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内容
原创
二创
补给站
站点导航
补给站
创作中心
活动中心
文澜德旧站
注册
登陆
【藕饼】还明珠
02
行者亚美-游历中
2025/02/13 19:36
大众
加载中……
凡好故事的开头,总有一场雨。 这雨落在杭州,更多画意诗情。 青石板路上,一小厮左手撑油纸伞,右手提药箱,身后跟着城南回春堂的方老郎中,因走的急,方老郎中上气不接下气,央他且歇一歇。 小厮道“老爷子,若是能歇歇脚,哪个愿紧赶慢赶,只我家少爷实在不行了,您菩萨心肠,能早一刻便是一刻。”语罢,拽了方老郎中的衣袖,又是一阵疾走,溅起连串儿泥点子,脏了鞋袜。 老郎中被他拉的东倒西歪,不住摇头,暗道“去了也是枉然,徒留庸医名声,人大限将至,药石罔顾,哪里是早一时半刻便能转圜。” 此去乃是往城外敖老员外宅邸方向。敖家乃是当地富户,大儿子高中探花,光宗耀祖,二女儿嫁了苏州府大绣房老板,富贵无双,杭州城内人人艳羡。老员外五十岁时,讨了个玉葱般鲜亮水灵的二八女子做续弦,又添一位小公子,待百日,在西湖畔楼外楼摆酒大宴宾客。他那苏州女婿惯会做人,知道岳父好排场,特送来一座精美玉雕,正是一头弄潮的神龙,鳞发栩栩如生,昂头吐珠,踏着生波碧海,见者无不啧啧称奇。敖老员外大喜,就以那传说里东海龙三太子的名讳替麟儿取名敖丙。 方老郎中心想,或许就是名字犯了神仙忌讳。否则,敖小公子生在如此人家,本该一生衣食无忧,做个富贵闲人,如何落得多灾多难,缠绵病榻。老员外遍访江南名医,收获寥寥,镇日悲叹忧愁。 且说小公子四岁那年,家里来了个化缘法师,员外见他宝相庄严,恳请为小公子看病。法师甫见小公子,摇头悲叹道“可惜可惜,此子受前世孽缘所累,今生注定早夭,托生此家聊渡轮回而已,施主切勿牵挂。”敖员外听闻,骇然大惊,随之大恸,曰“何以,吾儿伶俐乖巧,最得我心,长子为官,女儿外嫁,终年不得相见,唯以小儿聊以自慰,竟至于斯?”悲哀哭号,声震云霄。夫人听闻哭声,询问缘由,亦随之悲哭,一时府中上下,莫不垂泪。 法师心性慈悲,为员外拟计策,曰“施主莫慌,或将小公子送入灵隐寺中,了却尘缘,可得一世平安。” 夫人道“我儿娇弱,受不得风寒劳累,寺中清苦,岂不要了他的命?”断然不肯。 法师无法,只得为小公子诵经祈福,告员外曰“公子十七岁有一死劫,能否化解全凭造化,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员外莫要强求。”语罢,飘然而去。 敖小公子长至十来岁,身子稍强健,不复幼时病弱,白玉面庞,风流形骨,发如乌木,唇似朱丹,桃花眼似笑非笑,端地是立如瑶阶玉树,卧如玉山将倾。员外每每见他,心中固然爱怜至极,然念及他十七岁的大劫不知如何化解,心下凄怆,终日吃斋念佛,祈求菩萨保佑。 初夏,携爱子往永福寺进香祈福,与方丈吃茶,敖小公子坐于廊下听僧人讲经,神色专注,引得方丈赞曰“我观小公子龙章凤姿,似庭中尖尖小荷,待到绽放之时,成就或可超过其兄长。” 员外听闻,不禁潸然泪下道“不求他有功名富贵,只求一世喜乐平安,能伴我左右。” 方丈大奇,问员外,员外以当日法师言语告知。 方丈叹曰“世间因缘莫测,天意难以探查,前世之因固然已经种下,今生仍有诸多善缘,如此因果相循,环环相扣,绝处逢生犹未可知。”遂取来签筒,唤敖小公子摇卦,应在西方。 过几日,敖小公子西行访友,路遇一干农户正在西湖滩涂里疏导淤泥,欲将此地蔓生的莲花尽数挖毁,好重修堤坝。那敖丙见一地荷花倾倒,莲叶残破不堪,一时不忍,同那带头的农户道“此间莲叶早生于此,滩涂之患是今年才兴起,或许祸在它处,不在荷花,且它们原本要开了,禁不得你等一番毁伤,可知万物有灵,便是花草树木也是有情之物,还请放过这荷花一遭。” 农户道,“哪里来的公子哥,知府老爷下令疏通湖里淤泥,轮不到你指手画脚。”敖丙无法,拿了些银两与众人分发,打法他们去了。回到家里,同父亲说,“想来知府大人兴修水利,原本是为百姓福祉,可我以为那滩涂并不碍事,故而一时兴起,倒为父亲添麻烦。” 敖老员外说,“工人偷懒,寻个水浅的地方糊弄工头,其实论及疏通,哪里是去掏荷花田,淤泥要一担担挑才顶用。”使银子摆平了此事。 过半月,敖丙再从湖边过,原先被毁伤的荷花不知怎滴,竟然都长好了,红艳艳开了大半,甚是叫人喜欢。 方老郎中随小厮入敖府,但见院内草木繁茂,生机盎然,堂前浅池中金红锦鲤摇头摆尾,意太悠然,只空气中弥漫着苦涩药香,与庭院热闹景致格格不入,急往后院东厢房查探,屋内敖小少爷面色无华,神识昏昧,进气不及出气,显是凶煞异常。 这小少爷不过害了场风寒,反反复复,不见好转,久之竟成恶疾,任家人上天入地求医问药,只一日不如一日。 老郎中为敖公子施罢针,改好方子,命人去后厨煎药,心里知晓此是阎王索命,华佗再世亦无可奈何,唯老员外救子心切,不愿放弃,每日捉着他来施针煎药,不让人得一丝空闲。 正喟叹,小厮忽然来报,说是小公子醒来,要吃夫人煮的长寿面。敖员外心下一惊,心道“莫不是回光返照?”。烛火之下,小公子面若明珠,自有光华,依靠在床头,神色安详,暗含凄楚之意,见到父亲,泣涕如雨,道“父亲,孩儿不孝,不能为您养老送终了,来世必当衔环结草,报答您养育之恩。” 敖老员强自抑制住悲伤,道“小子年少无知,怎可轻言生死,今生尚不珍惜,遑论来世。你如今气色大好,再喝几副药,定可痊愈。待你痊愈,还要娶妻生子,帮我打理田地生意,人生诸多艰辛,这般因为一场风寒就生生死死,哭哭啼啼,岂不惹人笑话。” 方老郎中在一旁听闻,心道“只见妇人溺爱幼子,未见世间父亲宠爱娇儿如敖老员外这般,可惜小公子油灯枯尽,想来熬不过今夜。”医者慈心,不忍目睹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哀伤,转身出屋。 不一会儿,敖夫人送了长寿面过来,原来当日正是敖丙十七岁生辰,他略吃两口,禁不住头晕乏力,由双亲服侍着躺下,眼前暮色渐渐沉重,心知不妙,奋力想支起眼皮,那眼皮却似有千斤,压着他不住往黑暗幽冥处,越去越深,直到了一处雾气弥漫的混沌所在。 这厢后厨煎好药,心急火燎送去东厢,路上听得一声妇人的惨呼,“可怜我儿!“,心知药是不再有用,正踌躇着不知进退,又听得前厅慌成一片,道”不好了不好了,老爷晕过去了。” 真正祸不单行。 可笑屋檐外,久雨初晴,夏日艳阳透了云层,正正照在花园里开的正好的荷花上,那圆圆的莲叶中,雨珠映着日光,绽放灼灼光彩。
上一章
下一章
5
章节目录
上一章
下一章
默认卷集
01
02
03
05
07
08
09
10
11
留言
加载中……
提示信息