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内容
原创
二创
补给站
站点导航
补给站
创作中心
活动中心
文澜德旧站
注册
登陆
【亲友组】明治相捧觅食录
鱼与子
Ravine
2024/12/02 05:44
大众
加载中……
** 一、山火** 春末。当鲣鱼乘着黑潮的暖流北上,经过高知县沿岸时,[notes=[初鲣][初鲣(のぼり鰹),春季乘黑潮由南方海域北上觅食的鲣鱼,3-4月经过四国高知县。春季初鲣相比秋季归鲣脂肪含量更少,更受欢迎。]]的季节就到来了。 高知县的渔民追着蓝黑色的海水驶到远海去。除了掌舵者,渔民一人取[notes=[一根钓竿][一本钓(一本釣り),日本的传统捕鱼方式,仅用单个钓竿、单个钓钩,可以最大程度保证鲣鱼的新鲜度。]],配一个鱼钩垂入水中,齐齐坐在船沿。那特制的鱼竿极纤长,极富弹性。有谁率先叫了一句“来了”,将鱼竿奋力一拔。第一条鲣鱼被拔出水面,在空中扬出一道银蓝色的圆弧,闷声砸在甲板上,顺势滑入船舱里。钓竿回弹,鱼钩随之从鱼口中脱落,再次被惯性甩入水中。自第一根钓竿抽动,船上其他钓竿的动作也快了起来。落杆,起杆,此起彼伏,周而复始。初鲣带起的丰饶之雨洒落在渔民的脸上,咸水流进他的眼角,引得他用力眨巴被蛰疼的眼。但他无暇停下,马上又扬竿从海中挑起一条鲣鱼。雨一直没有停,直到渔船的吃水线变得岌岌可危,掌舵者不得不调转船头。第一艘满载着初鲣的渔船破浪归港时,船头还沾有晚樱最后的花瓣。如此,重复了几百年。 那一年却不一样。在我的记忆中,那年的气温鲜有地炎热,四月的气温却几乎赶得上夏季,樱花早在初鲣到来之前就落尽了。当我醒来却发现院子里没有父亲练剑的身影时,我便心有灵犀地跑到门口,踩着土间前的门槛眺望门前的小坡。父亲提着一条鲣鱼现身走近。我向他欢呼。 “不要站在门槛上。”父亲说,将鲣鱼提了进来。我从门槛上跳下来,凑近去看,那条初鲣闪闪发亮,眼神清澈,果真是条足以让父亲放弃晨练的,最新鲜的上等好货。 杀鱼的工作向来是由家中的男人负责的。父亲吩咐我接来一盆水,在院子里那块黑色的石头上磨起刀。唰唰,唰唰,再捧起一鞠水洗净浮沫和细尘。天气太热了,父亲额头上很快泌出了汗。他把那把刀举起来,露天的阳光下,尖刀就像一条带鱼一样明亮,父亲又像那把尖刀一样瘦削。父亲问我:“一真,你害怕吗?”我故作沉稳地说:“我已经七岁了。”父亲笑了:“好好看着,终有一天会轮到你来解剖这条鱼。” 然后他开始解剖鲣鱼。父亲是解鱼的好手。除了狩魔以外,他使用菜刀的技艺也十分高超。他将那把银色的尖刀刺入鲣鱼胸鳍的下方,顺势一带,鱼头就如此滑落了。紧接着,父亲将刀刺入鱼的腹部,一刀就带出了所有的内脏。他又剔除了背上和体侧的鳞片,贴着脊骨将鲣鱼从中一分为二。再取半扇鱼,薄薄地片下腹部的鱼刺,沿侧线分为背腹二份。鲣鱼肉是宝石一样的深紫红色。父亲面部的表情少有地丰富起来,他对这条鱼的品质很满意。父亲抓起一块切好的三棱柱状的鱼肉,特意让我注意切面鱼皮与鱼肉接壤的地方:“初鲣最妙的地方在于鱼皮下的薄脂。”我帮助父亲搭起一个土灶。他在灶里放一把稻草。火柴引火,干燥的易燃物很快冒着烟燃烧起来,火势凶猛。父亲就在稻草火焰上熏烤起去骨的鲣鱼肉。 我怔怔地看着那火焰,挪不开脚步。火焰太迷人了。橙色火苗自稻草堆底部簌簌跃上,分秒不同,摇曳生姿,有一种把人吸进去的魔力。忽来一阵风将烟向我倒转,把我熏得咳嗽起来。“离远点。”父亲蹲在火边紧紧盯着[notes=[炙鲣鱼][炙鲣鱼(かつおのタタキ),高知县乡土料理。传统做法是用稻草烤制,保持内部生肉状态,切成厚片刺身,佐以大蒜、葱或洋葱食用。]],面孔在火焰和烟雾背后若隐若现。我自讨没趣,退后两步。我的视线偶然越过围墙,却发现屋后远处的山顶不知怎的也发出了焚烧稻草一样的灰烟。我好奇山上发生了什么,忍不住追着烟的方向踱去,忘了留意脚边。 一真。一真。“一真!”父亲大声地呼唤我。我回过神来,站起的父亲正紧紧地拉住我,炙鲣鱼被他扔在稻草上。更准确地说,他不得不钳住我的手臂,制止我继续往前走,否则我马上就要一脚踢翻燃烧着的土灶。 “父亲,快看!”我指着冒烟的山顶说,不顾父亲脸上的愠怒,急于和父亲分享这异常的发现。父亲抬头望去,竟也变了神色。 一位村民此时忽然闯进了我们的院子,要找父亲商量。过于炎热的天气引发了山火。父亲沉思了一会儿,说:“上山,砍树。”村民不解。砍出一道防火带来,然后点燃它,以火攻火。如果不牺牲掉一部分林子,整座山都会被点燃。父亲解释道。“你必须砍倒一些树,点燃一些树,才能拯救整座山。”父亲说。这是个相当危险的做法,稍有不慎就会引火烧身。村民沉默了。过了会儿,他颔首默许了父亲的提议。他走出了院门,看看我,又回望了父亲好一会,最终什么都没有说。父亲像是知道村民想说什么,向他点点头:“我会去的。” 父亲这时候才有空照料他的炙鲣鱼。果不其然,那条在火焰里被遗忘了过久的鱼已经糊了。真是暴殄天物。父亲情绪少有地波动,骂了一声。我装作没有听见。我问:“刚刚你和那个叔叔说,你要去做什么?”“上山。”父亲说。“我也要去。”“绝对不行。”父亲不太愉快,但尽最大的努力向我露出和蔼的笑容。他将烤得过久的炙鲣鱼取出来,切成块,放进碟子里。我看着它,今年焦糊的炙鲣鱼显然没有往年的诱人。 “吃你的炙鲣鱼。”父亲吩咐。母亲也担忧地追来了。父亲和母亲低声说了些话,然后找出斧头,走出了院子。他在临走前用力地握紧我的肩膀:“等我回来,一真。不要到山上去。太危险了。” 山火燃起来了。正午的烈阳加剧了火的涨势,林间的火苗已经清晰可见。火就那样蔓延,一下子满山都是火,漫天都是烟。那火燃着了一切,吞下一棵又一棵干燥缺水的树,誓要把山头冒尖的林子剃光。青色的山坡被割出一道口子,裂口里红色的火焰像流出的血。树林用灰烟哀叫,又被火照成了红色。仿佛天地都会在山火中点燃,融化,最终归于灰黑色平坦无垠的余烬。霎时间,那座山就像一个巨大的炙鲣鱼土灶。 我胡乱吃着炙鲣鱼,心不在焉。记忆中父亲最后的炙鲣鱼带有焦糊的味道,鱼皮嚼起来坚硬发苦,那层被父亲奉为精华的皮下薄脂更是无迹可寻。我站在门槛上,望着燃烧的山。母亲没有再管我站在门槛上的行为,她和我一样守望着父亲的背影。我摸向我的肩膀。父亲那个过于用力的紧握留下的疼痛仍然清晰可辨。他就那样强硬地把我按在原地,而我被他的威严囚禁在院子里。那个力度告诉我,他在做一件非常严肃而重要的事情。头顶的林间又裂出一道口子,那是人在与山火争抢树的归属。有人在呼喊,急切又愤怒。回应被过热的气温激得更恼。喊声太远,听不清晰。我想其中有父亲的声音。我的心怦怦直跳。从更远的山下能更明晰父亲他们的工作进度。就像父亲所规划得那样,他们合力在山腰的林中砍出一条空隙,再拓成一道缺口,将几段空隙汇合连成一串,然后点燃了它。风向在帮父亲他们。当新的火摇曳起来的时候,它没有向下扑向创造了它的人们,而是昂扬地向另一团火的方向奔去。 父亲在傍晚回来了,红色的夕阳里他像是烧起来了一样,又像是满身是血,就像应证了那个天狗的故事,把我吓了一跳。父亲一脚跨过门槛时,我仿佛得到了应允,向他冲过去。父亲自然满身是汗,灰头土脸,浑身脏污不堪,还带着一股焦糊的气味。他看起来就像是一条被烤得过头的炙鲣鱼。我不管不顾,紧紧抱着父亲。他想把我推开,但已经没有多余的力气。母亲端着盆来,递过一条湿毛巾,让父亲擦脸。父亲擦过手,怜爱地抚摸我的脸。他说,声音沙哑得像一把干涩的稻草:“没事了,一真,都结束了。现在,我们吃点炙鲣鱼庆祝吧。” 山火直到半夜仍未熄灭,但父亲的计划奏效了。拜父亲和村民的努力,那场火被圈在了固定的范围里,像是被困住的野兽,没有烧下山来。夜间林隙透出交错的明亮火焰,看起来就像夜空中被拓印下来的雷。树木被烧得轰然倒下,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我在半梦半醒间将那声音与咬动那焦糊炙鲣鱼时的声响联系在一起。 五月初五,端午节。那年夏天终于来到的时候,我们已经习惯了过高的气温。家家户户升起鲤鱼旗,为家里的男孩们祈福。更有甚者,制作了鲣鱼模样的蓝色鲣鱼旗。鲣鱼是高知县人人喜爱的鱼,它名字里那份对[notes=[胜利的向往][鲣鱼(かつお,katsuo)与胜利(勝つ,katsu)谐音。]]与对男孩们的祝愿不谋而合。我坐在门槛上,在鱼儿们游动的风中眺望太平洋。母亲走过来,告诫我不要坐在那里。我满不在乎地跳了下去。门槛的高度正好让我的膝盖很舒服。早先父亲已经登上了前往英国的轮船,从眼前的大洋驶向另一处我看不见的海面。鱼旗飘动的样子使我感到愉快和亲切,因为我想起父亲头带飘动的样子。 海面的云攒在一起,以一种不容置疑的方式浮动。它们看起来小得像一块蓝色幕布上信笔涂出的斑点,实则任意一朵云里蕴含的水分都能将高知县浇透。但它们只是在海面上空远远地观望我们,在海面投下淡紫色的影子。 秋天,在北方海域养得肥壮的鲣鱼群再度经过高知县,沿岸南下,引得渔民们挑上钓竿再次出航。现在是[notes=[归鲣][归鲣(戻り鰹),秋季南下的鲣鱼,11月经过四国高知县沿岸。]]的季节了。只是我的父亲,何时能像鲣鱼一样洄游到家呢?我想起父亲的炙鲣鱼,怀着一种克制的感情思念它。我耐心地等待着父亲的回归。我拒绝了所有其他的炙鲣鱼,因为我在等待独属于我父亲的味道。 山风无语。微凉的风从山坡上滚下来,带着草木湿润的气味。“一真,欲成大事者,需要克制自己的欲望。”山风轻柔地拂过我的脸颊,像是看不见的父亲的手,宽慰了我。我抬眼望去,被山火烧光的山头像一道伤疤,虽然难看,但已经不再危险。 在此后的六年里,捕鲣船头的樱花没有缺席。我从某一年起决定学父亲一样赶赴第一批初鲣。我和母亲一块儿到清晨的鱼市去。我兴致盎然地看着刚捕上来的五颜六色的鱼,感到新奇雀跃。但因为我没有学会父亲那份解鱼的技术,母亲也不会,因此我们没有买一条鲣鱼提回家去。我只是去看鱼市上许多其他的父亲们手提一条最新鲜的银蓝色鲣鱼回家,去把春天的第一条初鲣做成料理带给妻儿。我在心底替他们感到幸福。我回家的时候,爬上土坡,抬眼看到那座山。山坡上黑色的伤口逐渐发绿,和林子再度融成一片。已经无人还记得那个过于热的晚春。最终再也没有人知道这里失去过什么,父亲和村民们又冒着生命危险在这里斗争过什么。 **二、死国** 听闻了父亲归国的死讯后,我并未立即感到痛楚。家里炸开了锅,亲戚们在房前屋后穿梭逡巡,像一群被海鸟惊扰的沙丁鱼,而我只是冷冷地看着。直到母亲开始筹办葬礼的那个周末。我忽然出奇地想吃父亲的炙鲣鱼。炙鲣鱼是父亲的拿手菜,那道料理总是由家里的男人负责。我从深埋的柜子里找到那把刀。它果然还是像带鱼一样明亮,像父亲一样瘦削。我只是默默地想到一个事实:我永远学不会如何解剖一条鲣鱼,也永远学不会如何做一道炙鲣鱼了。 那是我第一次感到真正的失落。我无法继续忍耐下去,我的舌头渴求那种精妙的滋味。可我却再也没有可能吃到了。 比起大脑和心灵,舌头和胃率先做出了反应。我肚子叫了一声,抽动了我的灵魂。我头一次如此真切地感到饥饿。饥饿,一种原始的痛苦,它是生命降生后感到的第一种难耐。此时饥饿和悲伤结合在一起,我由衷感受到由身体深处发出的,彻底的空虚和痛楚。 它使我忍不住哭叫起来,就像我早已忘却的婴儿时期那样哭了出来。母亲竟在一屋的嘈杂纷乱中闻声找到了我。这么多年过去,母亲仍然像最初那样,是对孩儿的哭号最敏锐的人。 “一真,怎么了?” “我想吃炙鲣鱼,我太想吃了。”我只是这么说,重复了一遍又一遍。母亲用她的臂弯尽力怀抱已经长得太高的我,我蜷在她的怀里,母亲轻轻抚摸着我的发顶。“今晚你会吃到的。”母亲说,她用这个事实试图宽慰我。依照四国地区的传统,葬礼上必会有[notes=[皿钵料理][皿钵料理(さわちりょうり),日本高知县等土佐藩地方专门在宴会或集会时提供的料理。]],而炙鲣鱼是皿钵料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她的神色却那样哀伤。我在她的眼睛里看到泪流满面的我自己。母亲就像当初十月怀胎一样,又把我整个装了进去。所以,母亲很清楚我指的是什么,她的眼睛里也把我的悲痛包容了。她却迟迟没有哭,生怕眼里的我掉了出来。 我在父亲名义上的葬礼上再次吃到了炙鲣鱼。 不对,不该是这个味道!我尝了一口,舌头先一步察觉了不对劲,立马吐了出来,一口都不愿再吃。 “你吃一点吧。”母亲劝我,“你不是最想吃这个吗?” 我说:“这个味道不对。” 母亲说:“因为这不是玄真做的。但这终究是你父亲的葬礼。你就把这道炙鲣鱼当成你父亲做的吃下去纪念他吧。”母亲将她那份炙鲣鱼推到我面前,神色几乎是哀求。 我不忍看到母亲难过的表情,把她的话信以为真,于是按照她说的把一整盘炙鲣鱼都吃了下去。母亲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后半夜的时候,我因胃痛呕吐不止,把那一天的晚饭全都吐了出来,甚至吐出了发黄的胆汁。后来,我得知受难者不止一人。我听大人们说:一定是那条鲣鱼腐坏了。 鲣鱼是一种青皮红肉鱼。被捕后一旦没有及时烹饪处理,极容易腐坏。渔民们说:这就是它高速畅游海底的代价。它一旦停止游泳就会死亡,这份诅咒甚至延续到它死后。不知为什么,我想起了父亲。后来,我读着一封信明白了这份预感的原因。那页信是英文写的。我读着它,卷曲连结的罗马字在眼前揉成海浪。父亲跳进陌生字符的大洋里。他为了他的理想,游得那么快,就像一条银蓝色的鲣鱼一样射了出去。有人在英国捕捉起那条鲣鱼,却没有好好对待他。然后不知道怎么的,或许少了一把及时的火,那条鲣鱼腐坏了,变成了杀人魔。 母亲在为父亲擦拭墓碑时说:“玄真……是一个多么正直的人啊!他怎么就突然地病死了呢?上天为何要这样对他呢?” 御琴羽安慰她,可恨英国的气候太不一样了,他染上了风寒。 母亲流着泪说:“幸好你们及时回到了日本,没有染上瘟疫。” 我正准备舀起一瓢水,为墓碑冲洗身体,听到这话我忽然感到一阵反胃。竹制的水瓢从我手中跌落。不可以吐出来。不可以把腐坏的鱼肉吐出来。不可以把杀人魔的消息吐出来。我捏紧喉咙,用我的力度告诉自己,我在做一件非常严肃而重要的事情。母亲和御琴羽担忧地望向我。最终我没有说出一个字。于是,那块腐烂的鱼肉留在了我的胃里。 再后来,母亲也去世了。我不必再向谁死守着那个秘密。但这并没有使我轻松多少。父亲既然已经离我而去,母亲为何又要弃我不顾?我冥冥之中意识到,已经死去的父亲正是带走母亲的人。但大人们只是说,是肺结核击破了可怜的夫人的心防。可死亡到底有何理由?我还没能理解一切,死亡就已经像灰色的帷幕笼罩了我。我曾为父亲始料未及的死亡哭泣,因为我的胸腔正中破了一个大洞,我像要把痛苦和鲜血呕出来一般号哭。而在母亲的葬礼上,我却没法再放声痛哭。我迷惑地望着一切,这场漫长而巨大的死亡对十四岁的我是一场浩劫。我不禁怨恨天道不公,为何先是父亲,又是母亲,再落到我的身上?但又或许,正是天道清明才使我们遭此报应。我背上的或许不止一条性命,那封信使我惶恐不安。我没法逃开那个噩梦,即使我把那封信撕碎又点燃,将灰烬洒进海中。我只好怨恨写信诅咒亚双义家族的人,他把不安带到这个家里来,冥冥中侵蚀了母亲的气运。我也怨恨那个因父亲而与我们联系起来的杀人魔。我恨他。我恨他在大洋彼岸杀死了那么多人,最终宣判了自己的死刑,玷污了我的父亲,甚至牵连我的母亲。他怎么能夺走那么多生命!我想起胃里那块腐烂的鱼,感到一阵恶寒,将手指伸进喉咙深处试图催吐。我被自己的唾液呛得连连咳嗽,却绝望地发现,那块鱼肉已经永远地在我体内扎根,再也分不开了。 见证过的死亡太多,生命在心中就会逐渐变得轻贱。我从此就是孑然一身了,我的生命也如同浮萍一般在水面摇曳。那种生命中的丧失感使我颓然。一个人身体里不能承受那么多痛苦。母亲承受不了它,倒下了。而我呢?我为何还没有倒下?我不知道我是否也会蒙受阴毒的诅咒,像母亲一样感染某种恶疾,然后溘然长逝。但我终究没理解这一连串死亡的因果。我在某一刻意识到,死亡或许没有理由。死神只是再次以轻盈之姿降落在我肩上,然后厄运重若千钧,压得十四岁的我无法动弹。 死亡于我就像那片海。还没长大的我在海边独自蹦跶已久,甚至浅浅踩过浪花玩起水来。我目视着海的深处,没有走近一步,但是它触手可得。海浪一程一程漫上沙滩。父亲是杀人魔。父亲不是杀人魔。父亲是杀人魔。父亲不是杀人魔。沙滩上的字被某人写下又被冲刷走,我感到厌烦了。 我有时候真恨不得往海里一跳。我对我的同伴说。真是豪情万丈,去吧!同伴们起哄说。我觉得活着有点累。我对慈狱说。哈哈,我现在也为建立日本的司法系统忙得喘不过气来,早上睁开眼时也感到绝望呢!慈狱开玩笑说。我想死。我对御琴羽说。少年人有时候确实会像这样伤春悲秋。御琴羽宽容地说。 世界向年少的我压过来,而我不被任何人理解。有什么一根一根地断裂了,后来我读到一个词叫“尘缘”。海面的云悠悠飘到四国上方,把整座岛屿遮了个严严实实。马上就要下大暴雨了。我在海边漫步,阴云的灰暗中我就像在午夜梦游,对一切都不闻不问。我握紧那把刀,明亮如带鱼的尖刀。我幻想将它插进我的腹腔,或者割破脖颈。然后,我或许就能在某个国度和双亲重逢。当起了这个念头时,我在对终结的想象中品到了温暖和甜美的味道。 在那个十四岁的年纪,我的自我无限大。已经起了风浪的海湾空无一人,我站在呼啸的咸风中,狂暴的灰浪铺面而来,我感到自己就是这世界孤独的主宰。我向那海走近一步。海水淹上我的脚踝,没过我的小腿。我举起那把刀。 我胃里的某个地方忽然颤抖着恐惧起来。将那把刀扔掉!将那把刀扔掉!太危险了!一个声音大叫起来。你难道想让杀人魔/你的父亲再杀掉一个人吗!这个念头闯入我的脑海,我就像被鱼骨刺了一下,一个哆嗦清醒过来,意识到了自己打算做一件荒谬的事。不对,不对!我必须将这件事情搞清楚。在没有探明真相之前,我不能死。这个念头像是一根长长的钢针从头顶贯穿,嵌入我的骨肉,痛得我尖叫起来,却把我那瘫软成一团的皮囊撑起来了。我的大脑忽然变得无比澄澈清晰,为自己冒傻气的举动羞恼得红透了脸。 我不敢再将那把刀握在手里。帷幕之后不是出口!我害怕自己在未来的某一天重新变得软弱,我不想给自己留下任何逃避的途径。于是我奋力一掷,将它投进了海里。那把解剖了无数条鲣鱼的尖刀在灰色的浪里闪了一下,消失了。我长舒一口气。我低头看到唯一一根还没有断裂的金色的尘缘,它比所有鱼线都要坚韧。它由我胸腔的下端,一直连到了大海的另一边:我要做的比投入海中更多,我将越过大洋,探明杀人魔的真相。就算只是为了这一个理由,我也要活下去。 **三、鱼与子** 关于家的美好回忆和习惯都被侵蚀和腐坏,仍然保有色彩的唯有吃饭一项。大自然赐予高知县丰饶的水域,盛产出各种海产河鲜。在后来的日子里,我又吃了很多鱼。鲑鱼醇厚,比目鱼细腻,鲅鱼厚实,竹荚鱼甘美,鲈鱼鲜甜,草鱼爽口。我耽于饕餮,又斤斤计较。鲟鱼黏滑,鲳鱼肉硬,鳝鱼味腥,鲫鱼刺多。我乐于用各种各样的美食填饱我的胃。在这点上我和我的好友相似而又不同。他是为了享受食物之美,探索事物之奇,因而愿意广泛尝试五湖四海各式各样未知的食物。而我与他正相反,我对吃饭一事十分审慎,因为吃是我为数不多的快乐来源。我留恋那些伴有四国回忆的料理,它们关联了我仅剩的有关家的幸福感和归属感。胃和心距离不远,每当我饥饿时,我只是觉得有一个空洞需要我填上。我更倾向于用我熟悉的美食唤起那种温暖,于是我像着了魔般拉着成步堂把学生街的牛锅吃了一次又一次。 一切源于我胃里一直存在的一种饥饿,独属于炙鲣鱼的饥饿。我却唯独再也没有吃过炙鲣鱼。即使炙鲣鱼已经走出了高知县,走出了四国。就连东京也开起吃炙鲣鱼的小店,美其名曰四国特产。成步堂向我提议去重温我的家乡特产。我听到这个提议的第一反应竟然是害怕。我对成步堂说,因为自己小时候吃过一条腐坏的炙鲣鱼,留下了巨大的心理阴影,所以再也不打算吃了。好友听了,只是悻悻。再说了,东京的鲣鱼怎么会比得上高知县的鲣鱼呢?我补上一句,缓和了气氛。 “你知道吗,成步堂?在我老家,春末的时候可以看到海樱的花瓣飘落海中,再被浪花带回来,让人莫名察觉到一种不可言说的哲理。第一艘满载着初鲣的渔船破浪归港时,船头还沾有晚樱最后的花瓣。” 我为再也吃不到那道父亲的炙鲣鱼而难过。而我更害怕的是我从别处吃到与它味道一样甚至更好的炙鲣鱼。胃里那个空洞所在是父亲的形状。我固执地用这种饥饿和渴望纪念记忆里逐渐模糊的父亲。如果有谁能做出那道炙鲣鱼,第一人是父亲,第二人就是我自己。我注定要继承父亲的手艺,就像他的剑术,他的遗物,他的志向,一如父亲和母亲的期望。 我并不是没有进行过尝试。十五岁那年,在我离开高知县,离开四国前往本州之前,我曾打定主意,无论如何都要再次吃到炙鲣鱼。 我第一次独自一人在鱼市行走。我难抑捂住鼻子的冲动,因为我闻到死亡的腥臭。这里横尸的全是死亡或是将死之鱼。我简直不敢相信有人能忍耐这股浓烈的死气在这里逗留。我害怕热情的鱼贩向我搭话,从摊前匆匆走过,四下寻找鲣鱼。 横卧在摊上的鱼儿却擅自与我攀谈起来。夹道的鱼儿们吵得令我头疼,或许是它们抓紧了死前的最后一点时间,想找人说两句遗言。 大眼睛的金线鱼张嘴问:那边的人类少年,你害怕死亡吗? 我已会面死亡太多次,我想我已经不再怕它。 细小的沙丁鱼齐声问:是因为你已经做好了不管牺牲什么都要探索真相的决心吗?那么你打算牺牲掉的,也包括自己的生命吗? 我在探索到真相之前是绝对不会死的。 周身华丽红色的鲷鱼提醒道:这么说来,你压根没考虑过自己可能死亡这件事咯?如果把不惜付出一切代价建立在你一定会活着的确信上,那你的考虑不够周全呀。 没有鳞片却异常恶毒的鱿鱼揶揄道:我说,难道你真的从没试想过这一点吗?你要面对的可是杀人魔!还是你因为恐惧,所以逃避了这个可能性呢? …… 生性凶猛的鲈鱼低声说:你沉默了呀,人类少年。那么,你的内心深处多半还是隐含着担忧吧?假如自己没能活到找到真相的一天,那此前一切的努力不就全白费了吗?因此,你才从不考虑失败的可能性吧。 我没有作答,因为我看到了我一直寻找的鲣鱼。我站在摊前看着它,入了迷。那条鲣鱼并不是最新鲜的。它的鳞片失去了光泽,眼睛也已经浑浊了。我却兴高采烈地将它提回家去,被鱼腥熏得糟糕的心情有了起色。 我带回的是一条四分之三手臂长的鲣鱼。那条鲣鱼或许过大了,我在摊前被兴奋冲昏了头脑,没有考虑到这点。我试图捧起它的时候,发现那条鲣鱼灰蓝色的鳞片紧覆着一层致密的黏液,使它流线型的身体充满从我手中滑出的动势。稍一用力,它紧实的肌肉驱动有力的尾,果真从我的掌控下溜了出去,撞在水盆的底部发出咚的闷响。那条不新鲜的鲣鱼竟然活了!它像是受了惊吓,在盆中翻腾着锐利的尾鳍。直到我费尽力气将它转移到砧板上,用刀背狠击它的头骨,它的鳃盖骨后渗出血时,它还在扑腾。我强忍着恐惧割开它的腹腔,把手浸进它的内脏里。我惊人地发现,这条鲣鱼并不是冷的。我感到与以往认知不同的温热,心里不由一惊。那条鲣鱼竟是一只温血动物!当我感受到它的体温时,它变得不一样了。它与我,与人类更接近了。我从未怀有目的性地杀害一只动物,胸中这份新萌的恶意使我对自己感到陌生。我盯着它水润的黑色眼睛,却发现我读不明它的眼神。它像人,却又不是人。鲣鱼的大眼睛直愣愣地看着我,我被那双黑得同质的眼瞪得背后发毛,退后一步。眨眼间,砧板上被撕扯出的暗红色心脏竟然重新开始跳动。分明是我握紧了菜刀,在这间充满熏人鱼腥味的狭小厨房里,却是鲣鱼起死回生的生命力震慑了作为人类的我。我已经能够熟练地舞刀,却对如何宰鱼一窍不通。我无法彻底斩断它的生命,因为我没有一把趁手的刀。我所用的刀是我在鱼市一同买来的。而父亲曾用过的那把尖刀早已被我扔进了海里。绝望之中,我只能凭着本能向鲣鱼发起攻击。 回过神来时,我将那条鲣鱼斩得七零八落。在凶杀现场,受害者头颈分离,敞开腹腔,血肉模糊;屠戮者满头大汗,双手血污,喘着粗气。我感到迟来的疼痛:破碎的鱼刺和骨片划破了我的手指,鲣鱼的血和我的混在一起。我将手浸到清水盆里,吮吸受伤的手指。鱼腥味充满了我的口腔。终于,砧板上带血的鱼头再也不动了。我浑身的力气轰然卸下,感到精疲力竭。直到露出白色骨头的它翕张着鳃说话,发出黏着泡的咕噜,兼有哮喘般的杂音。鲣鱼开口,含糊的声音却让我把每一个字都听得心惊胆战。 它对我说:你果然是杀人魔的孩子。 我感到天昏地暗,丢下它落荒而逃,然后就什么也不记得了。第二天,我随御琴羽启程从四国搬去了东京。 我从梦中醒来。手上被鱼骨划出的伤口早已经痊愈了。我久久地注视我的手臂,寻找着隐没于皮肤下的青蓝色静脉。在月光下,它深得如同非人的黑。我流着一半杀人魔的血。我不可抑制地想到,我有“一半”的杀人魔血统。我并不知道关于那个英国人对于亚双义家族的诅咒是否也在我身上应验。但我可以确信,我被杀人魔诅咒了。我捏紧了我的喉咙。酸苦如鲠在喉,我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胸口的灰里好像有什么阴燃着,透支着我。我深刻地意识到,我接下来的一生都将笼罩在杀人魔的阴影之下。我已经预见,并且应验,我的行为将永远受它的指导,我所做的每一个选择,或多或少地,都由那根细得几乎不可见,却比任何鱼线都要坚韧的尘缘,与那深不可测的黑暗联系在一起。我要探明杀人魔的真相。我考取大学、学习法律、获得律师资格。我所取得的一切成就,每一颗光辉耀眼的金星,都经它连接着牵扯入杀人魔的迷雾里。 或许我能向他人光荣地宣布,我已经早早地确定了我一生的目标和轨迹,我已经知道了我将奋斗一生的事物。就在这杀人魔的黑暗阴影中,竟然同时诞生出追求正义,改变陈腐司法这样闪着瞠目光辉的梦想。我发自内心地追寻它,绝非空穴来风的夸夸其谈。从这种角度来看,这份深渊一般的诅咒里竟然诞生了奇迹。它淬炼我,抛光我。信奉宗教的信徒因为笃信神明而从心灵深处迸发力量,而我是周围人群中鲜有的无神论者。好友惊异于我不经信仰超然之物就能泵满的内驱动力,但或许,我也并非信众外的一员。我也有自己的宗教,而我皈依的对象,就是那超然于我的杀人魔。有一种可能,我已经沉迷于它了。那个英国人对我父亲杀人魔的指控是纯粹的诽谤,我始终确信无疑。但是,在与杀人魔的诅咒长久相处的过程中,我无法将它与自身彻底地分开。某块灰暗而粘稠的东西凝固在我的胃里,已经生长在一起,无法剥离,无法吐出。可以论断,杀人魔诞生了亚双义一真,我之所以为现在令人仰慕的“我”,是因为这层秘密身份的孕育。晦暗肮脏的泥潭中竟然能开出耀眼而凌厉的花吗?还是说,这朵花本质上其实也是罪恶的毒草? 我时不时莫名地感到恨,对彼岸司法系统的恨,对每一个诽谤我父亲的英国人的恨,对杀人魔的嫉恶如仇。我白色骨架之外的皮囊支撑起光鲜的人形,可我的心烧着火、流着岩浆,已经快要从肋骨组成的牢笼里跳脱出去。那是组成我灵魂另一半的疯狂,它渴望着,嚎叫着,想要撕破人型的皮囊。它磨着牙,有毒的黑色血液从牙龈滴落。为了平复那种燃烧于我内心,几乎融化我皮肉和骨骼的恨意,我只能想象。我想象自己斩杀了每一个曾在法庭上向无罪之人抛出石头的帮凶。胸中的那只野兽扑出去,钳紧他们的喉咙,咬断他们的颈椎。直到利齿深深地陷在他们的肉里,红色的鲜血从咬破的动脉涌出,他们的血浸润我的每一根发丝,温暖的内脏和肉灌满我的喉咙,填满我支离破碎的肉体,我心中黑色的火才能平息。 我想要做的事情与杀人魔无异。我注视着自己越发耀眼的同时也在一点一点腐坏。那份杀意越发茁壮,或许是察觉了这一点,慈狱派给我交换杀人的任务。 “这是犯罪,而我是一个伸张正义的律师。”我说。 “你没有别的选择,而且我知道你能做到。我能看出来,”慈狱说,“这正是你的愿望,不是吗?” 我猛然间对自己感到陌生,不得不审视起这份浓烈得外泄的冲动究竟是何物。我恐惧地在自己体内寻找那棵树的源头,决心发掘出它的根系,彻底把它铲除。而最终我悲哀地发现,它由多年前那块腐坏的炙鲣鱼生长而来。它在我胃里扎了根,树的枝条早就从我的食道里长出去,借由肺部的呼吸散布进每一根血管的末梢。是它撑起了我的皮囊。我想起——我曾一度试图放弃过生命,但又因一根坚韧的钢针贯穿身体,我没有在死亡的海中破裂。竟然就是它撑起了我。我无法逃开杀人魔,无法逃开我的身份,最终杀人魔成了我的一部分。我若希望斩除它,我就需要攻击自己。我是如此渴望正义,憎恶邪恶,最终发现与杀人魔共生的自身也被自己所恨。无论我多么深刻地自我剖析,我也无法从血液中分离出清白的自己。怀揣着那样决心的亚双义一真是有罪的,背负了那样使命的亚双义一真是有罪的,为了那样隐秘的梦想而光明磊落的亚双义一真是有罪的。探索真相的动机已经不再纯粹。光明的那一部分为了正义,黑暗的那一部分为了复仇。归根结底,我是被杀人魔所诅咒之人。唯一能够破解诅咒的方法只有如同预言所指,走到诅咒的尽头,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月光的阴影中,狩魔蛰伏宛如黑蛇。 **四、炙鲣** 二十三岁时,我再次回到了四国的高知县。我几乎都已忘却,家乡的空气要比东京湿润不少。山的氤氲吹入我行进的阔袖,我肌肤的每一个毛孔重新学会了呼吸。 “一真,一真,我的孩子。真高兴再次见到你。你已竟长得如此高大俊朗,越发像你的父亲。听说,你也要启程去英国留学。”家乡的群山说,伸出手抚摸过我的脸颊。他们的声音相较童年的记忆里变得苍老。我深吸一口气,胸中的葳蕤沐风欣喜地颤动。 “是的,我回来了。”我说,“因为在启程之前,我有一事尚未决定,我有一个心愿必须完成。” 我尚未答应慈狱那个带着鱼腥味的协议。我十分确信,我必须再次吃到炙鲣鱼才能做出这个抉择。我与鲣鱼必有一战,我必须在体内那块鱼彻底腐坏前点燃它。而这场斗争的结果能给我答案。 我再次到鱼市去寻找鲣鱼。这一次,鱼市里的鱼全都沉默着。没有鱼对我开口说话。这是一个好兆头,证明我十五岁时疯狂的经历只是年少时期偶发的癔病。 “给我这条鲣鱼。”我仅凭一手提起那条鲣鱼,就像父亲曾做的那样。我的手指伸进它的鳃盖骨,紧扣裂口的凹陷。我的指甲碰到它湿润的鳃丝。那些鳃丝为了呼吸充满了血液,红得发紫。它挣扎着,试图甩开我,想借由它光滑的皮肤和粘液溜走。我能感受到它尾部矫健的肌肉奋力游动,但是它无法从我的手中逃离。我钳制住了它的弱点,它被自己的骨骼构造牢牢锁住,真是可悲。我再定睛一看,那条鲣鱼早已经死了。这才是合理的现实。深海鱼上岸后本来就活不长,它理应在被钓竿甩上甲板的那一刻就暴毙而亡。 我跨过门槛,把鲣鱼甩到砧板上。我终于抓住了它,我要让它为曾经嘲笑我而付出代价。想要避免毁灭的灾难,你必须砍倒一些树,点燃一些树,才能拯救这座山。我拿着刀站在那棵树下。我的指尖划过树干,它银灰色的树皮就像鱼鳞一样厚,像鱼皮一样滑。我已经为了这一刻做了多年的准备。我利落地用刀把树皮剥下来,砍成三棱柱状的柴火。截面的年轮有着鱼肉般的纹理。鲣鱼的大眼睛此时在我看来畸形又迷惑,它没有能眨眼的眼皮。我在其他鱼身上掌握了宰鱼的技术,却仍然读不懂鲣鱼眼睛里的感情。它究竟在害怕我,咒骂我,还是在安抚我,鼓励我? 鲣鱼终于,噗噜噜地说出了一句话:你是杀人魔的孩子,所以你也是一条…… 我没等它说完就把它的脑袋一刀划了下来。 我喘着粗气笑起来,感到自己几欲变态。我不知道我的笑是由于恐惧,还是兴奋,或是兼而有之。那时候的我还不知道这是胸中那只凶兽咆哮的声音,我只把一切视为自己决意的伸张,勇气的象征。我决心把一切都斩断,把一切焚烧得更加彻底一些。那时候的我尚且没有预料这个场景同时暗示的厄运。这一切最终会让我在某个关头差点后悔莫及,双腿颤抖着流下冷汗。我一人站在法庭上,像砧板上的鲣鱼一样开膛破肚,被迫撕扯出真心展现在世人面前,供人擒一双筷子挑拣。 不要畏惧去点燃新的火,否则你不可能有与山火抗衡的力量。只有依靠点燃的勇气,才能换来一丝生机。不管牺牲什么都要探索真相,即使那是为了与鱼抗争,不得不化身为鱼,接下交换杀人的重责。我划着一根火柴,扔进土灶里。火苗从稻草上腾地冒出来,升起黑烟。干燥的稻杆烧得极快,灶底堆砌的蓬松不一会儿就坍塌下去了。我在顶上压上一把新的稻草。更多的烟从底部窜出,直冲我的脸扑来。砍倒的树在稻草上不快地吱吱作响,它过于潮湿,不愿意被火点燃。它挣扎着,冒出烟作为反抗。因为它是鲣鱼化成的,所以周身总带有海里的水汽吧。我这样想。但我决心一定要这么做。我不顾热气和浓烟,再向灶中添上一把稻草。橘红色的火苗终于突破了烟的遮掩,探出土灶的边缘熊熊燃烧。鲣鱼炙烤着,鱼肉表面在火光的波动里颤抖。高温从四面八方向它裹挟迫近,使鱼肉变得紧致。脂肪开始融化,油脂渗透出来,为表面增加湿润和光亮的印象。鱼皮烤得上了色,皱缩的顶峰烧焦了。鱼油淌过,在鱼身上勾勒出我曾熟悉的高知县的山与河。 我闻到春末焚烧秸秆时的同一种味道。火烧得更烈了,烟雾更大了,火焰更高了。鱼油滴落下去,窜上来一簇浑浊的火苗。我看着火,童年仿佛近在眼前。父亲没有拦着我。有谁在山上召唤着我。或许是父亲,或许是急需人手的村民。我跑了起来,跑到燃烧的那座山上。我已经不是握不起刀的七岁,也不是抓不住鱼的十五岁。我不再是那个面对不可得之物无可奈何的少年。我看着眼前的火,痴痴地笑起来。我心中的所有恨和不安,也在这片火中燃烧起来,变成纯粹的光和热。 抛弃形体吧。摇曳的火焰向我低语。另一面的情感已经超越了我。人形皮囊坚韧的薄壁破了。胸中黑漆漆的一切涌出来,被大火点燃了。我这才发现,心头渗出的那些黑色粘腻的东西,原来是石油。这是那条死了多年的鱼在巨大的压力下化成的。火越烧越旺。那火是那样大啊,简直能烧到天上去。那火把来自海里的鲣鱼也烤化了,把它周身的腥臭烤作甘美醇厚的香气。我冥冥中感受到,那童年时燃起的大火或许是唯一能与那腐坏的鱼抗衡的东西。如果火能再大些,决心的燃料再旺盛一些,或许就能烧过冰冷的大海,点燃伦敦的每一条街道。我究竟是谁的孩子?我是否腐坏?已经不重要。我不再惶恐。就像一列火车,我的轨道已经铺好,我没有别的选择。只要我还在奔走,那我的内心就不会空虚。只要我将一切都点燃起来,那我生命中的丧失感就一定能化为灰烬。 那火会燃尽一切……我的心执拗地相信着。火将那血淋淋的、冰冷的、陌生的、不近人情的死鱼淬炼烹饪成醇香的、温馨的、令人爱怜的佳肴。火会征服那条鱼,而我会借火的力量吞噬它。那种与炙鲣鱼相连的关于家的温暖回忆,终于再次回归了我的身边。 炙鲣鱼被我烤得过头了。火势太大,鲣鱼浑身都裹上了坚硬的焦壳。乃至切开时,本该是紫红色的生肉已经几乎全都过熟地发白了。而我宰杀鱼时过于豪放,不慎弄破了胆囊,使鲣鱼最肥美的腩肉沾上了苦胆。可就是这样一道发苦的、干柴的焦炭,我几乎甘之如饴。我将炙鲣鱼送进嘴里。我听见发脆的焦壳在齿间破碎,黏膜被它划伤。我那么用力地咀嚼,然后我听到一声纤维断裂的清脆,像是一根骨头折断。我咬断了筷子。 但这有何妨?我终于又得到了它,它和我记忆里最后的炙鲣鱼一模一样。我感到有生以来,从未像现在这般幸福。如果好友所揭示的一切并非虚假:世界咀嚼着我们,而我们以世界的一部分为食。一切只是“我”与“非我”互相撕咬的拉锯战。而最终,我吃到了炙鲣鱼。我蓦地又有了信心——我会抓住这条鱼,我会将一切点燃烧尽,我将完成我的使命,我将在与世界的撕咬中获胜。
上一章
下一章
0
章节目录
上一章
下一章
默认卷集
牛锅之日
運命に勝つ
大人的滋味
世纪初日升
越冬船夜
鱼与子
赴汤
留言
加载中……
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