不知道该顺着说什么,气氛就这样沉下来,有点闷。 平日里不会出现沉默的时间,阿阮总是鸟雀一样叽叽喳喳地谈天说地,话题跳跃的让人跟不上她的步调。今天小姑娘不慎染了风寒卧床休息,闹着要跟哥哥一起出门的时候郑鄂一边摆出兄长的姿态拒绝,一边还在偷偷窃喜,觉得终于能跟阿沈独处,这下又凭空生了些希望阿阮也在的念头来,最起码不要让空气安静下来。 沈义伦把头搁在膝盖上歪着脑袋看他,带着笑意的眼睛明亮又好看,郑鄂听到自己的心脏砰砰作响,于是败下阵来,挑了前半段给沈义伦讲:“阿沈,你吃东西的时候好像小动物。”让他突然想起来很久很久之前的那条小狗。 他给沈义伦讲那只死在春天里的小狗,说到死亡又仿佛理所应当地想起那个饿死的孩子,就一并讲出来。其实当初的耿耿于怀经过这么长时间早就散了些去,愤懑积攒下来融进约定也变作热忱,所以现在把他们当作故事讲,也没别的意思。 但是沈义伦听完他的故事,却把脸埋在臂弯与膝盖间,将自己抱得更紧。他说:“阿郑,我本也该死掉的。” 他的声音很闷,又轻飘飘的,可郑鄂几乎是瞬间就明白他的意思。是的,是啊,他怎么忘了沈义伦理应比他见过更多更频繁的死亡,甚至他也差点被这饥荒裹挟,落得饿死或被分食的结果,成为横尸一具。 乱世里的人命太轻太不值钱了。 可是、可是! 但事实上也没有什么可是了,郑鄂想到这里只觉心口闷堵,这种可能性让他有些难过,所以他毫无征兆地凑过去抱住沈义伦,把他整个人圈在怀里。 “你不会死,”郑鄂听到自己的声音也很闷,听起来好难过,“我们说好了要一起活。” 平日里看着没什么实感,只是觉得这人太瘦,真上手抱了才发现沈义伦比他想象的还要单薄,脊骨几乎没被血肉包裹,凸出来硌手,甚至能从衣领看到他背上薄薄一层的皮肉。他想,下次要多给沈义伦带些吃的,长点肉,最起码、最起码不要摸起来像一缕烟,很容易就散了似的。 所以郑鄂把人抱的更紧了些,说:“我不会让你死的,阿沈。” 他又说:“你是很重要的。” 这是郑鄂第一次谈论死亡,以有点微妙又有点暧昧的话结尾。正常来说这后面应该再跟点什么,要么解释要么更进一步。不过他现在还半知半解,又听到两颗心脏贴近时几乎同频的跳动,忽然觉得有些脸热,很奇异地没有找补,想着以后还有机会、总有机会,于是把嘴边的话咽下去了。 很遗憾,人生没有那么多机会。 郑鄂本以为自己能承受很多事了,但下一次的死亡教育来的太快太过突然又太惨烈了,轰轰烈烈地将他的世界打散重塑,留下一道不可愈合的伤痕。郑阮的血溅到他身上,很烫,烫得他要落泪。 那天的火烧了很久,他抱着妹妹逐渐失温的尸体,觉得自己好像也冷下去了。他脑袋里很乱,一会想为什么,为什么善因结出恶果;一会觉得好恨,恨流寇恨沈义仁更恨自己;又忽然发觉自己深切理解什么是死亡什么是人命轻贱。 混混沌沌间郑鄂想,是不是自己太无力,无力者没有资格善良。 后来他跟着朱鱼走了,离开时天上又开始落雪,下的又紧又大。他回头看向坟墓时墓碑上落了雪,远远看过去白花花一片,像建筑上截留的雪。好吧,前几天他们还在积雪的屋檐下相谈甚欢,如今只能葬在冰冷的墓碑下了。 郑鄂平复心绪不久,还留了些浑浑噩噩的感觉,最后一次回头时觉得自己忘记了什么,但是实在想不起来。在原地踟蹰许久,待着朱鱼终于开口问他怎么了也没回忆起来,于是摇摇头,说没什么。既然想不起来那也不是多重要的事,忘了就忘了。 之后他跟着朱鱼去了青溪,离死亡最近的门派从来不缺生与死,这不过一个呼吸间的小事。他学了医,又握了刀,不知将多少人从死亡线里拉回人间,幼时面对他的狗、那饿死的小孩与家人尸体时萌生的无力感散去不少,或许现在可以遵循他想行善的本心? 这时郑鄂忽然意识到当初他忘记了什么,沈义伦。他临走前没见到他,之后也理所当然地再无机会相见。但是为什么要见他?那害他家破人亡的罪魁祸首之一有什么必要再见?他原本这么想着,但那天他们行至病村,被那死气沉沉的村落吓了一跳,停了脚程匆匆切脉诊断煎药,忙碌几天几夜仍旧没拉回几个病入膏肓的村民。 其实已经很好了,若无他们的努力,这一村人怕是无人生还。但那天晚上郑鄂躺在榻上没睡得好,看着窗外只有零星几颗星的夜空不知怎么的又想起来沈义伦,想他一人无依无靠也不知能不能弄到吃食,又想这人总是很容易折的模样,现下怕是凶多吉少。想着想着又觉得难过,但是为什么要难过,他本不该对沈义伦萌生除怨恨外更多的情绪。 弄不太明白心就更乱,郑鄂强迫自己闭上眼,不再去想沈义伦。 不过这种纠结没留存多久,后来朱鱼葬身于混沌的洪流中,将他花了太长时间才拼凑好的善心打碎,抛到雷雨夜里。得到消息的时候他捏紧了手中的扇子,几乎要将它折断。 到底要怎么做,他想,难道行善只能得来一个死亡的结果吗。自小而来的死亡又追上他,梦魇似的悬在他头顶,不过他早已长大,早已拥有做出判断、进行选择的能力,于是迷惘过后郑鄂从水中将那颗心捞出来,缺了几块也没关系,还能粘合成一个全新的形状。 于是他拿着扇子,寻到了黄河边的洛神。 再见沈义伦时他几乎没什么情绪了,时间和生死这两个人世间逃不开的隔阂早早就横在他们之间,更别说这些年郑鄂经历的太多,加之如今他有些向死而生的感觉,很多情愫即使有心也无力分辨了。 于是他对沈义伦的态度就有点不咸不淡,平日里把他囚在地底,却也没真把他当作什么罪人。安排个下人招呼着几乎是有求必应,甚至有时还把他带到秋瞑居听他抚琴,像什么都没发生。要么下人间都偷传着这真正的常平使是他们郑大人的座上宾呢。 郑鄂倒也听说了这风言风语,他本就只是在没有指向的不甘和怨恨的驱使下生了点折磨沈义伦的心,放在朝生暮落的母株那儿只是让他感受朝生暮落的毒、体验他曾经历过的苦痛,同时不让他破坏这酝酿许久的计划,并非想让他死——可以说从头到尾,从幼时初见到现在重逢,他从来不想沈义伦死的。 不过这种态度让沈义伦显得有点有恃无恐,不知从哪儿听来计划的部分,竟开始劝导他,恳求让他不要继续、回头吧。 那天沈义伦抓着他的衣袖扬着头看他,叫他的名字,那一双眼在地底显得好亮。沈义伦长了点肉,不像以前那么单薄,力气也大了不少;但那双眼睛怎么没有变,还是像以前一样像个小动物。郑鄂像被烫到了似的甩开他的手,又招来菌丝不让他再向前一步。 “阿郑,”沈义伦喊他,“你若是还怨……那便取了我的命……”他仍旧扬着头,乖顺地露出一截脆弱的脖颈,喉结上下滑动着。他分明也在怕,郑鄂看着那截白皙的脖颈,有些不快地想,若五指笼上去,不消片刻便能让他停了呼吸。是的,人命就是这么轻易就能被夺走。 但是他没有这么做,他从来没想杀掉沈义伦。 “沈义伦,你觉得你的命很值钱吗。” 郑鄂撂下这句话便头也不回地转身,假装没看到那一瞬间沈义伦流露出来的难过的眼神。其实话说出来的时候他就有些后悔,又想起来很早之前他费了好大劲才让沈义伦承认自己的生命珍重,在他心里更重,这句话甩出来后可谓是一朝回到解放前,把他以前说的话统统否定。不过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哪能就这么收回来。更何况他们早就分道扬镳再回不到从前,早让沈义伦收了劝他的心思才好。 但是他错了。他又错了,好像他面对沈义伦时就没有什么事是做对了的。 沈义伦轻飘飘地死了,好像他的命真的很轻一样。好吧,是很轻,或许他本人也是这么认为的。郑鄂想他说了那么多话,不让他废话不许他乱跑禁止他调查,这些沈义伦统统都没听得进去,怎么就那句他一时上头说出的混账话被他记在心里了? 这个时候郑鄂才发觉自己开始怨恨他了,很奇怪,这种恨他弃自己而去的感觉。但若沈义伦不死他也不会停下来重新思考,怕是得真的一条死路走到黑。好吧,这是个死循环。 郑鄂抬手抚上他爬满菌丝的脸,觉得心脏堵得难受,让他喘不上气来。于是又想到先前的两次欲言又止,发觉自己好像没什么长进,想说的话说不出,总觉得之后有机会之后他会懂,又忘了乱世中一切都是轻飘飘的,随时会被卷进洪流。 他叹了口气,取走了沈义伦身上的玉。 某天郑鄂看到秋瞑居的屋檐下躺着一只金柳莺,一动不动的大概是死了。其实他经常看到撞死在哪面墙上的鸟,鸟雀总是不太长眼,不过死在家门口也不算什么好事,他想去清理了,却发现有只猫先他一步,不知从哪儿窜出来把死鸟叼走。 纯白的猫,郑鄂认得出来这是沈义伦养的。也不能说是养,就是沈义伦难得回到地面的日子里遇上了,投喂过几回便时常来蹭吃。彼时沈义伦小心翼翼地摸着它的毛,半晌抬起头说,阿郑,它有点像你。问他说哪里像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大概就是因为全身都是白的,让他产生联想了? 不过沈义伦死了之后郑鄂也没再见过这只猫,大概是动物的感官更灵敏些,发现他并非是对他有怜爱之心的旧人,于是便不再出现了吧。 不过不出现就算了,他也没那个闲心喂猫。既然死鸟被处理了,那便不必再想,郑鄂很快把这件事抛到脑后。 之后也不知过了多久,他黄昏时在回秋瞑居的路上又看到这只猫,不过它早就死了,尸体孤零零地躺在路边,大概是被鸟兽啄食过,开膛破肚后血淋淋的只剩残破的骨肉和一个头颅,还有只他叫不太上名字的鸟在啄它的眼眶。 郑鄂站在原地看了一会,最终把鸟雀惊走,挖了个小坑把这只猫埋下了。
上一章
0
章节目录
上一章
默认卷集
尸体和游泳池的相似点
道别是一件难事
今日有雨
余恨
留言
加载中……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