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内容
原创
二创
补给站
站点导航
补给站
创作中心
活动中心
文澜德旧站
注册
登陆
【城拟】三联
雨中
沧海一笑
少年
脱离原型
加载中……
*《在雨中》—姜育恒。 「你说人生艳丽我没有异议 你说人生忧郁我不言语 只有默默地 承受这一切 承受数不尽的——」 “您这孩子指法不到位啊。” 老师颇为冷淡地说, “另请高明吧。” 沪老爹第十三次把他请出琴房。 “阿昨天不是弹得很好吗?!灵得很呀,今天怎么又不灵啦?” “阿说了想学琵琶。” “男孩子家家学什么琵琶——” “你这是性别歧视!” “钢琴不好吗!试一次,再试最后一次行不行?!” 试多少次都没用。他想到,老沪总有一天还是得接受现实。 他知道阿爸打什么主意——传承「家学」嘛。他听过阿爸年轻的时候一手钢琴弹得飞天入化,连那个人都不免心动,别的不说,他们家族个个都怀抱音乐奇才。除了已逝的双亲之一生前不怎么碰乐器,阿二哥,也就是他二伯古筝古琴满级,是当地有名的演奏家;二孃十三岁就开过音乐会,现在是某艺术学院声乐教授兼戏曲老师,即使专长武术的大伯也会吹个长笛什么的……哪怕阿爸也有钢琴教师资格证呢。他说那你怎不教我,老爹刮着胡子说“阿拉这不是没时间嘛!” 家世氛围如此,自己不学一个恐怕说不过去——但阿爸力主的西洋乐器他实在提不起兴趣,倒是某次经过二伯二孃的琴房不知怎就被吸到了挂满古典乐器那面墙前,回过神怀中已抱了把琵琶正拨弄弦呢。琴声引来了诸位大人,二孃见了两眼放光,“我就知道明明这孩子有出息,有品位!”阿爸大惊失色。二伯没说话,只是看着他。二孃当即决定把这把命运般的琵琶送给他,被阿爸断然拒绝。她皱眉道,“小沪,侬可不要不识抬举哩,这是送给孩子又不是送你的!” “多谢二姐,这……真不能要!” “怎么就要不得!我同你讲,那阿宁还在的时候——” “指法错了。” 二伯突然发话打断了两人,对他示范要这样放手音才准。他点点头,挺起腰板摁准了。二伯一看这架势有戏,满意地笑了(他很少见到二伯笑)——弹琵琶不能柔,太柔无法出气势,也不能刚,太刚易折断。刚柔兼济则吃天分。很快他也站到了二孃那边。 这时阿爸鼻子一抽,转身出去了。 后来他翻影集才发现张泛黄的老照片,酒宴上那个人明显推脱不掉被架上去演奏助兴,怀中抱的正是琵琶。 “阿偏心!!” 他冲照片里占据另一个主要位置,现在正在厨房做饭的原主角喊道。 阿爸终于痛心疾首同意了他学琵琶。 但沪老爹心善,见不得他练琴练破手,一见就红眼眶。他无语,那别人父母巴不得小孩有练到流血的心呢,于是练的更带劲——“爸你别哭了行不行?” “怎么?” “……我觉得好丢脸!” “阿爸这岁数,想哭就哭叫勇敢。” ——阿简直强词夺理!! 这事还没完呢。 某天他在学校同北方小孩打架被叫家长,站在办公室外等得百无聊赖,想回头又要看见老头那忽隐忽现的笑了,玄学似的说来就来——阿爸惯于在老师和他面前两张脸,无趣的成年人,笑容通常消失在办公室门关上的一瞬间。但今天不一样,在老师磁场外老头的笑也没有消失,根据笑容守恒定律,他心中只剩下疑惑。 “打得好!阿拉看就不是好东西!鲜格格的十三点!囝囝打得好!!” ? 不是幸灾乐祸多少有点新仇旧恨借题发挥。他甚至看阿爸翻出了一个许久未播的电话,接通瞬间改换另一幅神色,真就双面人呗。 “喂,那个谁阿——老燕是伐——” “哟!难为沪总还记得我,给您请安了。” 嗯?这口音怎么…… 对面接着说, “爷都听津说了。哎哟,把咱们沪爸爸吓得,那小孩子血气方刚打架不很正常嘛,多大个事儿啊!” “还能这么说?!不同侬捣糨糊!你家孩子下手老没轻没重,看把我家明明打的!!!” 哎!我没—— “侬怎么算吧!”(马上捂住嘴) 对面如出一辙的笑声立马让他察觉到那就是被叫的另一方家长,不觉哀叹世界真小——你们居然认识!!而且看阿爸那咧到嘴边的无声微笑,看样子今天不讹对方个千儿八百是不会收手了。他竟读出了「恶心」两个字,不由得毛骨悚然。 “这样吧,您的地界您来挑地方,完了把孩子也带上,咱当面赔罪成吗?” “诶,燕总大气!(挂电话)怎么样。” ……真令人不爽。 你要讹人也可以,别拿我当赌注行吗。 饭桌上。 阿爸千方百计替父子俩讹来的豪华盛宴终于来了,「化干戈为玉帛」设在本地最高级别的餐厅,雕梁画栋,可满打满算一共也就五个人。他仰头疑惑有必要这样吗,阿爸理了理领口安慰他,“不砍白不砍。放心,老港督穷得只剩钱了。” “哎呀呀,燕总——” 又是另一幅面孔了。 还好肇事者没来,上次接电话那个人同样,出现在此的是另一位家长。不同于他和阿爸是单亲家庭,对方不仅双亲健全,而且都姓燕,就连名字都长得差不多。但是,他看阿爸肉眼可见地对这位「燕总」比对上一位要好得多,那位来不来都无所谓,要不是他还在甚至要替对方心疼起钱来(若是那位决计不会如此),而且老头更倾向于称呼对方为「津」。大人说话,他便戴耳机在下面写作业(发消息),且暗自揣测这几个人之间到底什么关系,总觉得哪里缺一角便捎上自己家不在的人。消息框一跳一跳的。一共才三个人的屋子陡然变成五六个人进进出出。酒过三巡,他听见小燕总向他举杯说“阿平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请明明多担待!”正欲拿饮料回敬,阿爸突然拦着他道,“讲哪里话——我今天,就为,嗝,为讹他老燕一顿饭!这么不给面子!” “他今儿着实想来,别人就不说了,哪次你还能请不动他?介是临近下班才有个会,实在走不开——” “开…开侬西特!我也都推了啊!阿倒成闲人了?!” “是是是,是我们不对……” 自己家真就一个能喝的都没有—— 他翻了个白眼,细细端详当前状况,老头子估计醉八九分了,燕叔显然还没入境。但他是老眼昏花了还是也受气氛感染醉眼乜斜——他阿爸……是在撒娇吗??? 这就不是毛骨悚然足以形容了。 当他阿爸真真正正趴在燕(津)叔肩上开始哭的时候,他脚趾都要抠出一座地下城堡了——真**丢脸!!早知道他也像肇事者一样撂挑子玩失踪,这要传出去(特别是让那家伙知道)他在学校还怎么做人?!!燕叔倒一点不觉得尴尬,简直比科班出身的心理医生还要亲和有力,只是这会儿顾着老东西没顾得上少年心事。抱住南方的酒鬼那一通安慰啊,好话醉话一并收了,亲儿子都没眼看,甚至怀疑把这情景发给另一位燕总对方是不是能被绿得当场赶到——终于阿爸哭好了,不说了,睡了。剩下两个人才终于松口气,于是空气中重新弥漫起尴尬。 你真行,丢脸丢到别人家。 看来阿爸是和燕叔关系好。 他帮忙把酒醉佬扛下楼,津喊车送他们回去。路上他在副驾安慰孩子说“你爸没事,就是想人了。”他怔了一会,这才想起阿爸刚才说了很多平时一直没说过的话。津想了想,犹疑着问,“你们在家嘛称呼他啊?” “…「那个人」。” “啊,那个人——你燕伯直接叫‘老宁’,甭介意哈。” “没事,他说过名字无所谓。” “你还有印象?” “没有,听别人说的。” 他瞟了眼旁边睡熟的,也有些犹豫,“阿叔,能问您件事吗?” “问吧,嘛儿事。” “……您是我爸前男友吗?” 前排师傅没绷住。津愣了一会子才拼凑出这句话什么意思,面对孩子好奇的眼神也难忍老脸一红,“是是,不我我不是!哎——” 他笑道, “你爸啊,他就是爱「撒娇」!” ……撒娇? 他活了这么十几年,头一次知道老头居然喜欢撒娇。正盘算这件事,津叔却把话题引到了别的事情上, “上次你和平儿——为什么打架来着?” 为什么打架啊…… 都是些幼稚的理由,说出来不过幼儿园水准——起因就是有新来的北佬不识抬举,对学校光荣榜当街嘲笑榜一「苏明明」什么破名字,“真没文化!”被本尊在旁贴脸回怼,“阿「燕平」又是什么有腔势的尊姓大名啦?” 就这么着。 今天他在走廊看到贵方完全一副什么都不知道的模样,不然见到他不会如此气定神闲,侧面印证了津叔回家确实什么都没说。他放心了,正要避开,没想到对方却是向着他来的。 “我小爸。” 一字一顿,咬牙切齿伸出手, “让爷来给你道歉——希望我们可以和解。” “这就是你道歉的态度?” 他仍像打架那天似笑非笑, “我——不。” “苏明明!我不管你使什么花招,骗得过我爸骗不过我!你别得寸进尺!” “哦哟,威胁我——看来津叔还没教育好你。” “甭提他!有本事单挑!” “单挑就单挑!” “等着!”(同时) 不欢而散。 “津叔!” “明明来啦,快请!” 津有些奇怪这俩孩子到底咋回事,问起自己家的还是副爱答不理的样子,叛逆期嘛,他也理解——但今天阿沪家的孩子来说约好了来家玩燕平居然不在,“这孩子,回头我说他!也忒不像话了——” “没事阿叔,有事您就先忙吧。” 本来还担心两家会不会因此不自在,现在倒不了。难不成平儿也继承了他爸三岁就揭瓦的本事?他悄无声息把客厅中认真看相册的少年看了两眼,忽泛起阵不知所谓的傻笑,就是啊,唉,可惜了人家! “没关系的,我下次再来。” 他看出津叔忙得很,没空招待他。对方抱歉地笑笑,要给燕平打电话却被拦下。他背过身手指一勾书册内页,笑容甜到发腻。 “回见了叔!” 及至晚上燕平回来才知道家被偷了,虽有不妥却也不敢多说,怕泄露天机,抽空对苏氏更加深恶痛绝。 今天燕平去初中部找完亲妹正从走廊一般路过,突然就被“你过来!”揪到了楼梯下放劳动器具的地方。 “哟,表白啊?上后面排队去。” 老熟人了。小黑屋里他也咧开一个对方标志性似笑非笑的表情,面容在光线逼仄中有些割裂。横七竖八的条走堆在身侧,两人也像两只乖顺的撮箕面对面蹲在隔间,腿都没地儿放。终于拉人的人先笑了,捏尖声音拱手道,“之前见过燕少竟不得而知,其实奴家仰慕你许久了。” ……什么久别重逢的烂剧本啊? 那笑容恶心到令燕平汗毛倒竖——还有爷刚转学到南方没几天你什么时候见过我?? “难不成还前世有约?捏造也要讲基本法好么!” “哦哟,这话可就差远了。你没见过我,不代表我没见过你呀。”他慢悠悠地说, “想当年我才十三岁,被阿爸押去北京参加考试——” “说重点!!” “啊是啊是。那天考场人很多,不仅有钢琴还有其他,‘您猜怎么着’!有个冷门乐器我见都没见过,念也念不准,后来问二伯说那叫‘胡笳’,是门北方古乐器——” 燕平越听越不对劲,听到“胡笳”二字更是警铃大作,仍旧强制镇定只当无事发生,料他苏明明神通广大也拿不出证据,直到苏氏两指一捻悠悠抽出一张照片,暗光都遮不住对方春风满面。 此时不跑更待何时!! “哎!我还没‘表白’完哪!” 他一把捉住燕子卡回角落,嬉皮笑脸,“从那时起我就心悦您啦,没想到您竟是这样的大小姐。当面向人宣称看不起靡靡之音,背地里居然还学过演奏。” “你,你想怎样!” “帮我一个忙,不然——” 照片在暗中转成一个闪耀金球,将光阴割成两半,蝴蝶似的燕平怎么也抓不住。要逮人二进办公室,对方却早有预料侧身一避,灰尘立即滚作一团呛得两人直咳嗽。了不得了,这么下去待会准要当全班解释怎么搞成这样。“宁这是校园霸凌!”燕平义正言辞。 “阿就霸凌你怎么了,阿为民除害。” “你这!” “——再说,我又不是让你当众向我表白,表个演而已,犯得着这么,扭捏?” 挖肠搜肚想出这么个词,因为家学演奏对他来说就跟喝水吃饭一样正常,失手对不起观众才叫不正常,二伯说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二孃说上台就得像绳子吊着头眼神发亮。哪想燕氏竟跟他要逼良为娼一样不情不愿,至于吗?那个人是文艺转政,兴趣爱好一直没落。他知道燕伯燕叔都出身政经,看起来跟音乐无缘最多跟戏曲搭边,但听老头说津叔当年在天桥下一手二胡也拉得如泣如诉,令人潸然泪下我见犹怜,还有一位没细说——这个燕平怎么回事,家学到你这怎么跟看下九流似的?他心有不忿,难道文艺合着该是政经的*坑? “前一个好商量,后一个万万不行!” “喔?那你打定主意拒绝了?” “你到底想干嘛?” “这不是过几天有文艺汇演么……” 在另一个人眼中,他也扭捏起来。燕平翻个白眼,“你忘了毕业班不参加吗。” “是‘原则上不参加’,原则你还不明白?” “说清楚,爷就帮你。” “保真?” “保真。” 于是他郑重道, “今年汇演,我要在毕业以前给我爸表演个节目,看你也会民族乐器,想请你帮我伴奏。” 伴奏?给父亲表演? 少年转了两下眼珠, “……给我几天考虑考虑。” 沪老爹在家切菜的时候,听见人回来了。 但是愁眉苦脸地。问就是,“哎,我不跳!” 原来是学校要推行交谊舞,男女同跳牵手那种——这老沪就不懂了,孩子一向是妇女之友怎么现在反而推脱起来?(要是老燕家的不干倒比较合理)他把老头子看了两眼,就是不说理由。因为理由同样很幼稚。自己是和被(嘴贱的)同学笑是两回事。 而且连阿爸也跟着被开涮了。 吃饭。 “阿爸,阿将来也想找上海的对象。” “不行,”阿爸斩钉截铁,筷子只赊一条缝,“上海女宁,那么抠!” ——对不起您是在自我介绍吗?! 他面无表情,“那找男的吧。” “男的也不行!” 阿爸又阴恻恻地说,“男人没一个好东西!” “你也是男的!!” “包括我!!” “那我上哪找去,跟您过一辈子阿?” “说的什么话,就在本地找啊。” 听见老头颇为得意地回答,他想起燕平总结的“你爸已经没救了”。 晚上睡着梦到跟人吐槽找对象的事,和那个人越说越开心,第二天醒来都是笑的。吃早饭阿爸颇为奇怪地问他,“昨天梦到什么了,笑那么大声。” “…没什么阿。” 点上香,他同清水碰了碰杯。 “爷答应了,但是,有个条件。” 今天他也受到了小黑屋待遇,同一个时间和地点燕平准确无误捉他来开门见山,不知道什么做通了他的心理工作。此时燕平显得很坦荡,似乎不再为演出困扰。他理了理校服领口,“说吧,什么条件。” “…不能是胡笳。” “就这么讨厌它——讨厌为甚还要学?” “你不知道!!胡笳那,那都是被逼着学的!可没劲了,你要是同意我可以用吉他。” “喔?你还会吉他?” “那是!想我爸年轻的时候——” 燕平突然打住了,谁知道谁又给他补充了什么不必要的信息。苏明明乜着眼听他说,“别误会啊,跟您家那位没关系。是我老头子年轻那会儿也爱捣鼓些西洋乐器啥的。” “你都听你爸说了些什么?有关系也无所谓好吗。”他摆摆手, “不管怎么说,胡笳现在都是你的一部分了,不乐意我也不勉强,随你的便吧。” “……真的?” “真的,阿可不带强迫人。” 伸出小指,“那就这么说定了?” “嗯,定了。” 刚要伸手,燕平突然收回道, “但是,爷为什么要给你伴奏啊!” “那要不……” 他把手往男孩肩上突然一沉,不仅使对方一激灵,人也装模作样靠过去, “咱们也做个「交易」?” “回来啦?” 他发现老沪有哪里不同,说不上来具体什么地方但就是陌生又熟悉,仿佛很久很久以前在哪里见过,锃亮的皮鞋,梳理整齐的额发(虽然有点秃)还有骚包子的领结和西装马甲。怎么,他可没听说他们家要改开咖啡店……终于想起来——这不是老照片上年轻的阿爸吗?! “您这一身,干干干什么阿?” 吓得他敬称都出来了。 “学校不是要你们跳交际舞吗?过来阿,我教你跳。” “什么?我才不跳!” “哎呀,怎么不跳呢。说起这你爸可是行家里手,绝对不会踩你脚的。来啊。” ——你就是踩我手我也不跳!!他应该赶紧拿书包锁上房门任凭怎么叫喊都不出来,这么丢脸让他在卧室饿死算了!愣是站在原地一动不动,面对老头子期许的眼神(甚至退一步说“阿拉跳女步,阿拉跳女步好伐”——那本来就该你跳女步阿!!)他恨不能找个地缝直接死走,不,脸上不一定烧霞,但心里总觉得这事羞耻得很,偏偏一向克制不干涉的老头子今天毫无察觉…… 到底还是把手交过去了。 “阿都没你高,这怎么跳!” “还真是,那侬踩着我脚——可以伐。啊是啊是。好了!” 一侧身一揽腰,整个人精气神瞬间就上去了,看来老爹不是吹嘘,十几年前年轻那会大概真是条好舞棍。 “注意啊!一嗒嗒,二哒哒,三——” 阿爸甚至还找了唱片,连许久不用的留声机都翻出来擦得反光,现在正放着一曲老到被人遗忘的外文歌,断断续续的——他也沉浸到这种仿佛穿越时光的怀旧情绪中。当时正值午后,昏黄的光穿过暗红遮光帘落在餐厅桌布上,瓶中插着一支半枯萎的玫瑰。两人似乎转过上世纪初的小酒馆,那里有小市民,落魄文人以及巡捕茶房各色人等。路边有人在弹琴,有人在跳舞,一直跳向新世纪……新世界有广场,淘来的旧音响和麦克风放着不知名的曲子,地下的抑或是光天之下的……每个人平等地享有追求美的权利。 在天朝与父母跳舞的机会不多,他也忘了在学校感到性别界限所带来的压力,轻松愉快不知不觉就会想到别的事情上去——奇怪,老头要是这么喜欢跳,这些年怎么没见他再跳过……哦。 那时候他还没出生呢。 “阿爸,他以前跳不跳?” “不跳!他嫌有伤风化。” 阿爸笑道,拉着他转了个圈, “明明比他强!” 新年就要到了。 文艺汇演也快来了。 关于苏氏怎么无师自通学成舞蹈的事,燕平没有发表任何社论但表示了嘲讽——嘁,要不是他刷X音刷到燕平和他妹一起在家练习的视频还就真信了呢。对此,阿爸只说侬穿校服怕啥,那么宽,“只要不踩人脚就行。” 公演当天。 礼堂坐满了家长,黑压压看过去全是长枪短炮,摄像的拍照的还有举牌子的。按惯例,校长先出来新年致辞。沪老爹意外发现小燕总也来了,坐在后面向他招手,“阿平和晶晶今天也上台!”——港督老燕子不是说他家囝不会乐器吗?!他内心惊诧突然被“这块这块”打断,转头看见二姐正领着冷面笑匠向他走来,而且二哥后面还不止一个…… “明明爸在这呢!小沪!!” 怎么都来了?! 只有他没有被事先通知。沪心里有些杂乱,谁请来的?明明?孩子想什么呢?这时台下仿佛有人拍了一下他的肩膀,回头二姐正激动道“快看快看!”沪再看旁边并没有人。 幕布拉开,一束暖光照向北边角落——胡笳曲名十六州,却由一位少年独奏。不少家长听学生提过这个外来的北方孩子,成绩优秀,不苟言笑却意外贫嘴,从没说他也有这一面。左上角有红光亮起,是津在录像。沪不知道这一幕为人父的朋友等了多少年,心里只是想“哦哟,小燕子还有两下子嘛(但比不上囝囝)”,并不清楚这和儿子还有自己有什么关系。 「那时我们都被调到外地工作顾不上,阿平小时候被送出去寄养过一段时间……」 他却已问清。那天悄悄去还照片才发现燕叔早就知道了,燕伯还是没有出现。他不好意思地赔罪,顺便问起同学为什么那么抵触演奏,津叔才跟他说了这段渊源——原来是那时候跟人学的。 —你干什么? —送你一段。 「我们商量好歹要调一个把阿平接回来,后来怕他孤单,又养了水聿。这些年你燕伯也是四处调动,隔两年换个地儿……一家人难免有不能相聚的时候。」 每个家庭的隐痛藏在时光纹理中,哪怕是看上去圆满的。他们家虽然是单亲,不过那个人离世后他和阿爸很少分开,沪也基本不去外地出差,实在没办法才把他送到二伯二孃那住几天——跟自己家也无甚区别。听二伯评弹,看二孃弹词打麻将,跟大伯还能学打两拳……晚饭老爹差不多就回来了。阿爸说过“横竖我们爷俩在一起。” “明明出来啦!” 伴随二姐刻意压制的声调,台上突然变了光色,北方少年隐去了,战场肃杀取代了萧萧落下的大雪,铁骑纵横,呼号震天。台中央骤然出现一个剪影,转轴拨弦三两声,清朗震厉的琴音倏而传遍大厅每一个角落。 那是琵琶, 十面埋伏。 转头看二哥脸上露出相似的笑,他不由得想起十几年前那一幕—— 琵琶自古出现在两军阵前,是名副其实的战场乐器,有杀气。 病房里的人跟他说,说的时候指节还在打拍子。此时他最怕听其说什么“生”“杀”“命”“死”之类的字眼,有意无意回避,大声道,“无说傻话,侬会好起来的!”对方愣了愣,笑了,阿没说不会啊。 “但是小沪——人生本就是这样有雨的,十面埋伏……谁也不知能否躲得过去。” 「有相聚,也有分离」 还有数不尽的春来冬去。 他哭了,同葬礼上一样死去活来,感到有人抱住他孩子似的头颅亲吻, “不过你不要害怕。想哭的时候便哭,想笑要笑。我走以后该怎么就怎么活——你记得,我一直在台下看着你们。” “我们明明真棒!” 收好琴下台,二孃立即飞扑过来抹了他一脸胭脂粉子,怪香的。演出即将结束时大燕总终于出现在礼堂大门,这会正跟家人站在一起,难得看燕平那么表情灿烂。他上次看到燕伯还是在墓前,侧头见二伯也点了点头,显然对这场演出很满意,正想发自内心微笑,却听二孃抱着他说“你阿爸当初还不想要你,这会肯定肠子都悔青了!”二伯当即变了脸色,责备地看向二孃,而他错愕地转头看正同燕家敷衍然而掩饰不住喜色的父亲,显然他并没有听到这边说了什么。二孃马上也意识到失言,喃喃道,“那当时小沪是太年轻了,不喜欢小孩也正常的嘛。阿宁怕他一个人受不了……”——“而且空头,”她倏而笑道,“别人不知,我还不知么,难道你一开始很待见阿宁?矮哟,别让我带出好的来了——”二伯便转开了眼神。 是啊。 从爱撒娇跳舞到什么都会做肯做,一个人当爹又当妈……别人不懂,「你」肯定懂。“即使是神明”,他想起墓前的星与花,梦中那个人说,“在成为父母以前也是孩子阿。” “没关系。” 收起眼神,他转头对伯孃笑道, “我依然爱他。” 演出结束。寒假过去。 最后的冲刺也将开始,在春天来临之前燕氏兄妹却随家人回北方了。得知这个消息他没有太惊讶,尽管是同大家一起得知,但上学期结束时在房间还两首曲子的债,燕平问过他将来的打算。 「你喜欢琵琶吗?」 「喜欢啊,不喜欢为什么要弹。」 第一曲,《霸王卸甲》。 “……想过去北方吗?” “去北方干嘛——” 他思索片刻,“我想去上海。” “上海那么近,随时都可以去啊。上学应该去远一点的地方,反正最后大概率还会回来。你该不是怕远吧?” “谁说我怕远。” “那是你爸不放你去?” “不是!”虽然他还没问老爹。 但有人明明这么近,十几年却从没回去过阿。他思索这个问题很久了,明明那才是他原来生于斯长于斯的家。 ——我想去他生活过的地方看看。 “你呢?要不要留在南方试试?” 第二曲,《春江花月夜》。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燕平没有立即说话。最终他伸出手说, “那我们这下扯平了?” “啊,扯平了——” 他也伸出食指, “还是‘好兄弟’。” 雨一直下到高考结束。 外出吃过酒宴,父子俩回家就靠在沙发上睡着了。似乎有人轻轻地走进来。那张脸在他心中已经模糊,想叫出那很久未能出口的称呼,却发不出声,醒过来阿爸却还睡着。他听见沪梦呓“侬别担心”,走过去拍醒了他。 阳台上是新养的花,盆中有一炷燃尽的香。两人坐在门口,虫声唧唧,夏日已至。他说爸你好久没弹琴了。阿爸说老了,总不弹手都生了。 “我学琵琶侬生气伐?” “无气,就是有点可惜。但阿二伯都说你弹得好哩,没选错!” “……那阿叫「明明」呢?” “答应你长大了就自己选——” 十六岁之前都是用二伯给起的名字,他不喜欢,曾说你要是那么想他,就直接用他的名字给我好啦,但被阿爸否决了——最终自己选了现在这个名,同样拒绝了沪老爹苦心孤诣用头发换的字。那时课本上老师说到「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他觉得很喜欢,而且暗合人生有雨,那个人名中带“煜”,二伯那么取也是「明亮」的意思,当即决定。 “但还是阿拉起的最好,不觉得吗?要不要换过来?” 笑了笑,他再开口有些颤抖, “我要是去北方读书,侬会困扰吧?” 没想到阿爸说, “可以啊。到远一点的地方好,有段生活在别处的经历老了也有讲头嘛,这算什么!阿爸以前还出过国呢……” 他以为父亲就算不气到吐血,至少也会旗帜鲜明表示反对(“阿远!”),再来就是些无可无不可奇奇怪怪的理由(“冷”“干”“那港督老燕总算走了别让阿拉再看见他”之类)没想到他竟平淡地同意了。鼻子发酸有点想哭,父亲张开双臂拥抱他。 “我铺路是为侬去做侬想做的事,但你由你自己掌控。无论如何——” 我永远爱你。 那天在会堂。 十面埋伏结束后还有一段跟吉他合奏,新旧交替,花房姑娘。“我就说这孩子打小就像阿宁,不愧是亲生模子养出来的。”台下二姐鼓掌道。 “阿宁是阿宁,明明是明明。” 沪却坚定道,他不是谁生命的复刻—— “明明有自己的人生。”
上一章
下一章
0
章节目录
上一章
下一章
默认卷集
【穗深】有何不可
#沈旅连#非完全替身梗
雨中
【京津AU】漠河
【沪宁】不轨
【沪宁】不轨(下)
【京津AU】Moon
Moon 2
Moon 3
Moon 4
Moon 完
咖啡(上)
咖啡(下)
【辽宁城拟】船票
江南
【穗深】过审
【扬泰】母与子
【长三角】水族馆纪事
【蓉渝】热辣滚烫(上)
【蓉渝】热辣滚烫(下)
【蓉渝】Red
【深中心】自作多情
留言
加载中……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